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26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铆柱结构,该铆柱结构包括:一底座,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包括一多边形开口及一圆孔;一铆柱,其上设有一穿透螺孔,该铆柱的一端底部为一多边形,且与上述多边形开口完全配合,该铆柱靠近底部位置处设有一卡口;一环扣,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环扣通过第二开口卡在上述卡口处。利用该铆柱结构提高了机箱的使用率,使机壳共享性更高,使得以后的活动铆柱变成无障碍安装,同时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铆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柱结构,特别是一种铆柱底部完全设于机箱底座中 且可防止锁螺丝时铆柱转动的铆柱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所设计的活动铆柱,会凸出底座表面,直接会干涉到其它共享零件, 铆接后无法去除;同时现在的活动铆柱必须事先用冲压的方式铆在底座上,有 需要的时候还需再装上螺柱,分为两段设计。现有的铆柱结构如下图1绘示现有的铆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现有的铆柱结构的示意图。如图l、图2所示,现有的铆柱结构包括-一底座l,其上设有至少一个圆孔lh一螺母2,其一端与上述圆孔11完全配合并通过冲压的方式铆在底座1上, 且该一端内设有一螺孔21,该螺母2的另一端置于上述圆孔11外部且与底座1 的一侧面相接触;一铆柱3,其一端设于上述螺母2的一端的螺孔21内。于本实施例中,当上述螺母2铆接后,会凸出底座l表面,直接会干涉到 其它共享零件,铆接后又无法去除。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出一种铆柱结构,利用该铆柱结构提高了机箱的使 用率,使机壳共享性更高,使得以后的活动铆柱变成无障碍安装,同时降低了 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铆柱结构,以实现提高了机箱的使用率,使机 壳共享性更高,使得以后的活动铆柱变成无障碍安装,同时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铆柱结构,该铆柱结构包括 一底座,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包括一多边形开口及一圆孔;一铆柱,其上设有一穿透螺孔,该铆柱的一端底部为一多边形,且与上述 多边形开口完全配合,该铆柱靠近底部位置处设有一卡口;一环扣,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环扣通过第—开口卡在上述卡口处。特别地说,上述多边形开口的表面面积大于圆孔的表面面积。特别地说,上述多边形开口为三角形开口、四边形开口、五边形开口或六边形开口。特别地说,上述铆柱的一端底部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 特别地说,上述环扣为C型环扣。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铆柱结构通过铆柱的一端底部为多边形与 底座的多边形开口相配合,且由环扣来固定铆柱于底座上,实现了防止锁螺丝 时铆柱转动,提高了机箱的使用率,使机壳共享性更高,使得以后的活动铆柱 变成无障碍安装,同时降低了成本。为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附图 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绘示现有的铆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现有的铆柱结构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技术的铆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本技术的铆柱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技术的铆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本技术的铆柱结构的示意图。本技术的铆柱结构包括一底座l,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11,该第一开口 ll包括一多边形开口111及一圆孔112,该多边形开口 111为六边形开口 (该多边形开口 111还可为三角形开口、四边形开口或五边形开口等),该六边形开口 111的表面面积大于圆孔112的表面面积;一铆柱2,其上设有一穿透螺孔21,该铆柱2的一端底部22为一六边形(该 底部22还可为三角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且与上述多边形开口 lll完全配 合,该铆柱2靠近底部22位置处设有一卡口 23;一环扣3,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31,该环扣3通过第二开口 31卡在上述卡 口23处,该环扣3为一C型环扣(于本实施例中)。于本实施例中,固定铆柱2在底座1上时,将铆柱2的另一端穿过底座1 的开口 11,这时铆柱2 —端的底部22置于多边形开口 111中且与其完全结合, 因铆柱2的底部22为六边形设计,使其与底座1相配合时,可防止锁螺丝时铆 柱2转动,同时用力将C型环扣3通过该第二开口 31从铆柱2的卡口 23推进 卡住,这样就将铆柱2与底座1固定在一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铆柱结构通过铆柱的一端底部为多边形与 底座的多边形开口相配合,且由环扣来固定铆柱于底座上,实现了防止锁螺丝 时铆柱转动,铆柱的-端底部置于底座的开口中防止干涉到其它共享零件,铆接后无法去除,提高了机箱的使用率,使机壳共享性更高,使得以后的活动铆 柱变成无障碍安装,同时降低了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铆柱结构包括一底座,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包括一多边形开口及一圆孔;一铆柱,其上设有一穿透螺孔,该铆柱的一端底部为一多边形,且与上述多边形开口完全配合,该铆柱靠近底部位置处设有一卡口;一环扣,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环扣通过第二开口卡在上述卡口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边形开口的表面面 积大于圆孔的表面面积。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多边形开口为三角形 开口、四边形开口、五边形开口或六边形开口。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铆柱的一端底部为三 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六边形。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环扣为C型环扣。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一种铆柱结构,该铆柱结构包括一底座,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包括一多边形开口及一圆孔;一铆柱,其上设有一穿透螺孔,该铆柱的一端底部为一多边形,且与上述多边形开口完全配合,该铆柱靠近底部位置处设有一卡口;一环扣,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环扣通过第二开口卡在上述卡口处。利用该铆柱结构提高了机箱的使用率,使机壳共享性更高,使得以后的活动铆柱变成无障碍安装,同时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F16B37/04GK201368101SQ20092006794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胡泽敏 申请人: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铆柱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铆柱结构包括: 一底座,其上设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包括一多边形开口及一圆孔; 一铆柱,其上设有一穿透螺孔,该铆柱的一端底部为一多边形,且与上述多边形开口完全配合,该铆柱靠近底部位置处设有一卡口 ; 一环扣,其上设有一第二开口,该环扣通过第二开口卡在上述卡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泽敏
申请(专利权)人: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