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80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与MCU连接通讯的LIN单元以及用于稳压作用的LDO单元,LDO单元可将外部的接入电压转换为供LIN单元使用的输入电压;LIN单元包括有发送数据接入端、接收数据接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依次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接收数据接入端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外接有输入电压。本方案的信号执行时间短,响应快,LIN总线更加能为从门锁、后视镜、汽车座椅和天窗等设备传输少量数据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媒介,总线有助于减少车内的布线量。的布线量。的布线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芯片的
,特别是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指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功能是载人或载物,其整体上零部件多,集有比较多新的科技。
[0003]智能化、电动化催生汽车电子功能种类不断增加以及其复杂性不断提高的当下,随着传感器及促动器的快速增长,对汽车电机控制单元(ECU)的需求也逐渐攀升。据Strategy Analytics预测,目前汽车大约采用25个ECU,但一些高端车型已采用超100个ECU。这些ECU控制多种功能,如空调、座椅等,而大量ECU彼此之间也进行通信。
[0004]现代车辆包含多个网络,结合了控制器区域网络(CAN),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MOST),FlexRay甚至以太网的混合,但最广泛的接口之一是本地互连网络(LIN)。为应对车身网络ECU增多而带来的车内总线数量增加和车内空间缩小的问题,LIN总线通信的应用领域相当广阔,比如巡航控制、温度控制、光线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发动机、空调、车门、座椅等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重逐渐提升,这也将带领车规级芯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目前的LIN收发器的价格高居不下,导致企业买来使用的产品整体成本比较高,针对该问题,公司申请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LIN收发器芯片,。
[0005]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与MCU连接通讯的LIN单元以及用于稳压作用的LDO单元,LDO单元可将外部的接入电压转换为供LIN单元使用的输入电压;LIN单元包括有发送数据接入端、接收数据接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均包括有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该发送数据接入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入有输入电压,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之间连接有电容,电容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级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外接有接入电压,接入电压还通过线连接在所述的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之间;第四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接收数据接入端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外接有输入电压。
[0008]优选的,还包括有第五三极管,该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级并联在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上,并联线上安装有电阻R7。
[0009]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之间设置有电阻R5,接地线上安装有电阻R6。
[0010]优选的,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外接的接入电压与电容的正极之间安装有电阻R2,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之间连接有电阻R4。
[0011]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三极管和/或第二三极管和/或第四三极管和/或第五三极管采用的是型号LMUN2233LT1G, 第三三极管采用型号LMUN2233LT1G或型号KTA1504S一种。
[0012]优选的, LDO单元包括有接入电压接入端、NPN型三极管、电阻R3以及稳压二极管,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接入电压接入端,NPN型三极管的基级与稳压二极管连接,NPN型三极管的发射级输出有经变压后的供电端,作为输入电压,稳压二极管另一端接地,电阻R3两端并联在接入电压接入端和NPN型三极管的基级与稳压二极管之间的连接线上。
[0013]优选的,接收数据接入端连接有电容C2。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对LIN收发器进行设计,能实现目前的LIN收发器的功能,实现和总线20KBIT速度信号的交互,本方案的信号执行时间短,响应快,LIN总线更加能为从门锁、后视镜、汽车座椅和天窗等设备传输少量数据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媒介,总线有助于减少车内的布线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体式芯片电路的示意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LIN收发器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LDO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3,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0]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包括有用于与MCU连接通讯的LIN单元以及用于稳压作用的LDO单元,LDO单元可将外部的接入电压转换为供LIN单元使用的输入电压;接入电压Vcc本方案采用12V,输入电压采用5V。
[0021]参考图1的电路示意图,LIN单元包括有发送数据接入端LTXD、接收数据接入端LRXD、第一三极管Q4、第二三极管Q5、第三三极管Q2以及第四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4、第二
三极管Q5、第三三极管Q2以及第四三极管Q1均包括有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该发送数据接入端LTXD与第一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入有输入电压,第一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2的基级之间连接有电容D2,电容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Q2的基级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Q1的基级连接,第三三极管Q2的发射极外接有接入电压,接入电压还通过线连接在所述的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之间;第四三极管Q1的发射级接地,第四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接收数据接入端LRXD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外接有输入电压。
[0022]需要指出的是本方案的所述的第一三极管和/或第二三极管和/或第四三极管和/或第五三极管采用的是型号LMUN2233LT1G, 第三三极管采用型号LMUN2233LT1G或型号KTA1504S一种,但限定于此,起到隔离和高低转换作用。
[0023]为了更好的保护好电路,还包括有第五三极管Q6,该第五三极管Q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用于与MCU连接通讯的LIN单元以及用于稳压作用的LDO单元,LDO单元可将外部的接入电压转换为供LIN单元使用的输入电压;LIN单元包括有发送数据接入端、接收数据接入端、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均包括有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该发送数据接入端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入有输入电压,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之间连接有电容,电容的负极与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连接,所述的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四三极管的基级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外接有接入电压,接入电压还通过线连接在所述的电容的正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级之间;第四三极管的发射级接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接收数据接入端连接,且两者之间连接有电阻R1,电阻R1外接有输入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LIN收发器和LDO一体式芯片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五三极管,该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级并联在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上,并联线上安装有电阻R7。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波李东彭德何爱敏徐伟航张海燕陈蕾王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