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莓花色苷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从蓝莓果皮中提取的花色苷能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抑制肥胖,改善肝功能受损和炎症。该蓝莓花色苷能抑制实验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莓花色苷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蓝莓花色苷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由于脂肪在肝脏内过度积累而引起的肝脏疾病,被认为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上的表现。这一疾病通常与肥胖、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等代谢异常相关,在NAFLD患者中,脂肪在肝脏中的过度积累可能会引起肝炎、纤维化、肝硬化以及肝癌等严重后果。据估计,NAFLD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在20%
‑
30%之间,在肥胖患者中达到90%,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肝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其预防和控制刻不容缓。
[0003]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药物和方法。同时,西方药物的局限性和不确定的副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因此,人们开始把研究方向转向为天然可食用的植物上。蓝莓是杜鹃花科越橘属的多年生浆果,外观呈现深蓝色、紫色或黑色,口感甜酸适中,富含糖类、有机酸、维生素、膳食纤维、多酚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保护视力等作用。研究表明,蓝莓可以帮助控制血糖、降低血脂、改善视力、提高认知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此外,蓝莓口感鲜美,可以作为饮食中的一种水果来增加膳食纤维和其他重要营养素的摄入。现在,蓝莓已经成为了全球食品市场上的热门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在蓝莓的众多营养成分中,花青素是蓝莓中最具特色的的一类黄酮类物质,常常以花色苷(anthocyanins)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天竺葵素、矢车菊素、飞燕草素、芍药花素、牵牛花素和锦葵花素,它们常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通过糖苷键结合形成花色苷。已有的研究表明,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如化学药物的副作用等),提供一种来源于天然果品的蓝莓花色苷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莓花色苷,该蓝莓花色苷能有效抑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调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
‑
C)、高密度脂蛋白(HDL
‑
C)、丙二醛(MDA)含量及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及其曲线下面积(AUC)的增加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
α)、血清白介素
‑
1β(IL
‑
1β)的释放,具有显著的改善糖耐量异常、肝脏损伤和肥胖的功效,可以应用于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药物。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蓝莓花色苷从蓝莓果皮中提取。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用蓝莓花色苷制备药物时可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临床可用的药物剂型。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药物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锭剂、注射剂、混悬剂、栓型、软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辅料为载体或赋形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赋形剂为碳微晶纤维素、淀粉、乳糖、交联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载体为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或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药物中蓝莓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应大于30%。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从蓝莓果皮中提取的花色苷能有效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抑制肥胖、改善肝功能受损和炎症。此外,蓝莓花色苷还可明显的改善肝脏形态、降低脂质积累。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蓝莓花色苷在制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等代谢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用蓝莓花色苷的HPLC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体重的变化对比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体重增加量对比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ALT的变化对比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AST的变化对比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TC的变化对比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TG的变化对比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LDL
‑
C的变化对比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各组小鼠血清HDL
‑
C的变化对比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各组小鼠OGTT及AUC的变化对比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TNF
‑
α的变化对比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IL
‑
1β的变化对比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血清MDA的变化对比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的肝脏形态图;
[0029]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各组小鼠的肝脏组织油红染色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1]1、材料
[0032]本实施例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常规方法,所用的试剂等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购买产品。比如,将蓝莓花色苷制备成片剂、胶囊剂、锭剂、注射剂、混悬剂、栓型、软膏剂等剂型的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药物中蓝莓花色苷的相对含量应大于30%,所用的载体或赋形剂等材料,其中赋形剂为碳微晶纤维素、淀粉、乳糖、交联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载体为稀释剂、崩解剂、粘合剂或润滑剂,如无特别说明,均
为市售购买产品。
[0033]实验所用蓝莓花色苷从蓝莓成熟果实的果皮中提取纯化得到,纯度为53.57%,其高效液相色谱图如图1。
[0034]实验所用雄性C57BL/6J小鼠,购自于中国江苏协同生物公司。
[0035]2、方法
[0036]2.1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0037]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正常对照组小鼠给予正常饲料,模型组小鼠给予高脂饲料。8周后,小鼠进行分组,
①
原正常对照组仍为正常组,模型组小鼠则随机分为
②
模型对照组、
③
蓝莓花色苷组、
④
阳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以纯水灌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蓝莓花色苷在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花色苷从蓝莓果皮中提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蓝莓花色苷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临床可用的药物剂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锭剂、注射剂、混悬剂、栓型、软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林,杜兰兰,陈剑,丁晓琴,简暾昱,陈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