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胶系统及供胶方法,该供胶系统包括:胶筒,胶筒内装有胶水;缓存装置,缓存装置内具有一胶水腔,胶水腔的一端连通胶筒;点胶阀,点胶阀连通胶水腔的另一端;调压组件,调压组件与缓存装置相连,调压组件用于对胶水腔施加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在调压组件施加第一压力的情况下,胶筒内的胶水能够先进入胶水腔内进行缓存,再进入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在调压组件切换施加第二压力的情况下,缓存在胶水腔内的胶水能够进入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胶筒内的胶水进行缓存,避免了胶水的浪费,有效降低了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的经济效益。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胶系统及供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点胶
,具体涉及一种供胶系统及供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供胶系统包括点胶阀和与点胶阀直接相连的胶筒,胶筒内的胶水直接进入点胶阀内进行点胶。
[0003]然而,由于点胶工艺的要求较高,点胶需要保持连续性,在胶筒内胶水较少时,若剩余的胶水不够一次点胶量,就只能更换新的胶筒,剩余的胶水就只能被浪费掉,长此以往,这样使得胶筒使用增多,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供胶系统及供胶方法,该供胶系统具有能够对胶筒内的胶水进行缓存,并在胶筒内剩余的胶水用于最后一次点胶作业用完时,将缓存的胶水能够根据点胶作业的需求,协助完成用于最后一次点胶作业,并以保证最后一次点胶作业的连续和完整,具有同时能够避免资源浪费、有效降低成本的优点。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供胶系统,包括:胶筒,所述胶筒内装有胶水;缓存装置,所述缓存装置内具有一胶水腔,所述胶水腔的一端连通胶筒;点胶阀,所述点胶阀连通所述胶水腔的另一端;调压组件,所述调压组件与所述缓存装置相连,所述调压组件用于对所述胶水腔施加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在所述调压组件施加第一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胶筒内的胶水能够先进入所述胶水腔内进行缓存,再进入所述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在所述调压组件切换施加第二压力的情况下,缓存在所述胶水腔内的胶水能够进入所述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存装置包括:壳体;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胶水腔位于所述活塞的一侧,所述活塞的另一侧形成为气腔,所述调压组件与所述气腔相连通,所述调压组件能够调节所述气腔内的压力,使所述活塞活动,以调节所述胶水腔的大小。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进气组件和出气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接头和出气接头,所述进气组件通过所述进气接头与所述气腔相连通,所述出气组件通过与所述出气接头所述气腔相连通。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组件包括:Y型分气接头,所述Y型分气接头具有一个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进气端连通外部气源,一出气端接入第一精密调压阀,另一出气端接入第二精密调压阀;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精密调压阀和所述第二精密调压阀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第一流速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速调节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流速调节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接头。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气组件包括:第二流速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速调节
阀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气接头;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流速调节阀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排气端安装有排气消声器。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气腔内设有进胶管,所述活塞上开设有进胶孔,所述进胶孔的一端连通所述胶水腔,所述进胶孔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胶管的一端,所述进胶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胶筒。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连接所述点胶阀,所述活塞在所述下壳体内活动;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之间通过连接壳体相连,所述进气接头和所述出气接头均安装在所述连接壳体上;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安装在所述所述上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密封盖连接所述胶筒。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下壳体上安装有第一活塞感应器和第二活塞感应器,所述第一活塞感应器用于识别所述活塞的下限位置,所述第二活塞感应器用于识别所述活塞的上限位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一种供胶方法,采用上述的供胶系统进行供胶,包括以下步骤:对胶筒施加挤出压力,调压组件施加第一压力,胶筒内的胶水先进入胶水腔进行缓存,再进入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直至胶筒内剩余的胶水全部使用在更换胶筒前的最后一次的点胶作业中;若胶筒内剩余的胶水量正好满足最后一次点胶作业所需要的胶水量,则在最后一次点胶作业完成后更换新的胶筒;若胶筒内剩余的胶水量不能满足最后一次点胶作业所需要的胶水量,则调压组件切换施加第二压力,缓存在胶水腔内的胶水接着进入点胶阀以完成最后一次的点胶作业,并保证最后一次点胶作业的连续和完整,待最后一次点胶作业完成后再更换新的胶筒。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调压组件施加的第一压力小于胶筒内胶水的挤出压力;调压组件施加的第二压力等于胶筒内胶水的挤出压力。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更换新的胶筒后优先补充胶水腔内消耗的胶水。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更换新的胶筒后,胶水腔内剩余的胶水进入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再将新的胶筒内的胶水进入胶水腔内进行缓存。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将缓存装置接入在胶筒和点胶阀之间,利用调压组件控制胶水腔受到的压力,使得在胶筒进行点向点胶阀供胶时,胶水先经过缓存装置的胶水腔缓存后再进入点胶阀进行点胶作业,待胶筒内剩金的胶水全部用于更换胶筒前的最后一次点胶作业在需要更换胶筒时,使缓存在胶水腔内缓存的胶水接着能够根据点胶作业的需求进入点胶阀,以协助完成最后一次进行点胶作业操作,以使更换胶筒前的并保证最后一次点胶作业的保持连续和完整。本专利技术能够对胶筒内的胶水进行缓存,在点胶需要时将缓存的胶水进行点胶作业,避免了胶水的浪费,有效降低了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0019]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供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供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缓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缓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调压组件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调压组件第三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胶筒1、缓存装置2、点胶阀3、进气组件4、出气组件5、第一流速调节阀41、第一电磁阀42、第一精密调压阀43、第二精密调压阀44、Y型分气接头45、第二流速调节阀51、第二电磁阀52、排气消声器53、壳体21、进气接头22、出气接头23、进胶管24、活塞25、进胶孔251、胶水腔26、气腔27、下壳体211、连接壳体212、上壳体213、密封盖214、第一活塞感应器215、第二活塞感应器216、气管接头2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胶筒(1),所述胶筒(1)内装有胶水;缓存装置(2),所述缓存装置(2)内具有一胶水腔(26),所述胶水腔(26)的一端连通胶筒(1);点胶阀(3),所述点胶阀(3)连通所述胶水腔(26)的另一端;调压组件,所述调压组件与所述缓存装置(2)相连,所述调压组件用于对所述胶水腔(26)施加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在所述调压组件施加第一压力的情况下,所述胶筒(1)内的胶水能够先进入所述胶水腔(26)内进行缓存,再进入所述点胶阀(3)进行点胶作业,在所述调压组件切换施加第二压力的情况下,缓存在所述胶水腔(26)内的胶水能够进入所述点胶阀(3)进行点胶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装置(2)包括:壳体(21);活塞(25),所述活塞(25)滑动设在所述壳体(21)内,所述胶水腔(26)位于所述活塞(25)的一侧,所述活塞(25)的另一侧形成为气腔(27),所述调压组件与所述气腔(27)相连通,所述调压组件能够调节所述气腔(27)内的压力,使所述活塞(25)活动,以调节所述胶水腔(26)的大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进气组件(4)和出气组件(5),所述壳体(21)上设有进气接头(22)和出气接头(23),所述进气组件(4)通过所述进气接头(22)与所述气腔(27)相连通,所述出气组件(5)通过与所述出气接头(23)所述气腔(27)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4)包括:Y型分气接头(45),所述Y型分气接头(45)具有一个进气端和两个出气端,进气端连通外部气源,一出气端接入第一精密调压阀(43),另一出气端接入第二精密调压阀(44);第一电磁阀(42),所述第一精密调压阀(43)和所述第二精密调压阀(44)均与所述第一电磁阀(42)的一端相连;第一流速调节阀(41),所述第一流速调节阀(4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4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流速调节阀(4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气接头(2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组件(5)包括:第二流速调节阀(51),所述第二流速调节阀(51)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气接头(23);第二电磁阀(52),所述第二电磁阀(52)连接所述第二流速调节阀(5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磁阀(52)的排气端安装有排气消声器(5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腔(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翔,曲东升,李长峰,查进,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铭赛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