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及其垃圾焚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82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及其垃圾焚烧方法,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床和换热机构;炉体侧壁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烟口,所述进料口、出料口和排烟口均设置在所述炉床上方;炉床下方设置进风腔,炉床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的若干通风孔;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和第三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下方;第二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第三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排烟口一侧。本申请通过通风孔将垃圾向上吹起,使垃圾在漂浮状态下燃烧,提升垃圾的燃烧效率,换热机构分布在燃烧区、高温区和排烟口,对垃圾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提升换热效率。换热效率。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及其垃圾焚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
,特别是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及其垃圾焚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垃圾焚烧发电普遍采用的是炉排炉系统,通过给料系统将垃圾送入到第一炉排,经过高温挥发裂解,炉排在脉冲空气动力装置的推动下,将垃圾逐级送入下一级炉排,如此下去直至最后燃尽,进入到灰渣坑,由自动出渣装置排出,焚烧过程中产生热量通过换热机构带出,用于发电或供热。
[0003]然而这种垃圾焚烧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垃圾在炉排上堆叠焚烧,存在氧气不足的现象,再加上垃圾的湿度过高,垃圾燃烧不够充分,会产生过量的有害气体二恶英,并且换热机构对炉体中的热量带出不充分,造成热量损失,同时增加了工作区周围环境温度。
[0004]所以,目前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焚烧装置不能充分焚烧垃圾,并且换热效率较低,热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焚烧装置不能充分焚烧垃圾,并且换热效率较低,热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提供垃圾焚烧锅炉及其垃圾焚烧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炉床和换热机构;炉体:炉体侧壁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烟口,所述进料口、出料口和排烟口均设置在所述炉床上方;炉床:炉床下方设置进风腔,炉床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的若干通风孔;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和第三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口下方;第二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排烟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第三换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排烟口一侧。
[0007]本专利技术垃圾焚烧发电锅炉,使用时,将垃圾通过进料口投入到炉体内,由鼓风机向进风腔内通入足量空气,同时流动的空气将垃圾向上吹起,垃圾在漂浮状态下燃烧,燃烧后的灰渣由出料口排出;第一换热组件设置在进料口下方,进料口下方为垃圾的燃烧区,第一换热组件可对燃烧区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第二换热组件设置在进料口上方,进料口上方为火焰的外焰及内焰区,即垃圾燃烧的高温区,第二换热组件在高温区中能够快速升温,第三换热组件设置在排烟口一侧,使烟气在排放过程中,与第三换热组件进行换热,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吸收,本申请的换热机构分布在垃圾燃烧的燃烧区、高温区和排烟口三个位置上,对垃圾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提升换热效率。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在所述炉体两侧相对设置,所述排烟口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上方,所述排烟口连有负压风机。使炉体内的灰渣更容易通过出料
口排出,从而保持炉体内空气流通,为垃圾焚烧提供足够的氧气,同时灰渣的排出也有利于为新加入的垃圾提供焚烧场所,避免垃圾堆叠影响燃烧效率。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汽包,所述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和第三换热组件均与所述汽包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用于盛装水,所述第三换热组件用于盛装水蒸气。冷水在第一换热组件和第二换热组件中加热后进入到汽包中,汽包将汽水分离,水蒸气可输入到第三换热组件中,水蒸气与烟气进行换热,可吸收烟气中部分热量,减少热量通过烟气散发,减少烟气对环境的影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换热组件包括若干个C型管,设置在所述炉体内壁上,若干个C型管沿所述炉体内壁呈环形设置。C型管两端贯穿炉体内板安装,其弧形部位延伸至炉体内板一侧,使第一换热组件能够在垃圾燃烧区进行换热,同时减小第一换热组件对炉体内垃圾的下落和灰渣的上升造成的干涉。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换热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U型管,所述第一U型管贯通所述炉体截面,若干所述第一U型管沿所述炉体截面排列设置。由于第二换热组件设置在进料口上方,不需要考虑其对垃圾和灰渣的干涉问题,将第一U型管贯通炉体截面设置,使第二换热组件能够充分与火焰接触,提升第二换热组件的换热效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换热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二U型管,所述第二U型管与所述第一U型管相互垂直设置。第二U型管与烟气进行换热,将第二U型管与第一U型管垂直设置,使烟气能够从第二换热组件的缝隙中快速到达第三换热组件,提升第三换热组件换热效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炉体包括炉体外板和炉体内板,所述炉体外板与所述炉体内板之间形成换热腔,所述炉体外板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连通所述换热腔。炉体采用夹层结构,夹层内通入水,使水与炉壁进行换热,增大换热面积,使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能够更多的被吸收,同时降低炉壁温度,避免烫伤事故的发生。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炉体外板与所述炉体内板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实现了炉体内板与炉体外板的连接固定,同时加强筋不会影响水在换热腔内通行。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炉床底部设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下方设有封板,所述换热板与所述封板之间形成延伸腔,所述换热板与所述炉体内板连接,所述封板与所述炉体外板连接,使所述延伸腔与所述换热腔连通。焚烧炉在工作过程中,炉床底部的温度较高,通过在炉床底部铺设换热板,同时在换热板下方设置封板,使水在炉床底部通行,对炉床底壁的热量进行吸收,增大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
[0016]垃圾焚烧方法,使用时如上所述垃圾焚烧锅炉焚烧垃圾,其步骤包括:S1:将垃圾粉碎;S2:炉床升温,达到垃圾着火点温度;S3:通过鼓风机向进风腔内送风;S4:将粉碎后的垃圾通过进料口送入到炉床上方,控制风量大小,使垃圾在漂浮状态下燃烧。
[0017]本专利技术垃圾焚烧方法,将垃圾粉碎后投入炉体内,在鼓风机的作用下,带动炉体内垃圾向上翻动,使炉体内垃圾在漂浮状态下燃烧放热,使垃圾燃烧更充分,同时产生的热量
更多,从而使换热机构能够获取更多的热量,减少垃圾燃烧过程中有毒气体的产生。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垃圾由进料口投入到炉体内,通过进风腔向炉床上方通入足量空气,空气将垃圾向上吹起,使垃圾在漂浮状态下燃烧,避免垃圾在炉床上堆叠,提升垃圾的燃烧效率;2、本申请的换热机构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和第三换热组件,分布在垃圾燃烧的燃烧区、高温区和排烟口三个位置上,对垃圾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提升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垃圾焚烧发电锅炉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记:1

炉体,11

外板,12

内板,101

进料口,102

出料口,103

排烟口,104

进风腔,105

换热腔,106

进水口,107

出水口,108

加强筋,109

延伸腔,1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有炉床(2)和换热机构(3);炉体(1):炉体(1)侧壁设有进料口(101)、出料口(102)和排烟口(103),所述进料口(101)、出料口(102)和排烟口(103)均设置在所述炉床(2)上方;炉床(2):炉床(2)下方设置进风腔(104),炉床(2)设有连通所述进风腔(104)的若干通风孔(21);换热机构(3):包括第一换热组件(31)、第二换热组件(32)和第三换热组件(33);第一换热组件(31):设置在所述进料口(101)下方;第二换热组件(32):设置在所述排烟口(103)和所述进料口(101)之间;第三换热组件(33):设置在所述排烟口(103)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1)和出料口(102)在所述炉体(1)两侧相对设置,所述排烟口(103)设置在所述出料口(101)上方,所述排烟口(103)连有负压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包(6),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第二换热组件(32)和第三换热组件(33)均与所述汽包(6)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和第二换热组件(32)用于盛装水,所述第三换热组件(33)用于盛装水蒸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组件(31)包括若干个C型管(311),设置在所述炉体(1)内壁上,若干个C型管(311)沿所述炉体(1)内壁呈环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发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组件(32)包括若干个第一U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军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永会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