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987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包括中空的手柄,手柄的一端连接有中空的穿刺针,穿刺管的尖端封口,穿刺针内转动连接有中空的取样针,穿刺针靠近尖端的侧壁开设有标本进口,取样针的侧壁开设有取样口;取样针远离取样口的一端伸入手柄内连通有转动管,转动管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滑槽,手柄内安装有第一伸缩马达,第一伸缩马达的伸缩驱动轴设置有与螺旋滑槽滑动连接的推拉轴;转动管远离取样针的一端连通有活塞筒,手柄内于活塞筒远离转动管处安装有第二伸缩马达,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推拉活塞,第二伸缩马达的伸缩驱动轴与推拉活塞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不要需要重复多次插针取针,可直接插入到病理组织进行一次性取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作更加简单方便。作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理诊断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

技术介绍

[0002]病理穿刺取样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它是通过将一根细长的针头插入到人体组织中,然后将组织样本取出来进行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医学领域,包括肿瘤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0003]病理穿刺取样的技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医生们开始使用针头进行组织取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现在,病理穿刺取样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0004]然而,尽管病理穿刺取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现有的取样设备操作较为麻烦。主要是因为在穿刺取样时首先要在穿刺针内插入一根针芯来堵住穿刺针的头端,接近病理组织时,再取出针芯,重新插入取样针来刺入病理组织钩去样本,最后随拔出取样针,需要重复多次插针取针,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不要需要重复多次插针取针,可直接插入到病理组织进行一次性取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包括中空的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有中空的穿刺针,所述穿刺管的尖端封口,所述穿刺针内转动连接有中空的取样针,所述穿刺针靠近尖端的侧壁开设有标本进口,所述取样针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标本进口相配合的取样口,转动所述穿刺针,可使所述穿刺针的外壁封住所述标本进口;
[0008]所述取样针远离所述取样口的一端伸入所述手柄内连通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滑槽,所述手柄内安装有第一伸缩马达,所述第一伸缩马达的伸缩驱动轴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滑槽滑动连接的推拉轴;
[0009]所述转动管远离所述取样针的一端连通有活塞筒,所述手柄内于所述活塞筒远离所述转动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伸缩马达,所述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推拉活塞,所述第二伸缩马达的伸缩驱动轴与所述推拉活塞连接;
[0010]所述手柄内设置有电池,所述手柄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伸缩马达工作的旋转开关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伸缩马达工作的负压开关。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病理取样时,首先控制取样针转动使之堵住标本进口,在X光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到病理组织处,随后控制第一伸缩马达工作,使推拉轴带动转动管转动,最终带动取样针在穿刺针内转动,使取样口对准标本进口;控制第二伸缩马达工作拉动推拉活塞,使活塞筒及取样管内产生负压,将病理组织从标本进口吸入到取样管
内,再次控制取样针转动将病理组织切下,便可拔出取样针,控制取样针转动露出病理组织,便可取下病理组织。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本进口及所述取样口的边缘均为锋利的刃口。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样针的于所述取样口处的内径大于其余部分的内径。
[00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旋滑槽的螺旋角度为180
°

[00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塞筒固定于所述手柄内,所述活塞筒远离所述第二伸缩马达的一端设置有外套所述转动管且与之转动连接的套环。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开关及所述负压开关均为滑动开关。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电连的充电插口。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将穿刺针插入患者身体前可通过取样针封闭标本进口,进入到病理组织处后,转动穿刺管使取样口与标本进口连通,再次拉动推拉活塞使内部产生负压将病理组织吸入到取样针内,最后控制取样针再次转动便可将病理组织切下,直接拔出穿刺针便可得到病理样本,不要需要重复多次插针取针,可直接一次性取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用于展示手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3用于展示穿刺针上的标本进口及取样针上的取样口。
[0023]图中:1、手柄;11、旋转开关;12、负压开关;13、充电插口;2、穿刺针;21、标本进口;3、取样针;31、取样口;32、转动管;33、螺旋滑槽;4、第一伸缩马达;41、推拉轴;5、活塞筒;51、套环;52、推拉活塞;6、第二伸缩马达;7、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参照图1

3,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包括中空的手柄1,手柄1的一端连接有一根中空的穿刺针2,穿刺管的尖端封口,穿刺针2内转动连接有一根中空的取样针3,穿刺针2靠近尖端的侧壁开设有一个标本进口21,标本进口21的开口大小为120
°
。取样针3的侧壁开设有一个与标本进口21相配合的取样口31,取样口31的开口大小为180
°
,转动穿刺针2,可使穿刺针2的外壁封住标本进口21。取样针3的于取样口31处的内径大于其余部分的内径,防止取样口31处的病理组织被吸入到取样针3内部。标本进口21及取样口31的边缘均为锋利的刃口,便于将进入的病理组织切下。
[0026]取样针3远离取样口31的一端伸入手柄1内连通有一根转动管32,转动管32的外壁开设有一条螺旋滑槽33,螺旋滑槽33的螺旋角度为180
°
,手柄1内安装有一台第一伸缩马达4,第一伸缩马达4的伸缩驱动轴的自由端设置有一个与螺旋滑槽33滑动连接的推拉轴41,第一伸缩马达4伸缩带动推拉轴41在螺旋滑槽33内前后移动时,带动转动管32转动。
[0027]转动管32远离取样针3的一端连通有一个活塞筒5,活塞筒5固定于手柄1内,活塞筒5靠近取样针3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外套转动管32且与之转动连接的套环51,手柄1内于活
塞筒5远离转动管32的一端安装有一台第二伸缩马达6,活塞筒5内滑动连接有一个推拉活塞52,第二伸缩马达6的伸缩驱动轴与推拉活塞52连接,第二伸缩马达6缩短时拉动推拉活塞52移动,可使活塞筒5内产生负压力。
[0028]手柄1内设置有一块电池7,手柄1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用于控制第一伸缩马达4工作的旋转开关11及一个用于控制第二伸缩马达6工作的负压开关12,旋转开关11及负压开关12均为滑动开关,手柄1的外侧设置有一个与电池7电连的充电插口13。
[0029]使用方式:进行病理取样时,首先控制取样针3转动使之堵住标本进口21,在X光引导下将穿刺针2穿刺到病理组织处,随后控制第一伸缩马达4工作,使推拉轴41带动转动管32转动,最终带动取样针3在穿刺针2内转动,使取样口31对准标本进口21;控制第二伸缩马达6工作拉动推拉活塞52,使活塞筒5及取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理诊断用的病理标本取样器,包括中空的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一端连接有中空的穿刺针(2),所述穿刺管的尖端封口,所述穿刺针(2)内转动连接有中空的取样针(3),所述穿刺针(2)靠近尖端的侧壁开设有标本进口(21),所述取样针(3)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标本进口(21)相配合的取样口(31),转动所述穿刺针(2),可使所述穿刺针(2)的外壁封住所述标本进口(21);所述取样针(3)远离所述取样口(31)的一端伸入所述手柄(1)内连通有转动管(32),所述转动管(32)的外壁开设有螺旋滑槽(33),所述手柄(1)内安装有第一伸缩马达(4),所述第一伸缩马达(4)的伸缩驱动轴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所述螺旋滑槽(33)滑动连接的推拉轴(41);所述转动管(32)远离所述取样针(3)的一端连通有活塞筒(5),所述手柄(1)内于所述活塞筒(5)远离所述转动管(3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伸缩马达(6),所述活塞筒(5)内滑动连接有推拉活塞(52),所述第二伸缩马达(6)的伸缩驱动轴与所述推拉活塞(52)连接;所述手柄(1)内设置有电池(7),所述手柄(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辉招建华袁志坤李景东袁德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石碣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