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腐生境营造的养殖筏架绿藻防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288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自腐生境营造控制紫菜筏架上绿藻生物量的方法,其主要是依据紫菜筏架上定生绿藻的生活史特征,选择在紫菜养殖筏架上秋季绿藻和春季绿藻种群快速生长的初期,即9月下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腐生境营造的养殖筏架绿藻防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厌氧环境营造的方法,诱导绿藻自然死亡腐烂,控制紫菜养殖筏架上绿藻的生物量。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紫菜养殖大国,北起辽宁,南至广东,都有紫菜养殖。在紫菜养殖生产中,绿藻污染一直是困扰生产者的一大难题。在紫菜幼苗培育期间,大量绿藻在网帘上的出现,会严重抑制紫菜幼苗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产;在紫菜收割期间,绿藻在紫菜筏架上的规模分布,则会导致紫菜产品质量下降。在紫菜养殖后期,筏架绿藻的不合理处置导致了黄海浒苔绿潮的爆发。
[0003]目前,紫菜养殖筏架上绿藻处置方法包括化学防控法、生物学防控法和物理防控法。其中,化学防控法主要使用盐酸、次氯酸钠等杀藻剂来清除紫菜网帘和筏架上的绿藻,具体方法见中国专利CN 101822271A和中国专利CN 102550388A,尽管效率较高,但盐酸、次氯酸钠均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工人操作存在安全隐患,大面积使用易产生海区酸化等环境风险。生物防控法是提前将紫菜苗种播种到养殖缆绳上,利用紫菜的生长来抑制绿藻在养殖苗绳上的附着(Fu,M.L.,et al.,2022.Controlling the main source of green tides in the Yellow Sea through the method of biological competition.Mar.Pollut.Bull.177,113561.),但这种方法受海区水温影响较大,防控效果不稳定,且增加育苗成本。物理防控是通过改变缆绳表面化学性质阻止绿藻附着来实现绿藻防控。中国专利CN 104957025B公开了通过涂抹防附生漆的方式防止绿藻附着的方法,但该方法有效期较短,仅3个月左右,且用量大、成本高,不利于推广。Xia(Xia,Z.Y.,et al.,2022.A review of physical,chemical,and biological green tide prevention methods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80,113772)等报道通过聚乙烯缆绳套管的方式来抑制绿藻附着,短期内效果较好,但在日晒和泥沙的侵蚀下,套管表面容易形成沟槽,为绿藻附着,从而失去防控作用。另外,该套管造价较高并显著增加缆绳自重,不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自腐生境营造的紫菜养殖筏架绿藻防控方法,是基于厌氧环境营造的一种简单、高效的紫菜筏架绿藻防控技术,通过诱导绿藻自然死亡腐烂的方式,实现紫菜筏架上绿藻生物量的控制。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基于自腐生境营造的紫菜养殖筏架绿藻防控方法,在紫菜养殖周期内,用拉伸缠绕膜包裹紫菜养殖筏架,营造高温厌氧环境,形成藻类自腐生境,诱导绿藻自然死亡腐烂,从而清除筏架上生长的绿藻。
[0007]进一步,所述绿藻可以为浒苔、扁浒苔、管浒苔、缘管浒苔等。
[0008]进一步,所述紫菜养殖周期是指9月

翌年5月。
[0009]更进一步,选择在紫菜养殖筏架上秋季绿藻和春季绿藻种群快速生长的初期,即9月下旬

11月上旬和2月

4月上旬。
[0010]进一步,所述紫菜养殖筏架上清除绿藻的部位包括紫菜筏架的浮缆、橛缆、竹制支撑杆和支撑架。
[0011]进一步,所述拉伸缠绕膜为聚乙烯(PE)无色缠绕薄膜,厚度为0.013~0.02mm,宽度在10~20cm。
[0012]进一步,用拉伸缠绕膜包裹紫菜养殖筏架的方式为:在缆绳(浮缆、橛缆)或支架(竹制支撑杆和支撑架)的一端固定,依次缠绕,重叠部分为膜宽的一半,缠绕过程中尽量将拉伸缠绕膜拉伸,利用拉伸缠绕膜的回缩力将缆绳紧紧包裹。
[0013]本专利技术主要是依据紫菜筏架上定生绿藻的生活史特征,选择在紫菜养殖筏架上秋季绿藻和春季绿藻种群快速生长的初期,用PE缠绕膜包裹住缆绳和支架,在膜内形成高温缺氧环境,促进厌氧微生物的发酵,导致绿藻在24~48h内死亡,实现紫菜筏架上绿藻生物量的控制。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紫菜养殖周期内的任何时期实施,除可以诱导缆绳上原有绿藻的死亡外,还可以利用拉伸缠绕膜表面光滑的特性,营造干燥脱水环境,在紫菜养殖期内有效抑制新生绿藻附着。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每亩筏架清除成本低于20元钱)、有效期长的优点,既可以避免化学试剂的使用,也不会对紫菜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本专利技术如能在各紫菜养殖区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紫菜养殖过程中的绿藻污染,提高养殖紫菜的品质,也可以从根源上防控黄海浒苔绿潮的爆发。
[0016]说明书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2中2023年4月11日启动紫菜养殖筏架缆绳绿藻防控试验结果,其中左图为未处理的缆绳,右图为经过处理的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
[00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本实施例以辽宁省大连近岸海域紫菜养殖区筏架秋季绿藻清除为材料,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0022]1.在大连金州登沙河海域,紫菜养殖采用插杆式或全浮式养殖模式,其筏架结构主要由网帘、竹制支撑杆、浮缆、橛缆组成,每年9

10月份,筏架上绿藻释放出孢子,附着在网帘上,对紫菜培苗造成十分不利影响。
[0023]2.每年9月中旬、苗网下海前,筏架上的缆绳上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缘管浒苔等绿藻。2021年9月下旬,在紫菜养殖筏架上,选择3段10米长浮缆开展绿藻清除试验。首先,用船将筏架撑起,在船上用厚度为0.02mm、宽度为10cm的PE缠绕膜将缆绳缠绕包裹,重叠部分为膜宽的一半,包裹完的缆绳立刻放入海水中,每天出海采样,在实验室内用倒置荧光显微
镜观察。
[0024]3.试验第二天,肉眼观察显示藻体颜色没有明显变化;显微镜观察显示绝大多数藻体的荧光由亮红色转变为粉红色,荧光强度下降,表明藻体活性受到抑制;第三天观察,肉眼观察显示,大部分藻体为黄绿色,显微镜观察显示几乎所有的藻体都发出暗红色荧光,表明这些藻体已经死亡,第四天观察,肉眼观察几乎所有藻体的颜色都转变为黄绿色或暗绿色,甚至出现菌膜,表明藻体已经开始腐烂。
[0025]4.海上试验2个月,被PE缠绕膜包裹的缆绳内部无绿藻生存,膜外表面也仅有少量绿藻附着,而未处理的对照组,缆绳被绿藻完全覆盖。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以江苏省启东近岸海域紫菜养殖区筏架冬季和春季绿藻清除为材料,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0028]1.江苏省启东近岸海域由于水深较浅,且周期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自腐生境营造的紫菜养殖筏架绿藻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紫菜养殖周期内,用拉伸缠绕膜包裹紫菜养殖筏架,营造藻类自腐生境,清除筏架上生长的绿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菜养殖周期是指9月

翌年5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菜养殖筏架上清除绿藻的部位包括紫菜筏架的浮缆、橛缆、竹制支撑杆和支撑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缠绕膜为聚乙烯无色缠绕薄膜,厚度为0.0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魁双巩宁沈玲羽王紫玄白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