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282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方法如下:(1)预设标准模型:标准模型中包括: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分别设定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红外光强度的数据范围;(2)安装探测器并通电,进入调试状态;(3)机械粗调;(4)软件微调:通过软件设计,按下微调按键,一键进入微调模式;微调过程中,通过判断有效信号值Z1在标准模型中处于的值段以及对比最佳有效信号值Z0与实测有效信号值Z1,得出下一次红外光线发射的调整参数Z2,调整参数Z2以主动反馈及自主调整的方式返回至输出电路中,用于调节红外光的输出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探测器红外光输出强度的自动调节与调试,实现了程序自动化处理,极大的简化了安装的调试时间,并提高了调试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属于火灾报警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是由红外线组成探测源,利用烟雾的扩散性探测红外线周围固定范围之内的火灾。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通常是由分开安装的、经调准的红外发光器和收光器配对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烟减少红外发光器发射到红外收光器的光束光量来判定火灾,这种火灾探测方法通常被称做烟减光法。一般地,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又分为对射型和反射型两种。
[0003]目前,反射式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在使用前需要根据现场安装距离进行手动设置相关参数,该方法具有以下不足:(1)操作复杂,需要通过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数据的实测及多次操作才能实现;(2)要求操作人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数据计算再将数据输入到探测器中;(3)参数误差相对较大,如测量误差和计算误差等;(4)由于实际安装及调试的时候都需要人为干预,过程比较繁琐,因此效率低下。
[0004]专利文件CN110390793A公开了一种探测器调焦方法及探测器,虽然不需要手动调试,但是由于整个调焦过程,是先对探头位置以及反射器与探头之间的反射距离进行调节,然后对调整之后的探头位置进行微调,最后通过检测反射光线的红外强度值确定最终调焦结果,由于需要改变探头位置以及反射器与探头之间的反射距离,因此使得本来简单的安装调试过程变得更加复杂、繁琐。
[0005]众所周知,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在实际安装使用中,根本不需要调整探头位置以及反射器与探头之间的反射距离,如若调整,反而对安装调试带来极大的麻烦,从而失去了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存在的意义。因此,探测器的探头与反射器之间的距离符合安装要求即可,通常安装要求如下:1、安装高度:距建筑物顶部0.5m

1m;2、最大光路长度:100m(大于60m需增加一块反光板),最小光路长度:5m;3、环境温度:

10℃~50℃;4、相对湿度:≤95%(40℃
±
2℃)。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当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固定安装于适合的工作场所后,通过简单的人员操作和软件算法即可实现探测器红外光输出强度的自动调节与调试。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方法如下:(1)预设标准模型:标准模型中包括: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分别设定
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红外光强度的数据范围;(2)安装探测器并通电,进入调试状态;(3)机械粗调:调节探测器上的调节轮,使红外光线发射到反光板区域附近,观察探测器的数码管显示数字大于“0”时完成粗调;(4)软件微调:通过软件设计,按下微调按键,一键进入微调模式;微调过程中,通过判断有效信号值Z1在标准模型中处于的值段以及对比最佳有效信号值Z0与实测有效信号值Z1,得出下一次红外光线发射的调整参数Z2,调整参数Z2以主动反馈及自主调整的方式返回至输出电路中,用于调节红外光的输出强度。
[0008]所述步骤(4)软件微调的具体实现方法为:(4.1)T1阶段,首先,获取探测器的红外光强度范围a~b,并定义红外光强度调整参数Z2的初始值为(b

a)/2+a;然后探测器输出电路向反光板发射初始值为(b

a)/2+a的红外光,探测器接收电路接收反光板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光信号经信号采集算法得到实测有效信号值Z1;(4.2)T2阶段,将得到的实测有效信号值Z1与标准模型中的最佳有效信号值Z0对比并进行分析,若有效信号值Z1处于最佳值段B的数据范围,通过对比最佳有效信号值Z0与实测有效信号值Z1,得出下一次红外光线发射的调整参数Z2,转到T4阶段;若有效信号值Z1处于较高值段A或较低值段C的数据范围,将(Z0/Z1)*Z2设定为调整参数Z2并进入T3阶段;(4.3)T3阶段,将T2阶段获得的调整参数Z2值转化为输出电路中数字电阻的阻值,用于红外光输出强度的调节,探测器发射的红外光强度被调整后,重新判断有效信号值Z1,若有效信号值Z1仍处于较高值段A或较低值段C的数据范围,则获得下一次红外光线发射的调整参数Z2并继续返回、调整探测器发射的红外光强度,直至实测有效信号值Z1处于最佳值段B,进入T4阶段;(4.4)T4阶段,将经调节满足最佳值段B的调整参数Z2进行存储,以供使用。
[0009]所述标准模型是斜率为K且呈线性变化的直线,标准模型表示的是理想条件下红外光强度和光信号有效值间的线性关系。
[0010]在标准模型中,最佳有效信号值Z0的可上下浮动空间为Z0
±
c,若c的取值超过设定阈值m,则判定软件微调失败;增大设定阈值m,若c的取值仍旧超过设定阈值m,则判定整个安装过程失败,需人为寻找外因。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实测有效信号值Z1与标准模型中的最佳有效信号值Z0对比、分析,获得探测器发射红外光强度的调整参数Z2,并将调整参数Z2转化为输出电路中可调电阻的阻值,实现了探测器红外光输出强度的自动调节与调试,进而实现了程序自动化处理,极大的简化了安装的调试时间,并提高了调试精度。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调整参数Z2,是以主动反馈及自主调整的方式返回至输出电路中,在提高放大增益的基础上不仅能够提高灵敏度,而且能够降低抗干扰能力。
[0013]此外,由于是采用将调整参数Z2值转化为输出电路中数字电阻的阻值,因此可调电阻受环境影响小,不致改变其固有参数。
[0014]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使用时,根本不需要调整探头位置以及反射器与探头之间的反射距离,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在符合参数要求的情况下,固定安装后,便可实现探测器红外光输出强度的自动调节与调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微调过程的方法流程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标准模型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001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方法如下:(1)预设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是斜率为K且呈线性变化的直线,标准模型表示的是理想条件下红外光强度和光信号有效值间的线性关系,如图2所示,标准模型中包括: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分别设定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红外光强度的数据范围;(2)安装探测器并通电,进入调试状态;(3)机械粗调:调节探测器上的调节轮,使红外光线发射到反光板区域附近,观察探测器的数码管显示数字大于“0”时完成粗调;(4)软件微调:通过软件设计,按下微调按键,一键进入微调模式;微调过程中,通过判断有效信号值Z1在标准模型中处于的值段以及对比最佳有效信号值Z0与实测有效信号值Z1,得出下一次红外光线发射的调整参数Z2,调整参数Z2以主动反馈及自主调整的方式返回至输出电路中,用于调节红外光的输出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1)预设标准模型:标准模型中包括: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分别设定较高值段A、最佳值段B、较低值段C红外光强度的数据范围;(2)安装探测器并通电,进入调试状态;(3)机械粗调:调节探测器上的调节轮,使红外光线发射到反光板区域附近,观察探测器的数码管显示数字大于“0”时完成粗调;(4)软件微调:通过软件设计,按下微调按键,一键进入微调模式;微调过程中,通过判断有效信号值Z1在标准模型中处于的值段以及对比最佳有效信号值Z0与实测有效信号值Z1,得出下一次红外光线发射的调整参数Z2,调整参数Z2以主动反馈及自主调整的方式返回至输出电路中,用于调节红外光的输出强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线性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软件微调的具体实现方法为:(4.1)T1阶段,首先,获取探测器的红外光强度范围a~b,并定义红外光强度调整参数Z2的初始值为(b

a)/2+a;然后探测器输出电路向反光板发射初始值为(b

a)/2+a的红外光,探测器接收电路接收反光板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光信号经信号采集算法得到实测有效信号值Z1;(4.2)T2阶段,将得到的实测有效信号值Z1与标准模型中的最佳有效信号值Z0对比并进行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任隆王洪德董日强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天成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