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90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9
原动机(20)具有设于壳体(12)的定子(21)、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定子(21)相对旋转的转子(23)以及设于转子(23)的磁体(230),能够通过通电工作且从转子(23)输出扭矩。磁体罩(24)被设置成覆盖磁体(230)的至少一部分。减速器(30)具有太阳轮(31)、行星齿轮(32)、行星架(33)、第一齿圈(34)以及第二齿圈(35)。行星架(33)在太阳轮(31)的径向外侧并且是第一齿圈(34)以及第二齿圈(35)的径向内侧被设置成能够与磁体罩(24)或者旋转部(40)接触。够与磁体罩(24)或者旋转部(40)接触。够与磁体罩(24)或者旋转部(40)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合器致动器
[0001]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基于2020年12月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20-201318号以及2021年4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21-076598号,这里引用其记载内容。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合器致动器。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有一种离合器致动器,其设于能够相对旋转的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能够变更状态在允许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的卡合状态和切断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的非卡合状态之间变化的离合器的状态。
[0005]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离合器致动器中,减速器具有被输入来自原动机的转子的扭矩的太阳轮、能够在与太阳轮啮合并自转的同时沿太阳轮的周向公转的行星齿轮、将行星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承且能够相对于太阳轮相对旋转的行星架、能够与行星齿轮啮合的第一齿圈以及形成为能够与行星齿轮啮合且向旋转部输出扭矩的第二齿圈。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0214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在专利文献1的离合器致动器中,行星架的行星架主体设于行星齿轮的轴向的两端,以便能够接触与第二齿圈一体地旋转的旋转平移部的旋转部以及原动机的转子。通过使旋转部以及转子接触行星架主体,限制了行星架以及行星齿轮向轴向的移动。由此,实现了减速器的工作的稳定化。
[0010]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离合器致动器中,在设于转子的磁体破损的情况下,有破损的磁体向周围飞散、导致减速器等的工作不良的隐患。
[0011]另外,为了使转子接触行星架主体而限制轴向的移动,转子相对于太阳轮在径向以及轴向上弯曲,形状复杂。
[0012]另外,在转子因与行星架主体的接触以及滑动而磨损的情况下,有磁特性变化的隐患。由此,有原动机的工作变得不稳定的隐患。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工作的离合器致动器。
[0014]本专利技术是使用于离合器装置的离合器致动器,该离合器装置在能够相对旋转的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具备离合器,该离合器的状态变化为允许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的卡合状态、以及切断第一传递部与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的非卡合状态,该离合器致动器具备壳体、原动机、磁体罩、减速器及旋转平移部。
[0015]原动机具有设于壳体的定子、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定子相对旋转的转子以及设于
转子的磁体,能够通过通电工作且从转子输出扭矩。磁体罩被设置成覆盖磁体的至少一部分。减速器能够将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
[0016]旋转平移部具有旋转部以及平移部,该旋转部在被输入从减速器输出的扭矩时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该平移部在旋转部相对于壳体相对旋转时相对于壳体沿轴向相对移动,且能够将离合器的状态变更为卡合状态或者非卡合状态。
[0017]减速器具有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第一齿圈以及第二齿圈。太阳轮被输入来自转子的扭矩。行星齿轮能够在与太阳轮啮合并自转的同时沿太阳轮的周向公转。行星架将行星齿轮能够旋转地支承,能够相对于太阳轮相对旋转。第一齿圈能够与行星齿轮啮合。第二齿圈能够与行星齿轮啮合,并且形成为齿部的齿数与第一齿圈的齿部的齿数不同,向旋转部输出扭矩。
[0018]行星架在太阳轮的径向外侧并且第一齿圈以及第二齿圈的径向内侧被设置成能够与磁体罩或者旋转部接触。因此,行星架被太阳轮、第一齿圈以及第二齿圈限制沿着太阳轮的径向的与其他部件的相对移动。另外,行星架通过与磁体罩或者旋转部接触而被限制沿着太阳轮的轴向的与其他部件的相对移动。因而,能够使减速器的工作稳定。
[0019]另外,能够利用覆盖磁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磁体罩抑制磁体的破损以及向周围的飞散。由此,能够抑制原动机以及减速器等的工作不良。另外,能够利用磁体罩抑制行星架与转子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转子的磨损以及磁特性的变化。由此,能够维持原动机的稳定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参照附图并通过下述详细的叙述会变得更明确。该附图如下。
[0021]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以及应用了该离合器致动器的离合器装置的剖面图。
[0022]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以及离合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3]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4]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以及离合器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5]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6]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7]图7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8]图8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0029]图9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多个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另外,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实质相同的构成部位赋予相同的标记而省略说明。
[0031](第一实施方式)
[0032]在图1、图2中表示应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离合器致动器的离合器装置。离合器装置1例如设在车辆的内燃机与变速器之间,用于允许或切断内燃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扭矩的
传递。
[0033]离合器装置1具备离合器致动器10、离合器70、作为“控制部”的电子控制单元(以下,称作“ECU”)100、作为“第一传递部”的输入轴61、作为“第二传递部”的输出轴62等。
[0034]离合器致动器10具备壳体12、作为“原动机”的马达20、磁体罩24、减速器30、作为“旋转平移部”或者“滚动体凸轮”的滚珠凸轮2、状态变更部80等。
[0035]ECU100是具有作为运算机构的CPU、作为存储机构的ROM、RAM等、作为输入输出机构的I/O等的小型计算机。ECU100基于来自对车辆各部设置的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等信息,按照保存在ROM等中的程序执行运算,控制车辆的各种装置及设备的工作。这样,ECU100执行保存在非移动性实体记录介质中的程序。通过执行该程序,执行与程序对应的方法。
[0036]ECU100能够基于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等信息来控制内燃机等的工作。此外,ECU100能够控制后述的马达20的工作。
[0037]输入轴61例如与未图示的内燃机的驱动轴连接,能够与驱动轴一起旋转。即,从驱动轴对输入轴61输入扭矩。
[0038]在搭载内燃机的车辆设置固定体11(参照图2)。固定体11例如形成为筒状,固定于车辆的发动机室。在固定体11的内周壁与输入轴61的外周壁之间设置滚珠轴承141。由此,输入轴61经由滚珠轴承141而被固定体11轴支承。
[0039]壳体12设于固定体11的内周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合器致动器,使用于离合器装置(1),该离合器装置(1)在能够相对旋转的第一传递部(61)与第二传递部(62)之间具备离合器(70),该离合器(70)的状态变化为允许所述第一传递部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的卡合状态、以及切断所述第一传递部与所述第二传递部之间的扭矩的传递的非卡合状态,所述离合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12);原动机(20),具有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定子(21)、被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定子相对旋转的转子(23)、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子的磁体(230),能够通过而通电工作且从所述转子输出扭矩;磁体罩(24),被设置成覆盖所述磁体的至少一部分;减速器(30),能够将所述原动机的扭矩减速并输出;以及旋转平移部(2),具有旋转部(40)以及平移部(50),所述旋转部(40)在被输入从所述减速器输出的扭矩时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所述平移部(50)在所述旋转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相对旋转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轴向相对移动,且能够将所述离合器的状态变更为卡合状态或者非卡合状态,所述减速器具有:太阳轮(31),被输入来自所述转子的扭矩;行星齿轮(32),能够在与所述太阳轮啮合并自转的同时沿所述太阳轮的周向公转;行星架(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原一树杉浦巧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