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蹲举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749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蹲举训练器,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焊接总成与右支架焊接总成,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下端与右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均设有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连;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与左运动臂装配总成上端铰接相连,所述右支架焊接总成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上端铰接相连,所述左运动臂装配总成下端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下端通过肩抗管总成相连。该蹲举训练器弥补健身广场对于蹲举训练的健身器材空白,同时具备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蹲举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蹲举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方面的需求,各种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各种健身器材也应运而生。繁重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使得大多数人没有固定时间去健身房进行系统锻炼,因此也伴随着小区、公园健身广场的应运而生,各类健身器材错落有致在布置在健身广场上,健身爱好者也随时可以使用锻炼身体。在众多的健身训练项目中,蹲举训练是一项基础训练项目,主要作用在于训练大腿肌肉群,长期坚持锻炼能够提高肺活量、强健心脏。目前,健身者进行蹲举训练使用的器材大多是采用杠铃,利用具有上下多级用于挂接杠铃的挂装位置的辅助架进行训练,这种器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杠铃完全依靠健身者双臂抓取,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健身者力量不足很容易压伤身体,尤其是在健身者下蹲过程,由于健身者力竭而造成杠铃脱手坠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性差。因此,亟需一种蹲举训练器,适用用于无专业教练去人看管的健身广场用的蹲举训练,且具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用性强等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直困扰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蹲举训练器,该蹲举训练器通过设置左支架焊接总成与右支架焊接总成将居中训练用的杠铃直接抬高,避免普通训练在运动过程中的抓举动作及带来的危害;通过使用限位关节模块限制左运动臂装配总成的转动角度避免力量过大造成过度转角而带来的危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蹲举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焊接总成与右支架焊接总成,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下端与右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均设有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连;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与左运动臂装配总成上端铰接相连,所述右支架焊接总成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上端铰接相连,所述左运动臂装配总成下端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下端通过肩抗管总成相连。
[0006]优选的,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与右支架焊接总成均采用倒L型方钢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预埋件中部设有防旋转及防脱落横架。
[0008]优选的,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连位置设有左装饰盖,所述右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连位置设有右装饰盖。
[0009]优选的,左装饰盖和右装饰盖均采用前后分体对称结构。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关节模块采用最大转角为50度的限位模块,限位关节模块通过自身底座固定在左支架焊接总成、右支架焊接总成上端。
[0011]优选的,所述左运动臂装配总成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均由运动臂、配重、配重杆组成,所述配重杆采用U型结构,所述配重杆套装上配重以后与运动臂固定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运动臂前端与限位关节模块中旋转部件采用一体式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蹲举训练器配置的预埋件中部设有防旋转及防脱落横架,可以防止长期使用后底座旋转及脱落,使预埋件更好的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连位置设有左装饰盖,所述右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连位置设有右装饰盖,左装饰盖和右装饰盖均采用前后分体对称结构,其目的是便于安装,所述左装饰盖与右装饰盖的使用增加整体美观性;所述限位关节模块采用最大转角为50度的限位模块,通过使用限位关节模块限制左运动臂装配总成的转动角度避免力量过大造成过度转角而带来的危险;所述运动臂前端与限位关节模块中旋转部件采用一体式结构,增加运动臂与限位模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维护成本;该蹲举训练器通过设置左支架焊接总成与右支架焊接总成将居中训练用的杠铃直接抬高,避免普通训练在运动过程中的抓举动作及带来的危害;所述配重杆采用U型结构,所述配重杆套装上配重以后与运动臂固定相连,可以依据客户需求增加或减少配重,从而增加其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蹲举训练器整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蹲举训练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1、预埋件;2、地面;3、左装饰盖;4、左支架焊接总成;5、肩抗管总成;6、左运动臂装配总成;61、配重;62、运动臂;63、配重杆;7、限位关节模块;8、右运动臂装配总成;9、右支架焊接总成;10、右装饰盖;11、横架;12、底座;13、左半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蹲举训练器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焊接总成4与右支架焊接总成9,左支架焊接总成4下端与右支架焊接总成9下端均设有底座12与预埋件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相连,预埋件1的中部设有防旋转及防脱落横架12,可以防止长期使用后底座旋转及脱落,使预埋件1更好的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预埋件1布置于地面2以下;左支架焊接总成4下端的底座12与预埋件1固定相连后再设置左装饰盖3,右支架焊接总成9下端的底座12与预埋件1固定相连后再设置右装饰盖10,左装饰盖3和右装饰盖10均采用前后分体对称结构,由图1中两个左半装饰盖13组成,其目的是便于安装,左装饰盖3与右装饰盖9的使用增加整体美观性。
[0020]左支架焊接总成4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7与左运动臂装配总成6上端铰接相连,右支架焊接总成9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7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8上端铰接相连,限位关节模块7采用最大转角为50度的限位模块,通过使用限位关节模块7限制左运动臂装配总成6的转动角度避免力量过大造成过度转角而带来的危险;限位关节模块7通过自身底座固定在左支架焊接总成4、右支架焊接总成9上端。左运动臂装配总成6与右运动臂装配8总成均由运动臂62、配重61、配重杆63组成,配重杆63采用U型结构,配重杆63套装上配重61以后与运动臂62固定相连,可以依据客户需求增加或减少配重61,从而增加其通用性。运动臂62的前端与限位关节模块7中旋转部件采用一体式结构,增加运动臂62与限位模块之间的连接
强度,延长整体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0021]左运动臂装配总成6下端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8下端通过肩抗管总成5相连。左支架焊接总成4与右支架焊接总成9均采用倒L型方钢结构,使得整体布置更符合和人体力学,便于人们使用。该蹲举训练器通过设置左支架焊接总成4与右支架焊接总成9将居中训练用的杠铃直接抬高,避免普通训练在运动过程中的抓举动作及带来的危害;
[0022]本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技术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蹲举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支架焊接总成与右支架焊接总成,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下端与右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均设有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连;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与左运动臂装配总成上端铰接相连,所述右支架焊接总成上端通过限位关节模块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上端铰接相连,所述左运动臂装配总成下端与右运动臂装配总成下端通过肩抗管总成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举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与右支架焊接总成均采用倒L型方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举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中部设有防旋转及防脱落横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举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焊接总成下端底座与预埋件固定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
申请(专利权)人:定州市瑞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