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751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施工,并做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为:一、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山坡开挖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地点,二、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三、修筑好土石方运输临时便道,四、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该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通过在山体上进行测量放样坡度开挖,采用阶梯法开挖可以保证山体开挖施工中边坡稳定,不仅便于土石的外运,还避免开挖量过大造成山体滑坡,山体开挖更加便捷,简化山体开挖步骤,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塔建筑建造
,具体为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
[0003]一些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为了增加古建筑,大多采用人工仿制建造古塔,由于一些山体结构复杂,山体开挖步骤繁琐,安全性低,古塔难以稳定牢固的建造。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以实现古塔在山体上便捷、安全和稳定牢固的建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S1:对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施工,并做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为:
[0008]一、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山坡开挖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地点。
[0009]二、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0010]三、修筑好土石方运输临时便道。
[0011]四、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0012]五、开挖线上部不稳定岩体、松动岩块,直接影响下部作业安全,都进行清除处理。
[0013]六、弃土场布置都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0014]步骤S2:开挖削坡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实施流程为:
[0015]一、在施工前详细复查山体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原有水池边界线、山土石边界线、岩层深度、岩层破碎程度等。
[0016]二、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比、准确计算矿山坡顶的开挖线,并进行测量放样。
[0017]三、石方开挖,开挖出山体平台,山体平台水平于水平面。
[0018]步骤S3:对步骤S2中山体平台进行平整,并在整平后的山体平台上开挖深坑和深孔;
[0019]步骤S4:在步骤S3中的深孔中进行注入钢筋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深坑的内侧壁采用裙边满堂加固,加固后的深坑形成古塔的地宫;
[0020]步骤S5:在步骤S4中的钢筋混凝土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平台,钢筋混凝土平台
形成古塔的塔基;
[0021]步骤S6:在步骤S5中的塔基上修建古塔塔身,古塔塔身采用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并砌造成多层,每一层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平台,塔身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柱子;
[0022]步骤S7:在步骤S6中古塔塔身顶部修造塔刹,在古塔整体的外侧面喷涂防火涂层,完成古塔整体的建造;
[0023]步骤S8:在古塔的四侧设置森林隔离防火带。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地宫采用基底深坑加固施工,施工的工艺可采用双轴水泥土搅拌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高压旋喷桩和压密注浆。
[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的柱子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与塔身中每一层的平台相浇筑连接固定;
[0026]优选的,所述步骤S7中的塔刹由刹座、刹身、刹顶和刹杆等部分组成。
[0027]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的森林隔离防火带凹陷于山体平台,且森林隔离防火带为封闭的环状结构。
[0028]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石方开挖为避免直接开挖发生山体坍塌事故,在开挖的过程中挖掘机在山上沿坡顶线严格按照测量放样坡度进行开挖、并向下方倒运,为保证施工中边坡稳定和边坡防护的施工作业,采用阶梯法进行开挖,按设计要求的高度设置碎落台,形成阶梯边坡,装载机在山坡脚处进行土石外运,现场管理人员要掌握好下方外运进度,以防止在一处开挖量过大,致使山体掏空产生。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通过在山体上进行测量放样坡度开挖,采用阶梯法开挖可以保证山体开挖施工中边坡稳定,不仅便于土石的外运,还避免开挖量过大造成山体滑坡,山体开挖更加便捷,简化山体开挖步骤,安全性高,古塔通过钢筋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平台和钢筋混凝土柱组成的结构,可以使得古塔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保证了古塔建造后的稳定性,也提高了古塔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山体落石冲击造成古塔倾倒甚至坍塌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古塔在山体上建造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古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古塔地宫加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请参阅图1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步骤S1:对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施工,并做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为:
[0036]一、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山坡开挖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地点。
[0037]二、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0038]三、修筑好土石方运输临时便道。
[0039]四、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0040]五、开挖线上部不稳定岩体、松动岩块,直接影响下部作业安全,都进行清除处理。
[0041]六、弃土场布置都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0042]步骤S2:开挖削坡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实施流程为:
[0043]一、在施工前详细复查山体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原有水池边界线、山土石边界线、岩层深度、岩层破碎程度等。
[0044]二、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比、准确计算矿山坡顶的开挖线,并进行测量放样。
[0045]三、石方开挖,开挖出山体平台,山体平台水平于水平面。
[0046]步骤S3:对步骤S2中山体平台进行平整,并在整平后的山体平台上开挖深坑和深孔;
[0047]步骤S4:在步骤S3中的深孔中进行注入钢筋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深坑的内侧壁采用裙边满堂加固,加固后的深坑形成古塔的地宫;
[0048]步骤S5:在步骤S4中的钢筋混凝土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平台,钢筋混凝土平台形成古塔的塔基;
[0049]步骤S6:在步骤S5中的塔基上修建古塔塔身,古塔塔身采用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施工,并做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为:一、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山坡开挖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地点;二、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三、修筑好土石方运输临时便道;四、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五、开挖线上部不稳定岩体、松动岩块,直接影响下部作业安全,都进行清除处理;六、弃土场布置都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生产的要求;步骤S2:开挖削坡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实施流程为:一、在施工前详细复查山体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原有水池边界线、山土石边界线、岩层深度、岩层破碎程度等;二、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比、准确计算矿山坡顶的开挖线,并进行测量放样;三、石方开挖,开挖出山体平台,山体平台水平于水平面;步骤S3:对步骤S2中山体平台进行平整,并在整平后的山体平台上开挖深坑和深孔;步骤S4:在步骤S3中的深孔中进行注入钢筋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深坑的内侧壁采用裙边满堂加固,加固后的深坑形成古塔的地宫;步骤S5:在步骤S4中的钢筋混凝土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平台,钢筋混凝土平台形成古塔的塔基;步骤S6:在步骤S5中的塔基上修建古塔塔身,古塔塔身采用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并砌造成多层,每一层均由钢筋混凝土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王佩陆浩叶胜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