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613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5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涉及起升设备技术领域;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马达,当提升载荷较重时,用主马达驱动,输出行星架在第一行星轮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卷筒转动,当提升载荷较轻时,此时需要提高起升速度,使第二小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行星轮旋转,然后带动输出行星架和卷筒旋转,副马达载荷小速度快,因而可满足转载时的速度要求,故而该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提升较高载荷和同时满足起升速度之间的矛盾,在速度不高时吊起额定需要的载荷,也可以在吊重较轻时提高卷扬机的起升速度,还能大幅度地降低了给卷扬机提供动力的流量和电机功率,在提高起升放率的同时,也使得整机设备的配置更合理。得整机设备的配置更合理。得整机设备的配置更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起升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卷扬机是一种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重物的轻小型起重设备,其又内称为绞车,在使用时,卷扬机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倾斜拽引重物,其具有操作步骤简易、绕绳量大及移置方便等优点,卷扬机起升装置可用于汽车起重机、履带式液压起重、机随吊,以及其他冶金、矿山、石油化工等各种需要提升钢绳吊重的工程机械设备上,但是仍存在较多不便的问题;
[0003]国内现有的液压卷扬机虽然已经演化出各式各样的行星传动方式,但是大都不能很好地兼顾载荷和速度,满足载荷时就很难再提升速度,如果再想满足速度要求,就需要增加液压泵的流量和电机功率,甚至起重机上不惜放置两台卷扬机来分别满足要求,但在空间有限的时候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单元面提高功率和流量也会造成过度的浪费。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的卷扬机起升装置难以解决提升较高载荷和同时满足起升速度之间的矛盾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机构,包括主马达,当提升载荷较重时,用主马达驱动,当提升载荷较轻时,此时需要提高起升速度,主马达不用工作,主马达的一侧设置有左制动器,左制动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小齿轮,第一小齿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行星轮,打开左制动器后,马达输出扭矩通过第一小齿轮带动第一行星轮转动,第一行星轮活动连接有输出行星架,输出行星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筒,由于卷筒与输出行星架固定连接,故而能够保证卷筒的稳固性,第一行星轮的外圈活动连接有双联齿轮,双联齿轮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轮的中间布置有活动连接第二小齿轮,第二小齿轮的一侧设置有右制动器,左制动器和右制动器固定连接有卷扬机支架,利用卷扬机支架,能够提高左制动器和右制动器的稳固性,卷扬机支架与卷筒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右制动器的一侧设置有副马达,副马达工作时,需打开右制动器,故而第二小齿轮转动并带动第二行星轮旋转,然后带动双联齿轮旋转。
[0007]优选地,左制动器连接有第三小齿轮,第三小齿轮的周边活动连接有第三行星轮,第三行星轮外圈活动连接有小内齿,由于第三行星轮与小内齿活动连接,故而便于第三行星轮与小内齿进行移动,小内齿与左制动器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8]优选地,第三行星轮活动连接有小行星架,利用小行星架,便于人员对第三行星轮进行安装与支撑,小行星架与第一小齿轮浮动连接在一起。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使用时,当提升载荷较重时,用主马达驱动,输出行星架在第一行星轮带动下转
动,从而带动卷筒转动,当提升载荷较轻时,此时需要提高起升速度,使第二小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行星轮旋转,然后带动输出行星架和卷筒旋转,副马达载荷小速度快,因而可满足转载时的速度要求,故而该装置可以很好地解决提升较高载荷和同时满足起升速度之间的矛盾,在速度不高时吊起额定需要的载荷,也可以在吊重较轻时提高卷扬机的起升速度,还能大幅度地降低了给卷扬机提供动力的流量和电机功率,在提高起升放率的同时,也使得整机设备的配置更合理。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小内齿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主马达;2、左制动器;3、第一小齿轮;4、第一行星轮;5、双联齿轮;6、第二行星轮;7、第二小齿轮;8、右制动器;9、副马达;10、输出行星架;11、卷筒;12、卷扬机支架;13、第三小齿轮;14、第三行星轮;15、小内齿;16、小行星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机构,包括主马达1,当提升载荷较重时,用主马达1驱动,当提升载荷较轻时,此时需要提高起升速度,主马达1不用工作,主马达1的一侧设置有左制动器2,左制动器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小齿轮3,第一小齿轮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行星轮4,打开左制动器2后,马达输出扭矩通过第一小齿轮3带动第一行星轮4转动,第一行星轮4的外圈活动连接有双联齿轮5,双联齿轮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行星轮6,第二行星轮6的中间布置有活动连接第二小齿轮7,第二小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右制动器8,右制动器8的一侧设置有副马达9,副马达9工作时,需打开右制动器8,故而第二小齿轮7转动并带动第二行星轮6旋转,然后带动双联齿轮5旋转。
[0017]第一行星轮4活动连接有输出行星架10,输出行星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筒11。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卷筒11与输出行星架10固定连接,故而能够保证卷筒11的稳固性。
[0019]左制动器2和右制动器8固定连接有卷扬机支架12,卷扬机支架12与卷筒1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卷扬机支架12,能够提高左制动器2和右制动器8的稳固性。
[0021]左制动器2连接有第三小齿轮13,第三小齿轮13的周边活动连接有第三行星轮14,
第三行星轮14外圈活动连接有小内齿15,小内齿15与左制动器2固定连接在一起。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三行星轮14与小内齿15活动连接,故而便于第三行星轮14与小内齿15进行移动。
[0023]第三行星轮14活动连接有小行星架16,小行星架16与第一小齿轮3浮动连接在一起。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小行星架16,便于人员对第三行星轮14进行安装与支撑。
[0025]工作原理:工作时,可以将两端减速比调整或将副马达9排量减小而改变两端输出速度,当提升载荷较重时,用主马达1驱动(此时速度较慢),打开左制动器2,马达输出扭矩通过第一小齿轮3带动第一行星轮4转动,此时因为右制动器8处于制动状态,第二小齿轮7和第二行星轮6都不工作,因而双联齿轮5也不旋转,输出行星架10在第一行星轮4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卷筒11转动,当提升载荷较轻时,此时需要提高起升速度,主马达1不用工作,左制动器2处于制动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包括主马达(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马达(1)的一侧设置有左制动器(2),所述左制动器(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小齿轮(3),所述第一小齿轮(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行星轮(4),所述第一行星轮(4)的外圈活动连接有双联齿轮(5),所述双联齿轮(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行星轮(6),所述第二行星轮(6)的中间布置有活动连接第二小齿轮(7),所述第二小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右制动器(8),所述右制动器(8)的一侧设置有副马达(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卷扬机起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轮(4)活动连接有输出行星架(10),所述输出行星架(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卷筒(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四清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必和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