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354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轧板材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坯料断面、排产计划、设备参数、轧制方法、矫直过程、流通安排方面采取控制措施,实现了在宽厚板轧机无弯辊功能、且轧辊为普通平辊的情况下,又无需增加热处理工序,可节能减耗地生产6mm薄规格钢板;同时钢板的板形与性能均满足国标要求。形与性能均满足国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轧板材工艺
,涉及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厚板材按厚度可分为中板、厚板、特厚板,一般厚度8mm及以下的叫作薄规格钢板。由于薄规格钢板板形控制难度较大,通常采用中板轧机或是热轧薄板连轧机组上生产。有时受设备状况限制,也会在宽厚板轧机上生产薄规格钢板,但板形合格率较低,尝尝需通过投用弯辊功能、或采用特殊辊型的轧辊、或轧后增加热处理工序以改善板形,以上手段不仅对轧机要求高、生产工序复杂,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生产线上在轧制后都采用正火热处理可利于板型的矫直,但这样生产工序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有的生产中,对辊型要求较高,精轧机工作辊采用SmartCrown辊型来提高中厚板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利于钢板平直度等方面的控制,但该手段针对轧机来说要求过高,不具有普适性;或有的生产线中,在粗轧结束后需要在中间辊道上摆动待温,延长了生产时效,不利于成品产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实现在宽厚板轧机无弯辊功能、且轧辊为普通平辊的情况下,又无需增加热处理工序,可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出6mm薄规格钢板。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将厚度200mm~300mm的连铸坯开坯至厚度70~80mm,宽度为成品钢板毛边宽度的中间坯;
[0007](2)轧制前排产14块以上厚度8mm普碳钢系列且宽度相近规格的钢板,再排产厚度6mm钢板,按由厚到薄进行过渡;
[0008](3)排产后,采用步进梁式加热炉,使钢坯加热均匀,出钢温度1150~1280℃,目标温度1200℃;
[0009](4)将出炉后的板坯在双机架4100mm宽厚板轧机上采用全纵轧方式进行轧制,用粗轧机经粗轧过程轧制得到具有工艺要求的宽度和厚度的中间坯;
[0010](5)再将中间坯快速送至精轧,利用精轧机精轧轧制得到目标钢板,粗轧与精轧之间不摆钢待温,提高粗、精轧之间接钢速度;
[0011](6)将钢板从精轧机快速送至矫直机,开矫温度≥620℃,根据钢板矫直情况适当调整过矫量和边辊高度,通矫3道次;
[0012](7)矫直完成后送入冷床,钢板保持在冷床上一直游动,钢板之间间隙>400mm,快速流通,不可吊地堆冷。
[0013]可选的,排产选择在精轧支承辊换辊7日后、精轧工作辊换辊15小时左右时进行。
[0014]可选的,轧制前,调整推床控制逻辑,推床夹持速度降低至0.2m/s。
[0015]可选的,轧制前,检查精轧前、后台推床对中性,推床标定对中性测量在10mm以内。
[0016]可选的,轧制前,提前关闭轧制区域辊道外冷却水,调小粗、精轧辊身冷却水。
[0017]可选的,粗轧采用3道次全纵轧,粗轧终轧温度≥1100℃,送料目标厚度为25mm,粗轧不打高压水。
[0018]可选的,精轧采用5~7道次抢温轧制,精轧开轧温度≥1080℃、终轧温度≥850℃;精轧第一道次打一次高压水除鳞,最后3道次慢速咬入,控制轧制速度为2.0~3.5m/s。
[0019]可选的,控制精轧轧辊辊身护板间隙,其中下辊为3~5mm,上辊为6~8mm;精轧AGC辊缝下限保护限制设定为3mm。
[0020]可选的,精轧轧制前,提前将精轧预充水开口度调为30%。
[0021]可选的,矫直前,关小矫直机辊身水,关闭辊道外冷却水;辊速设定2.5m/s,从精轧机快速送至矫直机。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坯料断面、排产计划、设备参数、轧制方法、矫直过程、流通安排方面采取控制措施,实现了在宽厚板轧机无弯辊功能、且轧辊为普通平辊的情况下,又无需增加热处理工序,可节能减耗地生产6mm薄规格钢板;同时钢板的板形与性能均满足国标要求。
[0023]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5]具体实施例
[0026]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1)将厚度200mm~300mm的连铸坯开坯至厚度70~80mm,宽度为成品钢板毛边宽度的中间坯,钢种采用Q345R;
[0028](2)在精轧支承辊换辊第8天、精轧工作辊换辊第15小时轧制,轧制本钢板前,先轧制20块厚度8mm普碳钢且宽度相近的钢板;
[0029](3)排产后,采用步进梁式加热炉,使钢坯加热均匀,出钢温度1150~1280℃,目标温度1200℃;
[0030](4)将出炉后的板坯在双机架4100mm宽厚板轧机上采用全纵轧方式进行轧制,用粗轧机经粗轧过程轧制得到具有工艺要求的宽度和厚度的中间坯,粗轧采用3道次全纵轧,粗轧终轧温度≥1100℃,送料目标厚度为25mm,粗轧不打高压水;
[0031](5)粗轧后再将中间坯快速送至精轧,利用精轧机精轧轧制得到目标钢板,粗轧与
精轧之间不摆钢待温,提高粗、精轧之间接钢速度;精轧采用5~7道次抢温轧制,精轧开轧温度≥1080℃、终轧温度≥850℃;精轧第一道次打一次高压水除鳞,最后3道次慢速咬入,控制轧制速度为2.0~3.5m/s;
[0032](6)将钢板从精轧机快速送至矫直机,矫直前,关小矫直机辊身水,关闭辊道外冷却水,辊速设定2.5m/s,开矫温度652℃,根据钢板矫直情况调整过矫量和边辊高度,全板通矫3道次;
[0033](7)矫直完成后送入冷床,钢板保持在冷床上一直游动,钢板之间间隙>400mm,在冷床上一直游动冷却。
[0034]关于设备参数:在粗轧制前,调整推床控制逻辑,推床夹持速度降低至0.2m/s;检查精轧前、后台推床对中性,推床标定对中性测量在10mm以内;提前关闭轧制区域辊道外冷却水,调小粗、精轧辊身冷却水;在精轧轧制前,提前将精轧预充水开口度调为30%;控制精轧轧辊辊身护板间隙,其中下辊为3~5mm,上辊为6~8mm;精轧AGC辊缝下限保护限制设定为3mm。
[0035]最后成品厚度:6mm;不平度:5mm/mm;力学性能:屈服强度452MPa;抗拉强度5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厚度200mm~300mm的连铸坯开坯至厚度70~80mm,宽度为成品钢板毛边宽度的中间坯;(2)轧制前排产10~20块以上厚度8mm普碳钢系列且宽度相近规格的钢板,再排产厚度6mm钢板,按由厚到薄进行过渡;(3)排产后,采用步进梁式加热炉,使钢坯加热均匀,出钢温度1150~1280℃,目标温度1200℃;(4)将出炉后的板坯在双机架4100mm宽厚板轧机上采用全纵轧方式进行轧制,用粗轧机经粗轧过程轧制得到具有工艺要求的宽度和厚度的中间坯;(5)再将中间坯快速送至精轧,利用精轧机精轧轧制得到目标钢板,粗轧与精轧之间不摆钢待温,提高粗、精轧之间接钢速度;(6)将钢板从精轧机快速送至矫直机,开矫温度≥620℃,根据钢板矫直情况适当调整过矫量和边辊高度,通矫3道次;(7)矫直完成后送入冷床,钢板保持在冷床上一直游动,钢板之间间隙>400mm,快速流通,不可吊地堆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排产选择在精轧支承辊换辊7日后、精轧工作辊换辊15小时左右时进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6mm薄规格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轧制前,调整推床控制逻辑,推床夹持速度降低至0.2m/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厚板轧机节能减耗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颖徐华姚俊波杨崟李宏伟黄微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