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的回撤掩护架,在主架的主底座一端固定有推移杆,在副架的副底座内固定设置有推移油缸,推移油缸的一端与推移杆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撤掩护架结构简单,易实现,显著降低了绞车使用频次,降低了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对木料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液压支架回撤方法,简化了回撤工艺,并且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回撤速度。并且提高了回撤速度。并且提高了回撤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
:
[0001]本技术专利属于煤矿开采中的支架回撤
,具体涉及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
技术介绍
:
[0002]井工煤矿中,综采工作面回撤液压支架过程中,多使用回撤出来的液压支架作为掩护架,如图1所示:第一步,选择综采工作面中部位置作为开口位置;第二步,要布置用来掩护的液压支架10,用来隔离不安全的空间,如采空区、回撤三角区(支设有木垛16的区域);第三步,依次回撤液压支架10,每抽出一个液压支架10,就要在被抽出液压支架10的原有位置上支设两个木垛16,然后将三台用来掩护的液压支架10相继前移一个液压支架10的宽度,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0003]其中支设木垛的方式如下:第一,往外抽出液压支架时,只要待回撤的液压支架后面够一个木垛的支设空间,就要立即停止抽液压支架,作业人员进入回撤三角区内,开始支设距离采空区最近的首个木垛;第二,首个木垛支设完毕,再继续抽出液压支架,够支设第二个木垛的空间时又要停止抽液压支架,立即组织作业人员支设第二个木垛,依次类推。
[0004]前移三台用来掩护的液压支架时还需要综采工作面内的一台绞车进行配合牵引,第一步,人工将绞车绳拖拽至掩护架推移油缸位置,并连接到推移油缸上;第二部,张紧绞车钢丝绳,停止绞车牵引并刹车;第三步,降掩护架,缓慢前移掩护架,每台掩护架需要张紧3次左右钢丝绳才能前移一个液压支架的宽度;第四步,重复上述操作,完成三个液压支架前移工作,一般需要1小时左右。
[0005]采用上述方式回撤液压支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回撤三角区内进行木垛支设作业时,作业人员面临空顶作业、网片被撕裂后冒顶的重大安全风险;二是在张紧钢丝绳的情况下前移掩护架时,面临钢丝绳断绳伤人的重大安全风险;三是作业人员支设木垛、频繁拖拽钢丝绳,人工劳动强度非常高;四是液压支架出现钻地现象时,用钢丝绳连接推移油缸时非常困难,需要清理掉液压支架前戗起来的大量煤矸,人工劳动强度非常高;五是液压支架需要分3次才能前移到位,对顶板的扰动比较大,不利于回撤作业的顶板管理;六是抽液压支架时,需要频繁的调整回头轮的角度,其位置难以选择,人工劳动强度非常高;七是支设木垛和前移液压支架的用时较长;八是绞车操作频繁,导致绞车牵引作业风险显著提高;九是木料消耗庞大,增加了回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
[0006]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安全风险,且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
[0007]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化了回撤工艺以及提高了回撤速度的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回撤方法。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其包括并排设
置的主架和副架,在所述主架的主底座一端固定有推移杆,在所述副架的副底座内固定设置有推移油缸,避免推移油缸与通道底板及煤矸接触,显著降低推移油缸的故障率,所述推移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推移杆固定连接,实现步进式移动主架和副架,在所述主底座和所述副底座的四周底部均设置有弧形导角,避免出现钻地的现象,方便移动。
[0009]进一步的,在所述主底座和所述副底座相对的侧面对应固定有沿所述推移油缸伸缩方向设置的两端封闭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端面形状为“C”字形;在滑动连接板的两侧边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确保主架和副架能相对平行前移的同时,还使主架和副架连接成整体,可以有效的防止主架和副架侧向倾倒。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主架和所述副架相邻的侧护板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在相对的所述螺栓孔中贯穿设置有螺栓运输本技术掩护架时,通过螺栓固定主架和副架,使主架和副架作为整体搬运,方便搬运,当运到综采工作面工作时,将螺栓都拆下。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架包括所述主底座、主后尾梁、主顶梁和侧护板;所述主底座的一端与所述主后尾梁的下部通过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主后尾梁的顶端与所述主顶梁的一端铰接,所述主顶梁的下表面与所述主底座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液压支柱连接,所述主顶梁的下表面与所述主底座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和第二连杆机构,大大提高了本技术回撤掩护架的纵向稳定性;在所述主顶梁的两侧面分别固定有所述侧护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副架包括所述副底座、副后尾梁、副顶梁和侧护板;所述副底座的一端与所述副后尾梁的下部通过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副后尾梁的顶端与所述副顶梁的一端铰接,所述副顶梁的下表面与所述副底座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液压支柱连接,所述副顶梁的下表面与所述副底座之间还通过第二连杆机构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在所述副顶梁靠近所述主顶梁的一侧面固定有所述侧护板。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副顶梁的另一侧面活动铰接有若干个侧护梁,以更好的适应采空区侧堆矸的不规则形状,每个所述侧护梁的侧面与所述副顶梁的下表面分别通过侧护油缸连接,所述侧护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护梁和所述副顶梁活动铰接。
[0014]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回撤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5](1)选择开始回撤的位置:选择综采工作面的中部作为开始回撤的位置;
[0016](2)创造第一组回撤掩护架的安装空间:用绞车配合牵引,先抽出步骤(1)中开始回撤位置处的第一台液压支架,并在原液压支架被抽出位置及时支设至少3架工字钢梁,在每根梁下支设最少6根单体液压支柱,用于维护顶板,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形成回撤掩护架的安装空间;
[0017](3)安装第一组回撤掩护架:将带有侧护梁的回撤掩护架排在步骤(2)中安装空间的最靠近采空区的第一位,其后是不带侧护梁的回撤掩护架;通过水平的单体液压支柱顶回撤掩护架,逐步将回撤掩护架一台台推进到预定安装位置,完成第一组回撤掩护架的安装;
[0018](4)创造第二组回撤掩护架的安装空间:将步骤(3)中第一组回撤掩护架移动方向上的一台液压支架抽出形成空位,然后依次向空位移动带有侧护梁的回撤掩护架和其余不
带有侧护梁的回撤掩护架,每移动走一台回撤掩护架,在相应的工字钢梁下方支设单体液压支柱,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第一组回撤掩护架与另一侧的液压支架之间形成回撤掩护架的安装空间;
[0019](5)安装第二组回撤掩护架:第二组回撤掩护架参照步骤(3)在步骤(4)中形成的安装空间中完成安装;
[0020](6)完成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回撤:参照步骤(4)分别对步骤(5)完成安装的两组回撤掩护架两侧的液压支架进行抽出回撤,每抽出一台液压支架形成空位,相应组的回撤掩护架向空位移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所有液压支架的回撤,最后将每组的回撤掩护架依次撤出。
[0021]进一步的,步骤(3)中将带有侧护梁的回撤掩护架作为第一台回撤掩护架向采空区方向顶进之前,先撤掉其前方支设的2根单体液压支柱,用水平放置的单体液压支柱将第一台回撤掩护架顶进至紧贴第3根单体液压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并排设置的主架和副架,在所述主架的主底座一端固定有推移杆,在所述副架的副底座内固定设置有推移油缸,所述推移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推移杆固定连接,在所述主底座和所述副底座的四周底部均设置有弧形导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底座和所述副底座相对的侧面对应固定有沿所述推移油缸伸缩方向设置的两端封闭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端面形状为“C”字形;在滑动连接板的两侧边一体成型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架和所述副架相邻的侧护板上对应开设有若干个螺栓孔,在相对的所述螺栓孔中贯穿设置有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综采工作面回撤掩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包括所述主底座、主后尾梁、主顶梁和侧护板;所述主底座的一端与所述主后尾梁的下部通过第一连杆机构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所述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炎宾,燕杰星,刘富文,谢红光,付泽宇,王铭锐,王小利,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