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u2S/CdSSe异质结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Cu2S/CdSSe异质结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是采用异质结构Cu2S/CdSSe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体,用Au
‑
In2O3作为标记物标记检测抗体,制备了一种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猝灭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检测
技术介绍
[0002]小细胞癌具有易转移、增殖快、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等特点。大多数SCLC患者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即使治疗,患者生存率也较低。因此,早期诊断小细胞肺癌意义重大。作为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一种位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脑蛋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含量可作为区分正常人和患者的标准。尽管已经开发了许多用于检测NSE的分析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需要复杂的程序、昂贵的仪器和高消耗。因此,开发一种更方便、更准确的检测NSE 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0003]电致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多功能分析技术。在电极表面上产生的物质的激发态通过电子转移形成,这是电极上的特殊化学发光现象,是电化学和光谱学的理想结合体,以其独特的功能成为研究的热点方向。近年来,三元合金半导体在各个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CdSSe作为重要的II
–
VI三元半导体之一,其带隙在2.44 eV至1.74 eV之间,在传感器、光电子器件、太阳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u2S/CdSSe异质结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雪花状硫化亚铜Cu2S的制备0.341~0.682 g的二水合氯化亚铜CuCl2·
2H2O和0.228~0.456 g硫脲CH4N2S超声溶解在60 mL乙二胺C2H8N2中,形成均匀溶液,随后,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到带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100 mL高压釜中,并在80℃下保持8 h,反应后获得的产物分别用乙醇和水清洗三次,最后,将沉淀物置于6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8 h,充分研磨后获得Cu2S;(2)硒硫化镉CdSSe纳米颗粒的制备2.66~5.32 g乙酸镉Cd(CH3CO2)2、0.19~0.38 g硫脲CH4N2S和1.29~2.58 g亚硒酸钠Na2SeO3分散在10 mL蒸馏水中。随后,将10 mL水合肼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并转移到带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100 mL高压釜中,在180℃下保持8 h,最后,通过在水中和乙醇中离心洗涤收集产物,并在60℃下干燥过夜。将粉末研磨后,即得到CdSSe纳米颗粒;(3)异质结构Cu2S/CdSSe的制备将质量比为1:100的100 mg Cu2S和CdSSe加入到50 mL乙醇中,超声处理以形成均匀的悬浮液。然后,在80℃的恒温水浴中加热并蒸发多余的乙醇。将得到的粉末进行研磨,即得到异质结构Cu2S/CdSSe;(4)金掺杂氧化铟Au
‑
In2O3纳米颗粒的制备0.2~0.4 g 泊洛沙姆Pluronic F
‑
127溶解在46 mL水中,随后滴加8 mL乙醇,超声分散为透明溶液后,滴加0.5~1.0 mL氨水,持续搅1 h后,再将0.2~0.4 g单宁酸和0.38~0.76 mL甲醛加入到上述溶液中,持续剧烈搅拌24 h后,取0.03~0.06 g四水合氯化铟InCl3·
4H2O和0.147~0.294 mL质量分数为2 %的氯金酸HAuCl4溶液加入,再次搅拌24 h,随后将溶液转移到带有聚四氟乙烯衬里的100 mL高压釜中,在100℃下保持24 h,最后通过乙醇和水清洗所得固体,在60℃下真空干燥过夜后,将粉末固体均匀铺在坩埚中,在空气氛围下温度为400℃保持2 h,即得到Au
‑
In2O3纳米颗粒;(5)抗体孵育的Au
‑
In2O3的制备10~20 mg Au
‑
In2O3超声分在10 mL磷酸缓冲溶液PBS中,取取1~2 mL浓度为1
ꢀµ
g/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抗体Ab2加入上述溶液中,并在4℃下振荡8 h,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大伟,宫正兴,马洪敏,吴丹,任祥,王欢,王雪莹,鞠熀先,魏琴,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