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瓶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座及充电桩。充电座包括座体,座体包括背部、侧部和面部,侧部与背部相邻设置,面部与背部相对设置并与侧部相邻设置,面部上设有插座和第一通道,第一通道朝背部延伸,第一通道靠近背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朝侧部延伸,第二通道远离背部的一侧形成有绕线段,绕线段用于供充电线缠绕,因此使用充电座时可以将插头与电源适配器之间的充电线缠绕在绕线段处,缠绕后电源适配器的重力就会作用于绕线段上,而不会作用于插头上,插头不会受到电源适配器的影响而从插座上脱落。到电源适配器的影响而从插座上脱落。到电源适配器的影响而从插座上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座及充电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瓶车充电领域,特别是一种充电座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发展,电瓶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由于许多地方规定电瓶车不能入户,所以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利用室外的充电桩对电瓶车进行充电,由于电瓶车的充电线会连接有一个比较重的电源适配器,且电瓶车在充电的时候电源适配器的重力会作用于插头上,所以插头容易受此影响从插座上脱落,以至于电瓶车无法正常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座及充电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瓶车在充电的时候电源适配器的重力会作用于插头上,所以插头容易受此影响从插座上脱落,以至于电瓶车无法正常充电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包括:背部;侧部;其与所述背部相邻设置;面部,其与所述背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侧部相邻设置,所述面部上设有插座和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朝所述背部延伸,所述第一通道靠近所述背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二通道朝所述侧部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所述背部的一侧形成有绕线段,所述绕线段用于供充电线缠绕。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呈锐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绕线段设置于所述插座的底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面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插座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座体还包括与所述面部、所述背部、所述侧部均相邻设置的底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底端与所述底部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装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插座设有多个,多个插座沿水平方向依序排列。
[001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插座的底部均设有一条所述第一通道与一条所述第二通道。
[0011]进一步地,充电座还包括指示灯、金属接电件和控制器,所述指示灯装设于所述面部,所述金属接电件与所述控制器均设于所述充电座内部,所述金属接电件装设于所述插座靠近所述背部的一侧,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金属接电件以及所述指示灯电性连接,以在所述插座被插拔时控制所述指示灯启闭或变色。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座。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包括座体,座体包括背部、侧部以及面部。侧部与背部相邻设置,面部与背部相对设置,面部与侧部相邻设置。面部上设有插座和第一通道,第一通道朝背部延伸,第一通道靠近背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道,且第二通道朝侧部延伸,第二通道远离背部的一侧形成有绕线段,绕线段用于供充电线
缠绕,因此实施本实施例的充电座可以将插头与电源适配器之间的充电线缠绕在绕线段处,缠绕后电源适配器的重力就会作用于绕线段上,而不会直接作用于插头上,所以插头不会受到电源适配器的影响而从插座上脱落,用户不再会因为电瓶车没有充上电而烦恼,极高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充电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A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是图1所示充电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所示充电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5中B位置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2]1000、充电座;
[0023]100、座体;110、背部;120、侧部;130、面部;131、插座;132、第一通道;1321、倒角;133、第二通道;134、绕线段;135、第一凹槽;1351、槽底;1352、槽壁;13521、顶侧壁;140、底部;
[0024]200、照明灯;
[0025]300、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1000,如图1所示,这一充电座1000的研发背景如下:电瓶车在充电的时候电源适配器的重力会作用于插头上,所以插头容易受此影响从插座131上脱落,以至于出现电瓶车无法正常充电的问题。可以想象的是,作为一个电瓶车用户,将电瓶车放到充电桩处充电,算好时间以为电瓶车已经充好电,而回到充电桩处准备骑电瓶车出行时才发现充电器的插头掉落在地,电瓶车并没有充上电,此时用户内心会有多么的烦躁。
[0028]参考图1
‑
图3,充电座1000包括座体100,座体100包括背部110、侧部120以及面部130。侧部120与背部110相邻设置,面部130与背部110相对设置,面部130与侧部120相邻设置。面部130上设有插座131和第一通道132,第一通道132朝背部110延伸,第一通道132靠近背部110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道133,且第二通道133朝侧部120延伸,面部130在第二通道133远离背部110的一侧形成有绕线段134,绕线段134用于供充电线缠绕。
[0029]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可以将插头与电源适配器之间的充电线缠绕在座体100的绕线段134处。缠绕后电源适配器的重力就会作用于绕线段134上,而不会直接作用于插头上,所以插头不会受到电源适配器的影响而从插座131上脱落。本实施例提供的座体100为插头
长时间稳定地插稳在插座131上提供了保障,用户不再会因为电瓶车没有充上电而烦恼,极高地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0030]参考图1
‑
图3,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通道13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通道132的延伸方向呈锐角设置,就像图3所示那样,第一通道132是朝背部110延伸的,而第二通道133不仅朝侧部延伸120,还同时朝远离背部110的方向延伸。本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绕线段134靠近第一通道132的一侧的外轮廓,会比绕线段134远离第一通道132一侧的外轮廓要大,这样缠绕好的充电线不易受外力影响朝第一通道132移动,即缠绕好的充电线不易受外力影响而脱离绕线段134,为插头长时间稳定地插稳在插座131上提供了进一步地保障。
[0031]参考图1、图3,在一实施例中,绕线段134设置于插座131的底部。
[0032]具体地,如果将绕线段134设置在插座131的顶部,充电线自然下垂后会挡住插头,不美观,且不利于观测插头与插座131情况,即便插头、插座131因短路而变黑冒烟也不容易被观察到,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实施例将绕线段134设置于插座131的底部,就可以裸露出插头,更为美观,且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包括:背部;侧部;其与所述背部相邻设置;面部,其与所述背部相对设置,并与所述侧部相邻设置,所述面部上设有插座和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朝所述背部延伸,所述第一通道靠近所述背部的一侧连通有第二通道,且所述第二通道朝所述侧部延伸,所述第二通道远离所述背部的一侧形成有绕线段,所述绕线段用于供充电线缠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延伸方向呈锐角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
‑
2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段设置于所述插座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插座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还包括与所述面部、所述背部、所述侧部均相邻设置的底部,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翰明,王登,梁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街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