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及方法,属于煤层顺层钻孔施工防尘技术领域,孔口除尘装置包括可伸缩除尘装置,可伸缩除尘装置包括柔性袋,柔性袋内安装有多个喷水器,柔性袋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出气口和出渣口;可伸缩除尘装置靠近钻孔孔口的一端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膨胀组件,膨胀组件包括内径大于钻杆外径的筒体和绕筒体设置的囊袋,囊袋上设有充气口以通过充气口向囊袋内注入流体实现膨胀组件的膨胀固定;可伸缩除尘装置远离钻孔孔口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以实现与钻杆的动密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除尘效果好,解决了本煤层顺层钻孔孔口粉尘的问题,且孔口除尘装置可折叠,具有质量轻、搬运方便的特点。搬运方便的特点。搬运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层顺层钻孔施工防尘
,涉及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松软煤层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煤层碎软,本煤层顺层钻孔水力排渣钻进过程中容易出现喷孔、塌孔和卡钻等现象,现场实际过程中常采用风力排渣提高钻孔成孔率,但是采用风力排渣钻孔孔口容易产生大量煤尘,影响施工人员视线,导致现场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另外粉尘涌入巷道会对钻孔施工人员及巷道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
[0003]现有的孔口除尘装置主要是采用机械式螺栓连接,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笨重、不易搬运的问题,在进行抽采钻孔连接时,也比较复杂,现场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工作面大量本煤层顺层钻孔施工时,其钻机及除尘系统的搬运工作量较大,不利于现场工作开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现有孔口除尘装置笨重、不易搬运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包括可伸缩除尘装置,可伸缩除尘装置包括柔性袋,柔性袋内安装有多个喷水器,柔性袋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出气口和出渣口;可伸缩除尘装置靠近钻孔孔口的一端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膨胀组件,膨胀组件包括内径大于钻杆外径的筒体和绕筒体设置的囊袋,囊袋上设有充气口以通过充气口向囊袋内注入流体实现膨胀组件的膨胀固定;可伸缩除尘装置远离钻孔孔口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以实现与钻杆的动密封连接。
[0007]可选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套,安装套远离柔性袋的一端内侧设有弹性套,弹性套包括锥形段和与锥形段大端相接的柱形段,柱形段位于锥形段远离柔性袋的一端,弹性套对应锥形段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安装套的内壁上设有与滑块位置对应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平行于弹性套轴向布置的滑杆,滑块上设有与滑杆匹配的滑口,滑杆上套设有弹簧以使弹性套与钻杆贴合,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内壁连接。
[0008]可选地,弹性套远离柔性袋的一端设有密封圈。
[0009]可选地,还包括供水组件以向喷水器供水,供水组件包括高压管,高压管的一端设有进水口,高压管的下侧设有数量与喷水器数量相同的分支管路,分支管路设有接头以与喷水器可拆卸连接;进水口处设有第二闸阀。
[0010]可选地,喷水器包括主环体,主环体的顶部设有注水口,主环体的边缘环绕设有多个喷嘴。
[0011]可选地,充气口能够与井下中压风管连接,以通过井下中压风管向囊袋内注入中
压空气;充气口处设有第一闸阀。
[0012]可选地,膨胀组件与可伸缩除尘装置之间通过挂接或插接的方式连接。
[0013]可选地,膨胀组件与可伸缩除尘装置之间通过挂钩挂环结构实现挂接连接,挂钩挂环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囊袋靠近可伸缩除尘装置一端的多个挂环,以及多个固定连接在柔性袋上并与挂环匹配的挂钩。
[0014]可选地,供水组件的进水口能够与钻机操作台的进水管连接,以通过钻机操作台的进水管向供水组件供水。
[0015]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方法,提供如上述所述的孔口除尘装置,在施工钻孔直径为d1的煤层顺层钻孔时,当钻孔施工深度大于膨胀组件的筒体长度L1的1.5~2倍后,退出钻头和钻杆,更换钻头,对钻孔孔口进行扩孔,扩孔至孔长为L1,孔直径为d2,然后退出钻头和钻杆,安装膨胀组件,通过井下中压风管向膨胀组件的囊袋内注入中压空气,直至膨胀组件膨胀固定在孔直径为d2的钻孔孔口内,然后连接可伸缩除尘装置,可伸缩除尘装置与供水组件连接,供水组件的进水口连接钻机操作台的进水管;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通过钻杆进入压风,煤渣、瓦斯、空气在风压作用下从钻孔内排出并进入可伸缩除尘装置,煤渣在从可伸缩除尘装置的喷水器喷出的除尘水的作用下沉淀,并从可伸缩除尘装置的出渣口排出,空气和瓦斯通过连接在可伸缩除尘装置的出气口上的外部抽采管路排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有效降低孔口、巷道煤层中的煤尘,除尘效果好,解决了本煤层顺层钻孔孔口粉尘的问题,且本孔口除尘装置可折叠,具有质量轻、搬运方便的特点。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膨胀组件的纵向断面图;
[0021]图3为膨胀组件的横向断面图;
[0022]图4为膨胀组件的正视图;
[0023]图5为供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可伸缩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喷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图6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7]附图标记:钻头1、钻杆2、压风3、煤渣4、孔壁5、膨胀组件6、囊袋601、筒体602、充气口603、挂环604、第一闸阀605、空气606、连接组件7、安装套701、弹性套702、滑块703、滑杆704、弹簧705、密封圈706、供水组件8、接头801、高压管802、第二闸阀803、进水口804、可伸缩除尘装置9、挂钩901、柔性袋902、喷水器903、出气口904、出渣口905、注水口931、喷嘴
932、主环体933、钻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除尘装置(9),可伸缩除尘装置(9)包括柔性袋(902),柔性袋(902)内安装有多个喷水器(903),柔性袋(902)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出气口(904)和出渣口(905);可伸缩除尘装置(9)靠近钻孔孔口的一端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膨胀组件(6),膨胀组件(6)包括内径大于钻杆外径的筒体(602)和设置在筒体(602)周向的囊袋(601),囊袋(601)上设有充气口(603)以通过充气口(603)向囊袋内注入流体实现膨胀组件的膨胀固定;可伸缩除尘装置(9)远离钻孔孔口的一端设有连接组件(7)以实现与钻杆(2)的动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7)包括安装套(701),安装套(701)远离柔性袋(902)的一端内侧设有弹性套(702),弹性套(702)包括锥形段和与锥形段大端相接的柱形段,柱形段位于锥形段远离柔性袋(902)的一端,弹性套(702)对应锥形段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703),安装套(701)的内壁上设有与滑块(703)位置对应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平行于弹性套轴向布置的滑杆(704),滑块(703)上设有与滑杆(704)匹配的滑口,滑杆(704)上套设有弹簧(705)以使弹性套(702)与钻杆贴合,弹簧(705)的两端分别与滑块(703)和滑槽内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弹性套(702)远离柔性袋(902)的一端设有密封圈(70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组件(8)以向喷水器(903)供水,供水组件(8)包括高压管(802),高压管(802)的一端设有进水口(804),高压管(802)的下侧设有数量与喷水器数量相同的分支管路,分支管路设有接头(801)以与喷水器(903)可拆卸连接;进水口(804)处设有第二闸阀(8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层顺层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水器(903)包括主环体(933),主环体(933)的顶部设有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林府进,李大勇,赵旭生,黄光利,王振,冉庆雷,刘俊,李志恒,马智勇,何云文,徐腾飞,王建伟,朱正力,向衍斌,杨雷磊,聂海洋,何铖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