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雳鸣专利>正文

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7037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它是由驱动减速电机、护筒、磁轮组、碟形牙轮和齿轴实现了向前行走的功能。在驱动减速电机损坏时,它通过外力拉动解驱钢丝绳,使移动轴上的限位挡钩压住环形挡圈压缩压簧,使齿轴与碟形牙轮分离,从而解除了碟形牙轮转动时的转动力矩,使整个装置通过牵引钢丝绳在外力作用拽出管道,避免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在管道行走并且在驱动减速电机出现故障时能在外力作用下拽 出的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在管道中采用驱动减速电机的动力行走装置有许多,如履带式的、螺旋轮式 的、缩伸支架轮式的,这些方式中的行走轮都是通过轴与驱动减速电机相连运动的,一旦驱 动减速电机在管道中由于恶劣的工况损坏了,其故障时的转动力矩极大,造成驱动轮不能 转动,采用这些行走方式装置的轮又与管道内壁有很大的磨擦力,所以就不能使装置在外 力作用下向外移动,造成管道堵塞,甚至造成整个管道报废,其经济损失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既能在管道中前进,还能在驱动 减速电机损坏时,在外力作用下退出管道,不会堵塞在管道中,它是由驱动减速电机、护筒、 磁轮组构成,在护筒中间位置装有驱动减速电机,在电机轴前端套上带有齿轴和环形挡圈 的导套,并在导套内部装有压簧,通过导套上的长孔将轴柱固定在电机轴上,前轴通过护筒 两端的轴密封套装入护筒中后,装上左端的轴内挡,再装上碟形牙轮和右端轴内挡,并将左 右两个轴内挡和碟形牙轮与前轴固定,并且使碟形牙轮与齿轴啮合,在护筒外部的前轴两 端通过轮挡柱和紧固螺帽1将内磁轮、橡胶轮和外磁轮组成的磁轮组固定好,拉簧一端固 定在前密封盖上的拉簧固定柱上,另一端通过拉簧环和解驱钢丝绳与移动轴一端连在一 起,移动轴另一端穿过两个移动轴导套后与解驱钢丝绳连接,解驱钢丝绳通过密封钢丝绳 孔与拉环连接,在两个移动轴导套中间的移动轴前端固定有限位挡钩,在移动轴中间位置 固定有挡钩柱,卡舌通过卡轴及卡底座固定在护筒上,卡弹簧片一端固定在护筒上,另一端 固定在卡舌上,驱动减速电机的电缆通过电缆密封孔引到后密封盖外面,把握通过牵引钢 丝绳和牵引孔与后密封盖相连,后密封盖用固定螺丝1与护筒固定在一起,在护筒后面两 侧通过后轴装有两个磁轮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是这样实现的当驱动减速电机在通电 时,电机轴开始旋转,在长孔中固定在电机轴上的轴柱带动导套和齿轴一起旋转,齿轴与碟 形牙轮啮合后使碟形牙轮也一同旋转,碟形牙轮通过前轴驱动由内磁轮、橡胶轮和外磁轮 组成的两侧磁轮组转动,也同时带动护筒后面两个磁轮组转动,从而使整个装置可以移动, 控制驱动减速电机正、反转,可以实现本装置前后移动。当驱动减速电机在恶劣条件下的管道中损坏,即驱动减速电机不转了,此时,磁轮 组转动极为困难,甚至不能转动,加之磁轮组与管壁建立了很大磨擦力,不将齿轴与碟形牙 轮二者分开,整个装置就会堵塞在管道中,为此当这种故障现象出现时,可以用外力拉动拉 环克服拉簧的弹力,使解驱钢丝绳后移,从而使移动轴后移,移动轴带动限位挡钩后移,使 限位挡钩碰到环形挡圈,使其克服导套中的压簧弹力一起后移,此时挡钩柱也后移同时使卡舌抬起,当挡钩柱越过卡舌后,卡舌在卡弹簧片作用下弹卡住挡钩柱,齿轴与碟形牙轮二 者已经分离,轴柱在长孔中相对移动,不影响上述移动。由于前端被驱动的磁轮组解除了减 速机的转动力矩,就会转动灵活,从而拉动把握就可通过牵引钢丝绳将本装置拽出管道,完 全解决了在驱动减速电机损坏的情况下,不使本装置堵塞管道。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实用性极强、应用领域 广泛,是一个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好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主视2.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A-A视图其中1、前密封盖4、碟形牙轮7、拉簧环10、卡底座13、卡弹簧片16、移动轴19、轴柱22、护筒25、后轴28、密封钢丝绳孔31、电缆34、钢丝绳夹37、固定螺丝40、齿轴43、紧固螺帽46、轴内挡具体实施例方式将驱动减速电机(21)通过电机座(36)用固定螺丝2(37)固定在护筒(22)下面, 把前端装有齿轴(40)的导套(18)外面固定上环形挡圈(39)后,内装上压簧(17)套在电 机轴(20)上,在导套(18)上的长孔(38)中固定轴柱(19)于电机轴(20)上。将前端(5) 从左至右通过轴密封套(45)穿入护筒(22)中,装上左轴内挡(46)、碟形牙轮(4)和右轴 内挡(46)后从右侧的轴密封套(45)穿出,使碟形牙轮(4)与齿轴(40) 二者啮合好后将其 固定在前轴(5)上,也要把左、右轴内挡(46)固定在前轴(5)上,用紧固螺帽(43)、轮挡柱 (44)将由内磁轮(6)、橡胶轮(42)、外磁轮(41)所组成的磁轮组(24)装在前轴(5)护筒 (22)外侧两端并与前轴(5) —起转动。在护筒(22)后端的后轴(25)两端也装有磁轮组 (24)。卡舌(15)通过卡轴(11)和卡底座(10)固定在护筒(22)上面,把卡弹簧片(13)2、拉簧固定柱 5、前轴 8、钢丝绳夹 11、卡轴 14、挡钩柱 17、压簧 20、电机轴 23、解驱钢丝绳 26、固定螺丝 29、拉环 32、把握 235、牵引孔 238、长孔 41、外磁轮 44、轮挡柱3、拉簧 6、内磁轮 19、移动轴导套 12、限位挡钩 15、卡舌 18、导套21、驱动减速电机 24、磁轮组 127、后密封盖 30、电缆密封孔 33、牵引钢丝绳 36、电机座 39、环形挡圈 42、橡胶轮 45、轴密封套的另一端固定在卡舌(15)上,将左右两个移动轴导套(9)分别固定在护筒(22)上,将拉簧 固定柱(2)固定在前密封盖(1)上,然后将拉簧(3) —端固定在拉簧固定柱(2)上,另一端 通过拉簧环(7)、钢丝绳夹1(8)和解驱钢丝绳(23)与移动轴(16)左端相连,再将移动轴 (16)穿过两个移动轴导套(9)后与解驱钢丝绳(23)连上将前密封盖(1)固定到护筒(22) 上,拉紧解驱钢丝绳(23)后,在移动轴(16)上装上限位挡钩(12)和挡钩柱(14),将解驱 钢丝绳(23)另一端穿过后密封盖(27)上密封钢丝绳孔(28)与拉环(29)连在一起,电缆 (31)穿过电缆密封孔(30)后,用固定螺丝1(26)将后密封盖(27)固定在护筒(22)上,牵 引钢丝绳(33) —端通过钢丝绳夹2 (34)与牵引孔(35)连上,另一端与把握(32)连上。实 施完毕。权利要求一种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它有驱动减速电机、护筒、磁轮组,其特征在于在护筒中间位置装有驱动减速电机,在电机轴前端套上带有齿轴和固定有环形挡圈的导套,并在导套内部装有压簧,通过导套上的长孔将轴柱固定在电机轴上,前轴通过护筒两端的轴密封套装入护筒中后,装上左端的轴内挡,再装上碟形牙轮和右端轴内挡,并将左右两个轴内挡和碟形牙轮与前轴固定,并且使碟形牙轮与齿轴啮合,在护筒外部的前轴两端通过轮挡柱和紧固螺帽1将内磁轮、橡胶轮和外磁轮组成的磁轮组固定好,拉簧一端固定在前密封盖上的拉簧固定柱上,另一端通过拉簧环和解驱钢丝绳与移动轴一端连在一起,移动轴另一端穿过两个移动轴导套后与解驱钢丝绳连接,解驱钢丝绳通过密封钢丝绳孔与拉环连接,在两个移动轴导套中间的移动轴前端固定有限位挡钩,在移动轴中间位置固定有挡钩柱,卡舌通过卡轴及卡底座固定在护筒上,卡弹簧片一端固定在护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卡舌上,驱动减速电机的电缆通过电缆密封孔引到后密封盖外面,把握通过牵引钢丝绳和牵引孔与后密封盖相连,后密封盖用固定螺丝1与护筒固定在一起,在护筒后面两侧通过后轴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驱式电动行走装置,它有驱动减速电机、护筒、磁轮组,其特征在于:在护筒中间位置装有驱动减速电机,在电机轴前端套上带有齿轴和固定有环形挡圈的导套,并在导套内部装有压簧,通过导套上的长孔将轴柱固定在电机轴上,前轴通过护筒两端的轴密封套装入护筒中后,装上左端的轴内挡,再装上碟形牙轮和右端轴内挡,并将左右两个轴内挡和碟形牙轮与前轴固定,并且使碟形牙轮与齿轴啮合,在护筒外部的前轴两端通过轮挡柱和紧固螺帽1将内磁轮、橡胶轮和外磁轮组成的磁轮组固定好,拉簧一端固定在前密封盖上的拉簧固定柱上,另一端通过拉簧环和解驱钢丝绳与移动轴一端连在一起,移动轴另一端穿过两个移动轴导套后与解驱钢丝绳连接,解驱钢丝绳通过密封钢丝绳孔与拉环连接,在两个移动轴导套中间的移动轴前端固定有限位挡钩,在移动轴中间位置固定有挡钩柱,卡舌通过卡轴及卡底座固定在护筒上,卡弹簧片一端固定在护筒上,另一端固定在卡舌上,驱动减速电机的电缆通过电缆密封孔引到后密封盖外面,把握通过牵引钢丝绳和牵引孔与后密封盖相连,后密封盖用固定螺丝1与护筒固定在一起,在护筒后面两侧通过后轴装有两个磁轮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雳鸣
申请(专利权)人:吴雳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