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透气网布及其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809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及一种变色透气网布,包括变色网布层和透气柔性层,所述变色网布层与透气柔性层固定连接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变色透气网布,通过三条变色纱线缠绕设置一弹性芯线上形成包芯线,相比通过具有变色性能的粉体利用粉体涂覆在织物表面,通过纤维的本身变色性能赋予织物优异的变色效果,具有持久高效的性能,并且延伸性好。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包括双针床经编机、两个送线机和两个网布收卷机。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通过接线组件配合缠线组件将旧的纱线和新的纱线进行对接,使得在编制时纱线不够时不用停机接线浪费时间,再通过缠线组件稳定将三条变色纱线缠绕在弹性芯线的表面设置形成包芯线进行编制。性芯线的表面设置形成包芯线进行编制。性芯线的表面设置形成包芯线进行编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色透气网布及其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布料
,具体涉及一种变色透气网布及其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运动健身需求的日益提高,对运动鞋产品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传统的运动鞋制作需经印染

裁剪

拼接

粘合等30多道工序,而经编贾卡提花间隔鞋材是由上下表层织物和起支撑连接作用的间隔层构成的三维立体织物,由于其带有间隔层、自身有一定厚度,因而经染整后仅需沿着鞋面轮廓线冲裁,在脚后跟处缝合、与鞋底粘合即可制成运动鞋,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和原料成本,缩短制鞋的生产周期。经编提花间隔鞋材质轻透气、保暖透湿,可提高消费者的穿着体验;通过贾卡组织变换形成丰富的花纹,让鞋子更美观。
[0003]目前的变色织物主要是通过具有变色性能的粉体利用粉体涂覆在织物表面,从而达到织物的变色性能,但是表面涂覆整理的工艺导致变色性能持久性较差,涂覆整理的粉体易被清洗而迁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色透气网布及其生产设备,它能够变色性能持久性,且弹性足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色透气网布,包括变色网布层和透气柔性层,所述变色网布层与透气柔性层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变色网布层由变色包芯线编制而成,所述变色包芯线包括弹性芯线和三条变色纱线,三个所述变色纱线以弹性芯线的轴心缠绕在弹性芯线的表面设置。
[0006]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包括双针床经编机、两个送线机和两个网布收卷机,两个所述送线机分别置于双针床经编机的两个输入处,两个所述网布收卷机分别置于双针床经编机的两个输出处,所述网布收卷机位于送线机与网布收卷机之间。
[0007]所述送线机包括机架、缠线组件、存线组件和接线组件,所述缠线组件、存线组件和接线组件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存线组件位于缠线组件的输入处,所述接线组件位于存线组件的输入处。
[0008]所述缠线组件包括安装环、转动环、芯线导向块和三个变色纱导向块,所述安装环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转动环转动安装在安装环的内环内,所述安装环上设有驱动转动环旋转的驱动马达,所述芯线导向块安装在安装环的外环上,且芯线导向块的导向孔与安装环的中心轴同轴设置,三个所述变色纱导向块以安装环中心轴等距环绕设置在转动环的内环上,所述变色纱导向块的导向方向与芯线导向块的导向方向一致设置。
[0009]所述存线组件包括第一存线滚筒、第二存线滚筒、固定导线器和水平移动导线器,所述第一存线滚筒与第二存线滚筒同轴转动设置,所述第一存线滚筒在远离第二存线滚筒的一侧安装有单独控制第一存线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二存线滚筒在远离第一存线滚筒
的一侧安装有单独控制第二存线转动的第二马达,所述固定导线器位于第一存线滚筒的靠近接线组件一侧,且固定导线器位于靠近第一马达的一边,所述水平移动导线器位于第二存线滚筒靠近缠线组件的一侧,且水平移动导线器的驱动端位于靠近第二马达的一边,所述水平移动导线器的驱动方向与第二存线滚筒的转动中心轴平行设置。
[0010]所述接线组件包括上撮合器、下撮合器和四个夹持导向器,所述上撮合器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下撮合器位于上撮合器下方,且上撮合器的输出端与下撮合器的输出端相向设置,四个所述夹持导向器分成两个一组并分别位于上撮合器对应的两侧,所述夹持导向器的导向方向与上撮合器的撮合方向水平垂直设置。
[0011]所述上撮合器包括上升降件、上撮合传输带和喷水件,所述上升降件安装在机架上,且上升降件的输出端朝向下撮合器设置,所述上撮合传输带安装在上升降件的输出端上,所述喷水件安装在机架上,且喷水件的喷出端朝向上撮合传输带设置。
[0012]所述下撮合器包括下升降件和喷水件,所述下升降件安装在机架上,且下升降件的输出端朝向上撮合器设置,所述下撮合传输带安装在下升降件的输出端上。
[0013]所述夹持导向器包括水平驱动气缸、弹性气动夹持环和充气泄气驱动缸,所述水平驱动气缸安装在机架上,且水平驱动气缸的驱动方向朝向上撮合器设置,所述弹性气动夹持环下设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安装在水平驱动气缸的驱动端上,所述充气泄气驱动缸安装在支撑柱上,并与弹性气动夹持环通气连接设置。
[0014]所述网布收卷机包括支架、收卷筒、导向摆动杆和承接车,所述支架位于双针床经编机的输出处,所述支架的侧壁开设有供收卷筒上下滑动的凹槽,所述支架在凹槽的对应两侧分别安装收卷驱动辊轴,所述收卷筒转动置于凹槽内,且收卷筒下部的两侧分别与两侧的收卷驱动辊轴相切合设置,所述导向摆动杆转动安装在支架靠近双针床经编机的一侧,所述承接车位于支架靠近送线机的一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变色透气网布,通过三条变色纱线缠绕设置一弹性芯线上形成包芯线,相比通过具有变色性能的粉体利用粉体涂覆在织物表面,通过纤维的本身变色性能赋予织物优异的变色效果,具有持久高效的性能,并且延伸性好。
[0016]2.本专利技术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通过接线组件配合缠线组件将旧的纱线和新的纱线进行对接,使得在编制时纱线不够时不用停机接线浪费时间,再通过缠线组件稳定将三条变色纱线缠绕在弹性芯线的表面设置形成包芯线进行编制。
[0017]3.本专利技术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在要进行接线时,通过第一马达控制第一存线滚筒停止转动,第二马达控制第二存线滚筒稳定持续转动,同时水平移动导线器的导线端向着第一存线滚筒做水平移动,使得在接线时先传输第二存线滚筒上的纱线,第一存线滚筒上的纱线保持不动等待接线,接线完成后通过第一马达控制第一存线滚筒与第二存线滚筒同样的转速进行转动,然后水平移动导线器驱动导线端向着第二存线滚筒移动,使得纱线重新绕设在第二存线滚筒上,且第一马达与第二马达均同步驱动,从而稳定传输纱线,该纱线结构相比传统的存线组件更加灵巧轻便,且占用空间小。
[0018]4.本专利技术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通过将编制好的网布置于收卷筒与两侧收卷驱动辊轴之间,通过收卷筒压着网布,然后通过两侧收卷驱动辊轴转动带动收卷筒进行转动,使得网布移动,且收卷筒也跟随转动从而进行收卷网布,收卷后的网布半径会越来越
高,从而支撑起收卷通过网布的半径会越来越高就会被抬起沿着凹槽向上移动,最终退出凹槽,这时就收卷完成通过导向摆动杆向着收卷筒摆动推动收卷后的收卷筒向着承接车滚动,并落入承接车内然后再进行裁剪,并在凹槽内放置新的收卷筒,实现方便收卷增加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变色透气网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色包芯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送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缠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存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接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夹持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网布收卷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网布收卷机收卷时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透气网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变色网布层和透气柔性层,所述变色网布层与透气柔性层固定连接设置,所述变色网布层由变色包芯线编制而成,所述变色包芯线包括弹性芯线和三条变色纱线,三个所述变色纱线以弹性芯线的轴心缠绕在弹性芯线的表面设置。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的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针床经编机、两个送线机和两个网布收卷机,两个所述送线机分别置于双针床经编机的两个输入处,两个所述网布收卷机分别置于双针床经编机的两个输出处,所述网布收卷机位于送线机与网布收卷机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机包括机架、缠线组件、存线组件和接线组件,所述缠线组件、存线组件和接线组件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存线组件位于缠线组件的输入处,所述接线组件位于存线组件的输入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线组件包括安装环、转动环、芯线导向块和三个变色纱导向块,所述安装环安装在机架上,所述转动环转动安装在安装环的内环内,所述安装环上设有驱动转动环旋转的驱动马达,所述芯线导向块安装在安装环的外环上,且芯线导向块的导向孔与安装环的中心轴同轴设置,三个所述变色纱导向块以安装环中心轴等距环绕设置在转动环的内环上,所述变色纱导向块的导向方向与芯线导向块的导向方向一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色透气网布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线组件包括第一存线滚筒、第二存线滚筒、固定导线器和水平移动导线器,所述第一存线滚筒与第二存线滚筒同轴转动设置,所述第一存线滚筒在远离第二存线滚筒的一侧安装有单独控制第一存线转动的第一马达,所述第二存线滚筒在远离第一存线滚筒的一侧安装有单独控制第二存线转动的第二马达,所述固定导线器位于第一存线滚筒的靠近接线组件一侧,且固定导线器位于靠近第一马达的一边,所述水平移动导线器位于第二存线滚筒靠近缠线组件的一侧,且水平移动导线器的驱动端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霖蔡金安蔡增王雪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锋源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