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717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7
本申请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将该有机化合物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可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可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可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有机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用于实现电致发光或者光电转化的电子元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类电子元件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能量转化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阳极之间的空穴传输层、位于能量转化层与阴极之间的电子传输层。
[0003]举例而言,当电子元件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其一般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空穴传输层、作为能量转化层的电致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0004]通常,电子传输材料的稳定性差、传输效率低,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无法真正平衡空穴电子传输,导致器件发光效率降低,寿命缩短。
[0005]目前,虽然大量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已被陆续开发出来,然而,依然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件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可以改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的性能,例如提升器件效率和寿命。
[000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表示的结构:
[0009][0010]Ar3为碳原子数为6

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0011]Ar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5的烷基或苯基;
[0012]X1、X2和X3表示C(H)或N原子,且X1、X2和X3中的至少一个为N原子;
[0013]L、L1和L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0014]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15]L、L1、L2、Ar1和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15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
[0016]任选地,在Ar1和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
[0017]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
[0018]n1表示R1的个数,且选自0、1、2、3或4;当n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相同或不同;
[0019]n2表示R2的个数,且选自0、1、2或3;当n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相同或不同。
[0020]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上述的有机化合物。
[0021]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元件。
[0022]本申请的有机化合物由芳基取代金刚烷基团与三嗪类基团组合而成,通常,对于金刚烷而言,由于空间大和坚固性而具有优异的升华性,具有稳定的化学结构,因此呈现优异的热稳定性;而芳基取代金刚烷上的氢可使被取代的碳饱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与三嗪类基团结合能显著提高器件和效率和寿命。
[0023]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阳极200、阴极300、功能层310、空穴注入层
[0029]320、空穴传输层330、电子阻挡层340、有机发光层350、电子传输层
[0030]360、电子注入层400、电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
[003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表示的结构:
[0033][0034]Ar3为碳原子数为6

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0035]Ar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5的烷基或苯基;
[0036]X1、X2和X3表示C(H)或N原子,且X1、X2和X3中的至少一个为N原子;
[0037]L、L1和L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0038]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0039]L、L1、L2、Ar1和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化合物具有如式1所示的结构:Ar3为碳原子数为6

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Ar3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5的烷基或苯基;X1、X2和X3表示C(H)或N原子,且X1、X2和X3中的至少一个为N原子;L、L1和L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L、L1、L2、Ar1和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

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碳原子数为5

15的杂芳基或碳原子数为3

10的环烷基;任选地,在Ar1和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R1和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

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6

20的芳基;n1表示R1的个数,且选自0、1、2、3或4;当n1大于1时,任意两个R1相同或不同;n2表示R2的个数,且选自0、1、2或3;当n2大于1时,任意两个R2相同或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X1、X2和X3均为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Ar1和Ar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

2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12

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可选地,Ar1和Ar2中的取代基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氘、氟、氰基、碳原子数为1

5的烷基、三甲基硅基、三氟甲基或碳原子数为6

12的芳基;任选地,Ar1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5

13元环;任选地,Ar2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伟岳富民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