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715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根据污染场地污染最大深度设置的竖直作业井,以及与所述竖直作业井连通且分布于不同深度污染层的多个水平井,所述水平井由多个井管连接而成,所述原位修复系统还包括: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竖直作业井内部,顶部安装有作业平台;打井装置,固定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将各井管水平推进形成所述水平井的驱动元件;储药装置,设置于地面;输送装置,与所述储药装置连通,包括用于将药液送入所述水平井的注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原位修复系统能够对不同深度的污染层进行水平注药,从而提升对污染场地的整体修复效果。染场地的整体修复效果。染场地的整体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土壤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污染不断增多,导致土壤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场地土壤以及地下水的安全修复成为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0003]现有技术中,原位注药修复技术是修复深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一种简易有效方法,主要是通过注药系统,将药液导入修复井中,依靠药液的缓慢扩散,对深层土壤和地下水进行修复。目前,原位注药修复技术普通应用于污染区域范围的全覆盖注药,即污染区域内布设众多注药点,采用竖向注药模式,但对于分层污染场地,该方法存在修复效果差、效率低、修复成本高等问题,对于存在构建筑物、交通要道不具备大面积施工作业条件的深层污染场地,存在修复施工困难或修复不彻底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能够对不同深度的污染层进行全方位注药,整体修复效果佳。
[0005]本技术中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根据污染场地污染最大深度设置的竖直作业井,以及与所述竖直作业井连通且分布于不同深度污染层的多个水平井,所述水平井由多个井管连接而成,所述原位修复系统还包括:
[0006]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竖直作业井内部,顶部安装有作业平台;
[0007]打井装置,固定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将各井管水平推进形成所述水平井的驱动元件;
[0008]储药装置,设置于地面;
[0009]输送装置,与所述储药装置连通,包括用于将药液送入所述水平井的注药管。
[0010]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0011]可选的,所述竖直作业井由多个井筒连接而成,所述竖直作业井的半径为1.5~2m。
[0012]可选的,在所述竖直作业井的同一个高度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水平井,相邻两水平井的间隔距离为0.6~1.2m。
[0013]可选的,所述水平井内腔的直径为30~40mm,水平推进长度为10~50m。
[0014]可选的,竖直方向上,相邻两水平井的间隔距离为0.8~1.5m。
[0015]可选的,所述作业平台旋转安装于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
[0016]可选的,所述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在井管行进过程中保持其水平的着力装置。
[0017]可选的,所述竖直作业井的底部设有集水池,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集水池的上
方。
[0018]可选的,所述原位修复系统包括用于抽出所述集水池中废水的抽水装置。
[0019]可选的,所述作业平台的边沿设置有助于其转动的滚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原位修复系统能够对不同深度的污染层进行水平注药,不仅提升对污染场地的整体修复效果,而且修复效率高,修复成本低,修复作业面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实施例中原位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和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4]10、竖直作业井;11、集水池;
[0025]20、水平井;21、井管;
[0026]30、储药装置;
[0027]40、输送装置;41、输液泵;42、注药管;
[0028]50、升降装置;51、作业平台;52、旋转杆;53、滚轮;54、顶板;55、底板;56、剪叉式升降臂;
[0029]60、打井装置;61、液压油缸;62、固定杆;
[0030]70、着力装置;
[0031]80、抽水装置;81、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5]现有土壤修复技术中,原位修复技术是修复深层污染土壤以及地下水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注药系统将药液导入到竖直作业井中,通过药液的慢慢扩散,对深层土壤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修复,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目的。
[0036]原位修复技术适用于临近构建筑物等不便大肆开挖区域的修复,但大多污染场地具有污染种类繁多、污染深度大、污染分散性强、土壤渗透性不均匀、污染分布空间不均匀、土壤及地下水共性污染等特点。其中,污染分布空间的不均匀、土壤及地下水共性污染严重
影响原位修复技术的修复效果。一方面,污染场地的污染在竖直(深度)方向上往往存在不连续分层的现象,导致污染土壤和未污染土壤间隔混合在一起,现有修复技术很难针对污染土壤的深度实现精准分层修复,导致药液使用量大,增加修复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与污染土壤的交互作用,导致土壤及地下水形成共性污染,这两方面显著影响了修复效率、成本以及工期长短。
[0037]参见图1~2,本技术提供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竖直作业井10、多个水平井20、储药装置30、输送装置40、升降装置50以及打井装置60;其中,竖直作业井10根据污染场地污染最大深度进行设置;各水平井20由多个井管21连接而成,并均与竖直作业井10连通,多个水平井20分别分布于不同深度的污染层中。升降装置50设置于竖直作业井10内部,其顶部安装有作业平台51;打井装置60固定于作业平台51,包括驱动元件,可将各井管21水平推进形成水平井20。储药装置30设置于地面;输送装置40与储药装置30连通,包括注药管42,通过注药管42可将药液送入形成的水平井20内。
[0038]本实施例中,通过升降装置50可调节打井装置60在竖直水平井20内的深度位置,以方便利用打井装置60形成位于不同深度污染层的水平井20,然后通过输送装置40分别往各水平井20内注入药液,从而处理位于不同深度的污染层,达到精准分层修复的效果。
[0039]竖直作业井10一般由多个井筒连接而成,井筒例如为钢制护筒,每个井筒的长度为1~2m,例如1.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污染场地污染最大深度设置的竖直作业井,以及与所述竖直作业井连通且分布于不同深度污染层的多个水平井,所述水平井由多个井管连接而成,所述原位修复系统还包括: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竖直作业井内部,顶部安装有作业平台;打井装置,固定于所述作业平台,包括将各井管水平推进形成所述水平井的驱动元件;储药装置,设置于地面;输送装置,与所述储药装置连通,包括用于将药液送入所述水平井的注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作业井由多个井筒连接而成,所述竖直作业井的半径为1.5~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直作业井的同一个高度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分布的水平井,相邻两水平井的间隔距离为0.6~1.2m。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阳王强何懿恒蒋军徐咚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本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