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干燥装置以及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353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2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地缩短被给予至所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上的液体的干燥时间的介质干燥装置以及记录装置。介质干燥装置使被给予至所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上的液体干燥,并具备:表面部,其在第一面上与介质接触;热源部,其被设置在第二面侧处;收卷部,其对介质进行收卷;控制部,其对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表面部设置有多个在从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第一面弯曲成为凸状的弯曲部,从表面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起至收卷部的介质为止的输送路径被构成为,在从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在下游侧端部处使介质发生弯曲,控制部在介质被进行输送时,以在多个弯曲部和下游侧端部处使介质被压接在表面部上的方式来对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干燥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介质干燥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使用了各种各样的介质干燥装置。其中,具有使被给予至所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上的液体干燥的装置。在这种介质干燥装置中,需求有效地缩短干燥时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加热器、和将所输送的长条状的记录纸按压在该加热器上的定影输送辊的喷墨记录装置。
[0003]专利文献1的喷墨记录装置为了缩短干燥时间,而使用定影输送辊将记录纸按压在加热器上。然而,在这种结构中,存在记录纸上的油墨被转印在定影输送辊上的可能性、以及记录纸被定影输送辊损伤到的可能性。因此,无法采用像专利文献1的喷墨记录装置那样的技术的情况较多。如此,在现有的介质干燥装置中,有效地缩短被给予至所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上的液体的干燥时间较为困难。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

1047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使被给予至所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上的液体干燥,并具备:表面部,其在第一面上与所述介质接触;热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表面部中的、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侧处;收卷部,其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表面部相比而靠下游侧处,并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控制部,其对所述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所述表面部设置有多个在从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以所述第一面成为凸状的方式而弯曲的弯曲部,从所述表面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起至所述收卷部为止的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被构成为,在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在所述下游侧端部处使所述介质发生弯曲,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被进行输送时,以在多个所述弯曲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处使所述介质被压接在所述表面部上的方式来对所述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概要图。
[0007]图2为表示图1的记录装置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0008]图3为图1的记录装置的加热部的侧视图。
[0009]图4为图1的记录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0010]图5为图4以外的图1的记录装置的驱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示意性地进行说明。
[0012]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使被给予至所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上的液体干燥,并具备:表面部,其在第一面上与所述介质接触;热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表面部中的、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侧处;收卷部,其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表面部相比而靠下游侧处,并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控制部,其对所述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所述表面部设置有多个在从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以所述第一面成为凸状的方式而弯曲的弯曲部,从所述表面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起至所述收卷部为止的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被构成为,在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在所述下游侧端部处使所述介质发生弯曲,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被进行输送时,以在多个所述弯曲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处使所述介质被压接在所述表面部上的方式来对所述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
[0013]根据本方式,在与介质接触的表面部上设置有多个弯曲部,并且介质的输送路径被构成为在表面部的下游侧端部处使介质发生弯曲。而且,在介质被进行输送时,在多个弯曲部和下游侧端部处使介质被压接在表面部上。因此,由于在弯曲部以及下游侧端部处使介质被强力地压接,因此能够有效地使被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干燥。因此,能够有效地缩短被给予至该介质上的液体的干燥时间。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弯曲部具有平面状的上游侧平面部、和被设置在与所述上游侧平面部相比而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处的平面状的下游侧平面部。
[0015]根据本方式,弯曲部具有平面状的上游侧平面部和平面状的下游侧平面部。因此,除了上游侧平面部和下游侧平面部之间的弯曲部分之外,还能够通过平面状的上游侧平面部和下游侧平面部来一起进行加热,从而能够特别有效地使被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干燥。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式中,所述弯曲部在所述上游侧平面部和所述下游侧平面部之间,具有在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构成曲面的曲面部。
[0017]根据本方式,弯曲部在上游侧平面部和下游侧平面部之间具有曲面部。因此,能够在上游侧平面部和下游侧平面部之间的弯曲部分处增大弯曲部与介质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提高在该弯曲部分处的介质的干燥效率。
[0018]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或第三方式中,多个所述弯曲部中的至少一个中的、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的所述下游侧平面部相对于上游侧平面部在第一面侧所成的角度为20
°
以上且180
°
以下。
[0019]根据本方式,介质干燥装置具有在从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的下游侧平面部相对于上游侧平面部在第一面侧上所成的角度为20
°
以上且180
°
以下的弯曲部。通过将该角度设为20
°
以上且180
°
以下,从而能够相对于弯曲部而特别强力地对介质进行压接。因此,能够提高在该弯曲部处的介质的干燥效率。
[0020]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四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被进行输送时,以在多个所述弯曲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处向所述表面部作用有大于所述介质的自重的压力的方式来对所述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
[0021]根据本方式,采用在介质被进行输送时在多个弯曲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处向表面部作用有大于介质的自重的压力的方式。因此,能够相对于弯曲部和下游侧端部而特别强
力地对介质进行压接,从而能够提高介质的干燥效率。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五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述介质干燥装置能够使用多个种类的介质来作为所述介质,所述控制部能够根据所使用的所述介质的种类,而对在所述介质被进行输送时在多个所述弯曲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处使所述介质被压接在所述表面部上的压力进行控制。
[0023]根据本方式,控制部根据所使用的介质的种类,而对在介质被进行输送时在多个弯曲部和下游侧端部处使介质被压接在表面部上的压力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根据所使用的介质的种类,而利用适当的压力来使介质压接在表面部上,从而能够特别有效地使被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干燥。
[0024]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的介质干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六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具备压力检测部,所述压力检测部对所述介质被压接在所述表面部上的压力进行检测,所述控制部对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进行反馈,从而对在所述介质被进行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使被给予至所输送的长条状的介质上的液体干燥,并具备:表面部,其在第一面上与所述介质接触;热源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表面部中的、作为相对于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侧处;收卷部,其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在与所述表面部相比而靠下游侧处,并对所述介质进行收卷;控制部,其对所述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所述表面部设置有多个在从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以所述第一面成为凸状的方式而弯曲的弯曲部,从所述表面部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起至所述收卷部为止的所述介质的输送路径被构成为,在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在所述下游侧端部处使所述介质发生弯曲,所述控制部在所述介质被进行输送时,以在多个所述弯曲部和所述下游侧端部处使所述介质被压接在所述表面部上的方式来对所述收卷部的驱动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具有平面状的上游侧平面部、和被设置在与所述上游侧平面部相比而靠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处的平面状的下游侧平面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在所述上游侧平面部和所述下游侧平面部之间,具有在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构成曲面的曲面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介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弯曲部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的所述下游侧平面部相对于上游侧平面部在第一面侧所成的角度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展光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