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13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摇椅,包括可整体折叠的椅架部和可拆卸式吊装于椅架部上端且可来回摇摆的椅面部;椅面部包括有:织物座椅,用于乘坐者乘坐;两个伸缩吊杆,对称设置于座椅两侧以支撑织物座椅展开定型;吊连件,用于织物座椅和伸缩吊杆在椅架部上部的可拆卸吊装及织物座椅的乘坐角度调节;脚踏件,设置于两个伸缩吊杆末端之间,用于乘坐者乘坐后搁脚。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用户的户外休闲乘坐和快捷安装、折叠收纳,且可快速实现织物座椅的乘坐角度调节并可在乘坐时搁脚,进一步增加乘坐舒适感,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摇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摇椅。

技术介绍

[0002]摇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椅子,现有技术中,摇椅的结构多为悬挂式,即包含支撑的椅架和可摇摆乘坐的椅面,通常来说,椅架采用折叠结构,搬运过程折叠为较小的体积,使用时展开椅架,将椅面吊装在展开的折叠椅架上,乘坐者坐在椅面上可以晃动身体,以达到摇摆的目的。
[0003]摇椅的折叠功能,使得其可方便的携带用于户外使用,但现有的折叠摇椅具有如下弊端:
[0004]一、摇椅的椅面多为形状固定的椅状,收纳和携带不便;
[0005]二、椅面安装后无法调节角度,无法适配乘坐者的体型和乘坐习惯;
[0006]三、椅面不具备搁脚功能,乘坐者在乘坐时脚部悬空,舒适感不佳。
[0007]同时,折叠摇椅的椅架部分通常采用插拔式的组装结构实现折叠,在使用时组装,不使用时折卸,拆装过于费时费力。
[0008]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折叠摇椅。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摇椅,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折叠摇椅的椅面多为形状固定的椅状,收纳和携带不便;椅面安装后无法调节角度,无法适配乘坐者的体型和乘坐习惯;椅面不具备搁脚功能,乘坐者在乘坐时脚部悬空,舒适感不佳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折叠摇椅,包括可整体折叠的椅架部和可拆卸式吊装于椅架部上端且可来回摇摆的椅面部;
[0012]椅面部包括有:织物座椅,用于乘坐者乘坐;两个伸缩吊杆,对称设置于座椅两侧以支撑织物座椅展开定型;吊连件,用于织物座椅和伸缩吊杆在椅架部上部的可拆卸吊装及织物座椅的乘坐角度调节;脚踏件,设置于两个伸缩吊杆末端之间,用于乘坐者乘坐后搁脚。
[0013]可选地,伸缩吊杆包括有:外套管;内套管,活动插接于外套管的一端;内锁芯,固定于内套管位于外套管内部的一端;锁合套,固定于外套管靠近内套管的一端并配合内锁芯在内套管抽拉到位后转动锁合。
[0014]进一步地,可选地,织物座椅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外套管插接进入以支撑定型的吊杆插接槽。
[0015]可选地,吊连件包括有:两个吊接端头,对称固定于椅架部上部;四根吊带,两个一组分别对称固定于吊接端头的两侧,且同组内的其中一根吊带末端固定于织物座椅的侧壁上,另一根吊带末端固定有活动连接件,且活动连接件活动销接于伸缩吊杆的中部以适配
织物座椅在乘坐时的来回摇摆;四个第一调节扣,分别设置于四根吊带上以固定并自由调节吊带长度。
[0016]进一步地,可选地,活动连接件活动销接于锁合套的侧壁上。
[0017]进一步地,可选地,脚踏件包括有:织物脚踏,用于乘坐者乘坐后搁脚;两个把套,对称固定于伸缩吊杆的末端并一体成型有绳套部;连接带,固定于织物脚踏的底端且两端分别连接把套的绳套部;两个第二调节扣,设置于连接带的两端以固定并调节连接带的长度。
[0018]可选地,椅架部包括有:两个椅架立管,对称设置,两个吊接端头分别固定于椅架立管的上端;两个立管滑套,分别滑动套设于椅架立管上;两个铰接座,分别铰接于椅架立管的底端;四个侧撑管,以两个为一组,同组的侧撑管的顶端分别对称铰接于两个立管滑套的相向侧壁上,且侧撑管的底端均支撑于地面;两个内支撑掌;四个内撑管,以两个为一组,同组的内撑管的远离端分别对称铰接于同组侧撑管的底端,且内撑管相对端铰接于同一个内支撑掌上;两个交叉管,两个交叉管呈“X”形交叉设置,其顶端与立管滑套铰接,且底端与内支撑掌铰接;其中,两个铰接座分别固定套接于两个交叉管的侧壁下部。
[0019]进一步地,可选地,立管滑套上设有能够锁合定位的锁合件,锁合件包括:限位扳扣,其中部通过转轴铰接于立管滑套的侧壁上以在按压时使限位扳扣围绕转轴转动;扭力弹簧,设置于限位扳扣的一端以对限位扳扣提供弹性力;限位销孔,开设于立管滑套的侧壁上;锁合插销,其外端铰接于限位扳扣的另一端,且内端贯穿限位销孔并与椅架立管上开设的定位孔插装以将立管滑套锁合定位于椅架立管上。
[0020]进一步地,可选地,侧撑管的底端套设有支撑底座,且内撑管的端部铰接于支撑底座上。
[0021]进一步地,可选地,内支撑掌和支撑底座的底端均布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折叠摇椅,椅面部可拆卸吊装、椅架部可折叠收纳,以及织物座椅与织物脚踏的柔性收纳性,都有效增加了便携性;通过椅架部将椅面部吊起,椅面部与椅架部之间沿连接点晃动,乘坐者可如摇椅般来回摇摆,通过吊连件的长度调节,可快速实现织物座椅的乘坐角度调节,增加乘坐舒适感,同时脚踏件的加入,使得乘坐者可以乘坐时搁脚,进一步增加了乘坐舒适感;
[0024]同时,椅架部能够自由折叠并在展开状态时将折叠摇椅架定位,与地面之间形成多个支撑点,维持椅架稳定支撑;且在折叠时,两个椅架立管与四个侧撑管、四个内撑管、两个交叉管呈大致平行的管束状态,无需拆分为多个独立部分,方便存放收纳。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椅架部与伸缩吊杆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上半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吊杆的立体结构爆炸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椅架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B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椅架部10、椅架立管101、铰接座102、交叉管103、侧撑管104、立管滑套105、内支撑掌106、内撑管107、支撑底座108、
[0035]锁合件、转动母座151、限位扳扣152、扭力弹簧153、弹簧卡槽154、锁合插销155、限位销孔156、
[0036]扳扣体1521、转动公座部1522、插销铰接部1523、
[0037]椅面部20、织物座椅201、吊杆插接槽211、
[0038]伸缩吊杆202、外套管221、内套管222、内锁芯223、锁合套224、
[0039]吊连件203、吊接端头231、吊带232、第一调节扣233、活动连接件234、销接座235、
[0040]下桩体2311、上盖2312、
[0041]脚踏件204、织物脚踏241、连接带242、第二调节扣243、把套244。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摇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整体折叠的椅架部(10)和可拆卸式吊装于所述椅架部(10)上端的椅面部(20);所述椅面部(20)包括有:织物座椅(201),用于乘坐者乘坐;两个伸缩吊杆(202),对称设置于所述座椅(201)两侧以支撑所述织物座椅(201)展开定型;吊连件(203),用于织物座椅(201)和伸缩吊杆(202)在椅架部(10)上部的可拆卸吊装及织物座椅(201)的乘坐角度调节;脚踏件(204),设置于两个所述伸缩吊杆(202)末端之间,用于乘坐者乘坐后搁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吊杆(202)包括有:外套管(221);内套管(222),活动插接于所述外套管(221)的一端;内锁芯(223),固定于所述内套管(222)位于所述外套管(221)内部的一端;锁合套(224),固定于所述外套管(221)靠近内套管(222)的一端并配合所述内锁芯(223)在所述内套管(222)抽拉到位后转动锁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座椅(201)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外套管(221)插接进入以支撑定型的吊杆插接槽(2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连件(203)包括有:两个吊接端头(231),对称固定于所述椅架部(10)上部;四根吊带(232),两个一组分别对称固定于所述吊接端头(231)的两侧,且同组内的其中一根吊带(232)末端固定于织物座椅(201)的侧壁上,另一根吊带(232)末端固定有活动连接件(234),且所述活动连接件(234)活动销接于所述伸缩吊杆(202)的中部以适配织物座椅(201)在乘坐时的来回摇摆;四个第一调节扣(233),分别设置于四根吊带(232)上以固定并自由调节吊带(232)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件(234)活动销接于所述锁合套(224)的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件(204)包括有:织物脚踏(241),用于乘坐者乘坐后搁脚;两个把套(244),对称固定于所述伸缩吊杆(202)的末端并一体成型有绳套部;连接带(242),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耿易洪彬钱仁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索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