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420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包括机器主体、多头静脉留置针和控制端,机器本体包括胰岛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储药器、胰岛素储药器、推药塞、进药螺母、进药螺杆、进药齿轮、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倒转齿轮、动力齿轮、固定外壳、减速齿轮箱、步进电机和回血毛细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糖尿病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采用强化治疗技术,实现模拟人体生物胰腺的方式,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从根本上增加了防止低血糖的有效手段、增加了胰高血糖素的注射,从而精确和双向的控制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含量水平,达到治疗糖尿病效果的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糖尿病治疗仪器
,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糖尿病主要分为一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轻者通常采用口服药治疗,比如口服二甲双胍等。较重患者,一般采用胰岛素笔进行治疗;根据胰岛素笔的使用的药物的不同,以配合不同的患者体质,又分为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和混合型胰岛素。不同的药物,其胰岛素发挥作用的时间不同,以满足不同食物和不同病情的患者的治疗。由于胰岛素种类繁多,再加上患者自身病情的复杂性,而且又跟患者的饮食情况有关,所以通常情况下的糖尿病强化治疗技术中,必须严格要求患者控制饮食,定时定量的用餐,而且餐品的种类也不能变化太大,否则都将导致患者血糖的急剧变化,从而带来危险。
[0003]而且采用胰岛素笔治疗的话,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每天注射4次药物,即早中晚三餐前分别使用一次短效胰岛素,然后有的患者需要在睡前还要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与此同时,三餐前还需要指尖釆血测量血糖。而且三餐2小时时也要测量血糖,同时睡前也要测量一次血糖。这样计算下来,算上测量血糖和注射胰岛素的话,患者一天一共要扎11针。可想而知这对患者是非常痛苦的。
[0004]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胰岛素泵,它通过基础率注射+餐前大剂量注射的混合注射模式,使得患者血糖更加平稳。但是该设备也存在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当患者一旦剧烈运动,或者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规定量的食物,就会导致致命的低血糖发生。因为传统的胰岛素泵只能单纯的注射胰岛素,即只能让血糖向一个方向降低。一旦血糖过低,就无法再让血糖上升。相比于高血糖会导致患者的慢性恶化,而低血糖很有可能会让患者瞬间丧失意识,甚至导致死亡,低血糖的危险性远远高于高血糖的危险性。而传统的胰岛素泵却对此无能为力。
[0005]而且传统的胰岛素泵的控制操作和显示内容,基本都是在泵体身上,由于传统胰岛素泵采用的是注射针与泵体紧密相连的装配方式,通常是不会将注射管与泵体分开的,因为强行分开会增加细菌进入连接位置的风险。由于泵体与注射针一体式设计,在注射时患者操作和观察并不方便。在一些公共场合,有些患者根本无法做到解开衣服来调整胰岛素泵的设置,从而给患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0006]无论以上哪一种治疗方法,全部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患者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严格的定时定量的饮食规定和计划,轻者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重者会导致低血糖休克,甚至危及生命。而且也必须严格的指定运动计划,否则也会产生低血糖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针对胰岛素依赖型糖
尿病的治疗仪器,采用强化治疗技术,可以几乎完全代替人体原有的生物胰腺的功能,实现模拟人体生物胰腺的方式,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从根本上增加了防止低血糖的有效手段、增加了胰高血糖素的注射,从而精确和双向的控制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含量水平,达到治疗糖尿病效果的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
[0008]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包括机器主体、多头静脉留置针和控制端,所述多头静脉留置针与机器主体连通,所述机器主体用于自动计算使用者所需的胰岛素剂量、并匀速注射,所述控制端与机器主机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端用于控制机器主体的工作状态。
[0009]作为进一步阐述的方案,所述机器本体包括胰岛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储药器、胰岛素储药器、推药塞、进药螺母、进药螺杆、进药齿轮、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倒转齿轮、动力齿轮、固定外壳、减速齿轮箱、步进电机和回血毛细管,所述固定外壳呈顶部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胰岛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设于固定外壳的一侧上,所述固定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腔,所述进药齿轮、倒转齿轮、动力齿轮依次设于驱动腔远离胰岛素注射夹头的一侧上,所述进药齿轮与倒转齿轮相啮合,所述倒转齿轮与动力齿轮相啮合,所述步进电机与减速齿轮箱设于驱动腔的另一侧上,所述步进电机与减速齿轮箱装配为一体,所述减速齿轮箱的输出端与动力齿轮连接,所述进药螺杆与进药齿轮相连接,所述进药螺母设于驱动腔的另一侧上,所述进药螺杆与进药螺母相螺接,所述推药塞滑动设于固定外壳内且与进药螺母触接,所述胰岛素储药器与推药塞触接,且所述胰岛素储药器内填充有胰岛素注射液,所述胰岛素储药器夹设于胰岛素注射夹头内,所述胰高血糖素储药器内填充设有胰高血糖注射液,所述胰高血糖素储药器夹设于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内,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设于驱动腔的一侧内,且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靠近倒转齿轮设置,所述回血毛细管与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和胰岛素注射夹头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机器本体还包括数据充电连接器、电池保护板、锂电池和主控电路板,所述电池保护板安装设于固定外壳内,所述锂电池安装设于电池保护板上,优选地,锂电池焊接在电池保护板上,所述数据充电连接器设于固定外壳的一侧上,且数据充电连接器与锂电池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设于固定外壳内,且主控电路板设于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以及电池保护板的底部,所述锂电池为主控电路板供电,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步进电机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头静脉留置针包括隔菌敷料、针头、固定柄、输药导管、末端连接头和中间连接头构成,所述针头与输药导管相连通,所述固定柄连接设于针头与输药导管之间,所述固定柄粘合在隔菌敷料上,防止外部细菌入侵感染针孔,所述末端连接头连通设于输药导管的另一端上,所述中间连接头呈斜状一端与输药导管连通,且所述中间连接头的连接处位于针头与末端连接头之间。
[0012]优选方案中,所述末端连接头连接胰岛素注射夹头,所述中间连接头连接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内部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储血槽、回血毛细管接头和底部支架组成,所述底部支架安装设于固定外壳内,且所述底部支架设于主控电路板的外部一侧,所述储血槽连接设于底部支架的一侧上,所述储血槽顶部与
一侧壁开口设置,所述回血毛细管接头连通设于储血槽的另一侧壁上,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探头设有若干组均匀排列设于底部支架上,且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内部设置有相连接的葡萄糖氧化酶纸和测量电极,所述测量电极设于远离储血槽侧壁开口的一侧设置、所述葡萄糖氧化酶纸设于靠近回血毛细管接头的一侧上,所述回血毛细管与回血毛细管接头和胰岛素注射夹头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控制端设置为手表外形,所述控制端包括上壳、屏幕和底壳构成,所述上壳与底壳安装连接,所述屏幕安装设于上壳与底壳之间,所述底壳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控制端的侧端设置有控制按键。
[0015]优选方案中,所述屏幕为OLED屏幕,功耗低、显示清晰。
[0016]本方案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主体、多头静脉留置针和控制端,所述多头静脉留置针与机器主体连通,所述机器主体用于自动计算使用者所需的胰岛素剂量、并匀速注射,所述控制端与机器主机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端用于控制机器主体的工作状态;所述机器主体包括胰岛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储药器、胰岛素储药器、推药塞、进药螺母、进药螺杆、进药齿轮、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倒转齿轮、动力齿轮、固定外壳、减速齿轮箱、步进电机和回血毛细管,所述固定外壳呈顶部开口的中空腔体设置,所述胰岛素注射夹头、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设于固定外壳的一侧上,所述固定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驱动腔,所述进药齿轮、倒转齿轮、动力齿轮依次设于驱动腔远离胰岛素注射夹头的一侧上,所述进药齿轮与倒转齿轮相啮合,所述倒转齿轮与动力齿轮相啮合,所述步进电机与减速齿轮箱设于驱动腔的另一侧上,所述步进电机与减速齿轮箱装配为一体,所述减速齿轮箱的输出端与动力齿轮连接,所述进药螺杆与进药齿轮相连接,所述进药螺母设于驱动腔的另一侧上,所述进药螺杆与进药螺母相螺接,所述推药塞滑动设于固定外壳内且与进药螺母触接,所述胰岛素储药器与推药塞触接,且所述胰岛素储药器内填充有胰岛素注射液,所述胰岛素储药器夹设于胰岛素注射夹头内,所述胰高血糖素储药器内填充设有胰高血糖注射液,所述胰高血糖素储药器夹设于胰高血糖素注射夹头内,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设于驱动腔的一侧内,且所述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靠近倒转齿轮设置,所述回血毛细管与葡萄糖氧化酶探头存储夹和胰岛素注射夹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人工体外胰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头静脉留置针包括隔菌敷料、针头、固定柄、输药导管、末端连接头和中间连接头构成,所述针头与输药导管相连通,所述固定柄连接设于针头与输药导管之间,所述固定柄粘合在隔菌敷料上,所述末端连接头连通设于输药导管的另一端上,所述中间连接头呈斜状一端与输药导管连通,且所述中间连接头的连接处位于针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祥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赛莱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