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育苗设备,通过清洁组件的设置,在进行营养液的循环供液时,能够通过营养液的间隔启闭供液实现对定植架内的清洁作用,避免定植架内壁滋生影响育苗的物质同时无需人工清洁减少人力成本;增氧组件的设置能够直接配合清洁组件对输送中的营养液进行增氧和水汽的辅助挥洒,提高营养液中的含氧量以及苗盘和定植架之间的环境湿度,更加利于育苗需要;泵液组件的设置则能够进一步同步清洁组件,将营养液交替间隔喷洒到苗盘上侧,使得幼苗能够通过叶面吸收的方式进行养分的吸收,同时保持苗盘的湿润。的湿润。的湿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育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育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稻作为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产物之一,广泛种植于我国南方,同时欧洲、热带美洲以及非洲部分区域也种植有水稻,其总产量虽然低于玉米和小麦,但其单产能够维持较多人的生活以及提供优良的营养价值,因此并不妨碍其成为人们的重要口粮。
[0003]伴随着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往往会进行农作物种苗的优育,一方面提高幼苗的发芽成活率,另一方面利于控制幼苗批次的整体良性率,同时伴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培育水稻幼苗成为水稻育苗的主要手段之一,区别于土培更加利于选取优质种苗以及后期种植,但目前一般的水培育苗装置在育苗过程中,由于水培容器内持续流水使得环境保持湿润,而苗盘又至于水培容器上端,进而容易导致水培容器内滋生杂质而影响水稻苗发育,同时一般的水培育苗装置功能也较为单一,无法为水稻幼苗提供更优的生长环境和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水稻育苗设备,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水稻育苗设备,包括定植架,所述定植架两侧分别开有进液口和循环口,所述定植架内设有辅育机构;
[0007]所述定植架垂直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辅育机构包括清洁组件和增氧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设于所述定植架内并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增氧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所述定植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08]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密封筒、第一塞体、清洁器和第一弹簧,所述密封筒固定设于所述定植架内并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塞体滑动密封设于所述密封筒内,所述密封筒的内腔为台阶腔状结构,所述清洁器与所述第一塞体连接并滑动密封伸出所述密封筒,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清洁器且位于所述密封筒内,静止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推动清洁器向所述进液口侧移动,所述密封筒靠近所述进液口侧还开有节流口。
[0009]所述清洁器包括滑杆、第一U形刮板、第二U形刮板和若干个连接杆,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一塞体连接并滑动密封伸出所述密封筒,所述第一U形刮板与所述滑杆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U形刮板朝向所述密封筒一侧连接,所述第二U形刮板与若干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等于所述定植架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U形刮板和所述第二U形刮板均与所述定植架的内壁贴合匹配。
[0010]所述增氧组件包括增气筒、第二塞体、第二弹簧和销杆,所述增气筒固定设于所述定植架下侧,所述第二塞体滑动密封设于所述增气筒内,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第二塞体
下端并位于所述增气筒内,所述销杆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塞体上端并滑动密封伸入所述定植架内并与所述清洁器相匹配。
[0011]所述销杆与所述定植架的长度方向匹配侧为斜面,所述销杆中部开有T形气道,所述T形气道与所述增气筒连通且位于所述增气筒上内壁和所述第二塞体之间,所述T形气道内设有单向排气阀,所述增气筒上内壁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单向进气阀。
[0012]所述定植架的另一侧还设有与所述清洁器相匹配的泵液组件,所述泵液组件与所述第一U形刮板相匹配。
[0013]所述泵液组件包括活塞筒、第三塞体、第三弹簧、活动杆和抵片,所述活塞筒与所述定植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与所述定植架滑动密封连接并伸入所述活塞筒内,所述第三塞体滑动密封设于所述活塞筒内并与所述活动杆连接,所述活塞筒的内腔呈台阶腔结构,所述第三弹簧与所述第三塞体另一端和所述活塞筒内壁连接,所述抵片与所述活动杆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U形刮板相匹配。
[0014]所述活塞筒朝向所述定植架内一端还设有单向进液阀和单向排液阀,所述单向排液阀外接有供液管,所述定植架上端设有外喷管,所述外喷管均匀设有若干雾化喷头,所述外喷管与所述供液管连接。
[0015]所述定植架上端开口处对称设有支撑条。
[0016]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清洁组件的设置,在进行营养液的循环供液时,能够通过营养液的间隔启闭供液实现对定植架内的清洁作用,避免定植架内壁滋生影响育苗的物质同时无需人工清洁减少人力成本;增氧组件的设置能够直接配合清洁组件对输送中的营养液进行增氧和水汽的辅助挥洒,提高营养液中的含氧量以及苗盘和定植架之间的环境湿度,更加利于育苗需要;泵液组件的设置则能够进一步同步清洁组件,将营养液交替间隔喷洒到苗盘上侧,使得幼苗能够通过叶面吸收的方式进行养分的吸收,同时保持苗盘的湿润。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稻育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角度结构剖视图。
[0024]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泵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定植架1、进液口11、循环口12、支撑条13、密封筒2、第一塞体21、第一弹簧22、滑杆23、第一U形刮板24、第二U形刮板25、连接杆26、增气筒3、第二塞体31、第二弹簧32、销杆33、T形气道34、活塞筒4、第三塞体41、第三弹簧42、活动杆43、抵片44、外喷管5。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
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1:如图1
‑
7所示,一种水稻育苗设备,包括定植架1,定植架1两侧分别开有进液口11和循环口12,定植架1内设有辅育机构;
[0029]定植架1垂直截面呈U形结构,辅育机构包括清洁组件和增氧组件,清洁组件设于定植架1内并与进液口11连接,增氧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定植架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0030]清洁组件包括密封筒2、第一塞体21、清洁器和第一弹簧22,密封筒2固定设于定植架1内并与进液口11连接,第一塞体21滑动密封设于密封筒2内,密封筒2的内腔为台阶腔状结构,清洁器与第一塞体21连接并滑动密封伸出密封筒2,第一弹簧22套设于清洁器且位于密封筒2内,静止状态下第一弹簧22推动清洁器向进液口11侧移动,密封筒2靠近进液口11侧还开有节流口。
[0031]在进行水稻优育前,先将种苗或种子放置到外部的苗盘,然后再放置到定植架1上进行培育,育苗过程中将调配的营养液通过外部供液水泵和对应的管道进行输送,直至输送至定植架1的进液口11并输入清洁组件的密封筒2内,此时营养液输送的水压将推动密封筒2内的第一塞体21移动,进而带动清洁器移动,此时清洁器移动则会对定植架1的内壁进行刮擦清洁,避免定植架1内壁产生附着物或滋生其他影响水稻苗生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苗设备,包括定植架,所述定植架两侧分别开有进液口和循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架内设有辅育机构;所述定植架垂直截面呈U形结构,所述辅育机构包括清洁组件和增氧组件,所述清洁组件设于所述定植架内并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增氧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并沿所述定植架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密封筒、第一塞体、清洁器和第一弹簧,所述密封筒固定设于所述定植架内并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一塞体滑动密封设于所述密封筒内,所述密封筒的内腔为台阶腔状结构,所述清洁器与所述第一塞体连接并滑动密封伸出所述密封筒,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清洁器且位于所述密封筒内,静止状态下所述第一弹簧推动清洁器向所述进液口侧移动,所述密封筒靠近所述进液口侧还开有节流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器包括滑杆、第一U形刮板、第二U形刮板和若干个连接杆,所述滑杆与所述第一塞体连接并滑动密封伸出所述密封筒,所述第一U形刮板与所述滑杆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U形刮板朝向所述密封筒一侧连接,所述第二U形刮板与若干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长度等于所述定植架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U形刮板和所述第二U形刮板均与所述定植架的内壁贴合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育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组件包括增气筒、第二塞体、第二弹簧和销杆,所述增气筒固定设于所述定植架下侧,所述第二塞体滑动密封设于所述增气筒内,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鹰,刘英,姚珍诚,李静怡,蒋文杰,杨晓琦,胡海悦,周俊霖,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