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3360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饲料添加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组分:以壳聚糖为外壁,腐植酸钠和海藻酸钠为内壁,以复合灭活益生菌、低聚糖、有机酸为芯材;所述复合灭活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采用多种物质复合作壁材,可以实现在胃肠道中的稳定缓释,延长释药系统在肠道停留,提高药效持续时间。选择复合灭活益生菌、低聚糖和有机酸共同作用达到了抑制致病菌,调节胃肠道功能的目的。将其作为添加剂应用于禽畜饲料中,可以减少动物肠道发病率,提高禽畜免疫力,促进禽畜的生长发育,减少粪便臭味产生,改善养殖环境。可逐步替代抗生素,成为新一代添加剂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饲料添加剂的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对禽畜肉品质的追求,养殖饲用抗生素的滥用易产生耐药性、动物免疫力低下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从2020年我国将全面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应对禽畜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腹泻、便秘、呕吐等严重应激反应,维护肠道健康是养殖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0003]目前,发酵饲料应用于生产中可以降低抗生素的使用。但是未形成标准化的发酵工艺,发酵饲料原料中抗营养因子和有毒害物质未纳入饲料风险预警体系,微生物发酵质量不稳定,影响禽畜的饲喂效果,发酵饲料还易受空气中水分、氧气、微生物的影响,易发生结块、霉变等现象。
[0004]有机酸一方面抑杀饲料或肠道中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另一方面还能降低胃肠道pH值,激活胃蛋白酶原,维持肠道消化酶活性,从而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吸收的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进一步增强机体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维持群体健康稳态。但未受保护的有机酸在十二指肠会被快速代谢和吸收,降低了到达肠道下段的有机酸数量,影响了调节肠道菌群的能力,因此其有效性可能会受到限制。
[0005]益生菌对肠道具有良好的调节功能,可以黏附在宿主肠道的上皮细胞,清除或减少致病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但活性益生菌通常无法耐受并适应严酷的生理环境(包括酸,胆汁,氧化)。微胶囊常被用来为活性物质提供稳定长期的保护,防止芯材与水分、氧气、光或热、酸或碱的直接接触,一般用于风味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等包埋,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气味或控制释放等。一方面,比如目前微胶囊中壁材经常使用的壳聚糖由于缩醛结构的存在,口服后会在胃酸环境下导致壁材破解,黏度随之下降,芯材大量释放,无法保证活性成分顺利通过胃消化道在肠道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乙基纤维素类壁材包被的微胶囊缓释效果差,虽然可以耐受胃酸到达肠道,但使有效物质在胃内部较难释放,且在肠道中并不能稳定或完全释放,会导致一部分被排出体外,降低药物制剂的利用率。
[0006]因此,开发出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缓释微胶囊制备禽畜添加剂对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解决目前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问题,实现有效成分在胃肠道的稳定缓释,调节胃肠道功能,减少肠道发病率,提高禽畜免疫力,促进禽畜的生长发育。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
[0009]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上述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在制备禽畜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包括如下组分:以壳聚糖为外壁,腐植酸钠和海藻酸钠为内壁,以复合灭活益生菌、低聚糖、有机酸为芯材;所述复合灭活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
[0013]优选地,以重量份计组分包括:复合灭活益生菌5

8份、低聚糖1

3份、有机酸5

8份、壳聚糖20

30份,腐植酸钠5

8份、海藻酸钠8

12份。
[0014]优选地,所述复合灭活益生菌中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菌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5:1~3:1~2,所述复合灭活益生菌中各菌细胞均大于109个/g。
[0015]益生菌一般对温度、湿度、氧气、pH等环境条件比较敏感。未经特殊处理的益生菌活菌制剂,一般无法在需要高温处理的颗粒饲料或食品的生产中添加应用,影响其在成品中存活率,不利于工业化推广。另一方面,未经特殊处理的益生菌活菌制剂在进入体内消化道后,容易受到胃酸、胆汁酸等影响,导致到达肠道的活菌数量大量减少,限制了活菌生理作用的发挥。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灭活益生菌更具安全性,且不受温度环境影响,能顺利到达肠道进行定植,灭活乳酸菌细胞及代谢产物可以提高肠道中原籍乳酸菌的生长能力,促进产酸,并延长其存活期,从而达到发酵液体饲料或酸化水同样的性能。但是益生菌之间或代谢产物也可能对其他益生菌产生抑制/拮抗作用,通过试验探索,本专利技术复合灭活益生菌选择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这三种菌可以互生增效,提高抑菌性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0017]优选地,所述低聚糖为大豆低聚糖、半乳糖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8]低聚糖作为双歧因子对益生菌具有一定的增殖作用,它不能被消化道和病原菌利用,仅能被益生菌利用,从而可使益生菌大量繁殖,作为益生菌的增殖因子,增强益生菌的竞争优势。正常健康的机体肠道环境下,有益菌群获得足够的营养,生长增殖比较旺盛,对有害菌群亦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当机体肠道紊乱,有害菌群大量增殖消耗营养,有益菌群此时营养条件不够,生长增殖受到影响,从而更加加剧了肠道环境的恶化。而此时添加低聚糖,可有效的发挥其对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增殖作用,加上其不被致病菌群所利用的特性,可以特异的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从而达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效果。
[0019]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甲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中的两种以上组合。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微胶囊可以保护有机酸使其在消化过程中缓慢释放,从而在整个胃肠道中发挥作用,可以提高有益的微生物活性和营养物质消化率,减少胃肠道中致病菌数量,从而降低粪便中恶臭气体的排放,改善养殖环境空气质量。
[0021]本专利技术以壳聚糖为外壁,以海藻酸钠和腐植酸钠复合为内壁,所述壁材材料中壳聚糖在胃酸环境中易溶,添加明胶后遇水易溶胀溶失,一般会添加戊二醛等有机分子作为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但是交联剂大部分有毒,体内使用存在安全风险。本专利技术以海藻酸钠作为抵抗胃酸渗入的内壁材,海藻酸钠在酸性条件下,—COO-转变成—COOH,电离度降低,
海藻酸钠的亲水性降低,分子链收缩,pH值增加时,—COOH基团不断地解离,海藻酸钠的亲水性增加,分子链伸展。因此,海藻酸钠具有明显的pH敏感性。然而海藻酸钠与钙离子交联形成的凝胶孔隙过大,会存在无法有效阻挡胃酸渗入的缺陷。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于海藻酸钠中添加腐植酸钠调控内壁材性能,由于腐植酸钠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羧基含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微胶囊对胃酸的缓冲作用,可以与海藻酸钠协同增加内层壁材与钙离子的交联密度减小凝胶孔隙;同时外涂壳聚糖作为胃酸环境下的消耗层,海藻酸钠和腐植酸钠这些基团带有较多的负电荷,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基团,大量氨基的存在允许壳聚糖与阴离子系统发生静电相互作用,两者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以壳聚糖为外壁,腐植酸钠和海藻酸钠为内壁,以复合灭活益生菌、低聚糖、有机酸为芯材;所述复合灭活益生菌为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复合灭活益生菌5

8份、低聚糖1

3份、有机酸5

8份、壳聚糖20

30份,腐植酸钠5

8份、海藻酸钠8

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灭活益生菌中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菌剂的质量比分别为1~5:1~3:1~2,所述复合灭活益生菌中各菌细胞均大于109个/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聚糖为大豆低聚糖、半乳糖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剑锋祁姣姣胡文锋胡学生
申请(专利权)人:生物源生物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