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64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内嵌至支撑框架内部的多组均温板,所述支撑框架的表面且相对应均温板的位置处开设有内嵌槽,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条,所述支撑框架分为实心支撑框架和空心支撑框架,超大型均温板中若干均温板与支撑框架之间可直接配合,易于安装维修,实现电池模块均热及快速散热,有效降低电池最高温度,减小电池温差,提高电池安全性,减少电池寿命衰减,支撑框架中辅助水冷可加大散热效果。支撑框架中辅助水冷可加大散热效果。支撑框架中辅助水冷可加大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型均温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均温板
,具体为一种超大型均温板。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车自燃的话题早已是“老生常谈”热点新闻,自燃是新能源车最严重的安全事故,新能源车自燃的主要原因为热失控,热失控会引起电池起火甚至爆炸,直接威胁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其中过热等电池热失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散热,防止电池过热,是提升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性能的关键。
[0003]超大型均温板能使电池包具有均温、散热等功能,保持物体温度一致性,可用于新能源热管理中,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超大型均温板尺寸为500*1000mm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由于现有加工工艺及材料性能等因素限制,超大型均热板难以直接制造形成,同时现有的超大型均温板由多个小型均温板进行组合而成,相互组合方式较为单一,组合稳定性较差,同时由于单个均温板内部结构设计较为简单,均温效果不明显。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超大型均温板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超大型均温板,该均温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超大型均温板生产较为困难,加工十分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包括支撑框架以及内嵌至支撑框架内部的多组均温板,所述支撑框架的表面且相对应均温板的位置处开设有内嵌槽,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条,所述支撑框架分为实心支撑框架和空心支撑框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均温板的截面为“T”字形结构设计,所述内嵌槽的内部结构大小与均温板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匹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均温板的厚度范围为3~10m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均温板具体分为壳体、吸液芯、支撑柱和蒸汽腔,所述壳体的内侧间距安装有多组支撑柱,所述蒸汽腔位于壳体的内部,所述蒸汽腔的内部填充有工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均温板靠近发热物体的一侧为蒸发面,所述均温板远离发热物体的一侧为冷凝面,所述吸液芯位于蒸汽腔的上下两侧或靠近蒸发面的一侧。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具体为铜或铝材质制作,所述吸液芯为烧结粉末、金属丝网、泡沫金属、纳米涂层、微沟槽或微柱体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工质具体为去离子水、甲醇、丙酮或乙醇中的一种。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加强条的固定形式不限于焊接或螺栓连接。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通过第一结构胶连接有电池,所述电池远离第一结构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结构胶。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电池具体为方形电池或圆柱电池中的一种。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空心支撑框架还包括进水端和出水端。
[0019]3)有益效果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超大型均温板的设计,具有以下效果:
[0021]1、超大型均温板中若干均温板与支撑框架之间可直接配合,“T”型结构的配合方式配合牢固性以及稳定性较高,同时可根据需求进行选配焊接或者拼接,组装方式更加多样化,易于安装维修。
[0022]2、实现电池模块均热及快速散热,有效降低电池最高温度,减小电池温差,提高电池安全性,减少电池寿命衰减。
[0023]3、支撑框架中辅助水冷可加大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心均温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空心均温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空心支撑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空心支撑框架立体结构仰视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均温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均温板内部结构剖视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空心支撑框架内部水冷液体流向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超大型均温板与方形电池配合时立体结构仰视图;
[0033]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图9中B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本专利技术超大型均温板与方形电池配合时部分立体结构仰视图;
[0035]图12为圆柱电池组合状态示意图;
[0036]图13为本专利技术超大型均温板组装完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

支撑框架、11

实心支撑框架、12

空心支撑框架、121

进水端、122

出水端、2

均温板、21

壳体、22

吸液芯、23

支撑柱、24

蒸汽腔、25

工质、26

蒸发面、27

冷凝面、3

内嵌槽、4

加强条、5

第一结构胶、6

电池、7

第二结构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实施例:
[004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大型均温板,该均温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超大型均温板生产较为困难,加工十分不便的技术问题;
[0041]请参阅图1

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42]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包括支撑框架1以及内嵌至支撑框架1内部的多组均温板2,支撑框架1的表面且相对应均温板2的位置处开设有内嵌槽3,均温板2的截面为“T”字形结构设计,内嵌槽3的内部结构大小与均温板2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匹配,T字形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放置在框架上,便于拆装,均温板2的厚度范围为3~10mm,超大型均温板使发热物体具有均温、散热等功能,保持物体温度一致性,其中超大型均温板长度和宽度随着应用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0043]其中,请参阅图6

7,均温板2的具体结构如下:
[0044]均温板2具体分为壳体21、吸液芯22、支撑柱23和蒸汽腔24,壳体21的内侧间距安装有多组支撑柱23,蒸汽腔24位于壳体21的内部,蒸汽腔24的内部填充有液体工质25;
[0045]具体而言的,在本实施例中,吸液芯22布置在壳体21的内壁面,支撑柱23主要起到支撑腔体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包括支撑框架(1)以及内嵌至支撑框架(1)内部的多组均温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表面且相对应均温板(2)的位置处开设有内嵌槽(3),所述支撑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条(4),所述支撑框架(1)分为实心支撑框架(11)和空心支撑框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2)的截面为“T”字形结构设计,所述内嵌槽(3)的内部结构大小与均温板(2)的外部结构大小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2)的厚度范围为3~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2)具体分为壳体(21)、吸液芯(22)、支撑柱(23)和蒸汽腔(24),所述壳体(21)的内侧间距安装有多组支撑柱(23),所述蒸汽腔(24)位于壳体(21)的内部,所述蒸汽腔(24)的内部填充有工质(2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大型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2)靠近发热物体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演振覃日富朱彦元梁嘉林朱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顺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