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259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包括:上料模组,上料模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组件;执行模组,执行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夹持手和第一执行组件;定位模组,定位模组设置于执行模组下方,其包括与第一夹持手的X轴相平行的定位板和设置于定位板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视觉检测模组,视觉检测模组包括一指向定位板顶面的第一相机和一指向定位板侧面的第二相机;下料模组,下料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下料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料模组中的振动盘和送料组件,工人只需要将工件批量放入到振动盘,送料组件便可以逐一将工件摆正,使得执行模组能逐一将工件夹持带走供视觉检测模组拍照检测,在此过程无需工人干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减少人工成本。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件在加工后,需要进行精度检测,以保证出厂的工件不存在加工偏差或加工偏差在可控范围内。在细长且需要全面检测的工件中,如螺栓、销钉等紧固件,其具有柱身和帽状头部,在无固定状态下会倾倒且随着传送而位移转动。因此,针对大批量的散乱状态的螺栓,在对此类工件进行检测前,需要工人手动将螺栓插入到具有定位机构的料盘中,再将料盘放入传送带中,由传送带上的检测机构再进行逐一拍照检测,此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细长的工件在检测前需要人工定位的问题。
[0004]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公开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
[0006]上料模组,所述上料模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组件,所述振动盘用于逐一将工件传送至其出口,所述工件具有柱身及帽状头部,所述送料组件承接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其用于在入料端承接所述工件后将所述工件的所述头部朝上摆正并传送至出料端;
[0007]执行模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夹持手和分别驱动多个所述第一夹持手沿着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执行组件,以及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开合的第一气缸;
[0008]定位模组,所述定位模组设置于所述执行模组下方,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手的X轴相平行的定位板和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
[0009]视觉检测模组,所述视觉检测模组包括一指向所述定位板顶面的第一相机和一指向所述定位板侧面的第二相机;
[0010]下料模组,所述下料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下料通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不接触设置的送料杆,两个所述送料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工件的柱身直径而小于头部直径,两个所述送料杆下方固定有震动器,两个所述送料杆朝下倾斜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杆往下倾斜的一端侧设置有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柱身的第二夹持手、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手的第二气缸、用于阻挡所述工件滑行及形成对所述工件的头部的支撑的L形杆、用于驱动所述L形杆及所述第二夹持手沿
Z轴方向移动的第三气缸。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执行模组包括龙门架,所述执行组件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执行组件包括X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X轴导轨的两个滑座、驱动其中一个所述滑座移动的驱动装置、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滑座上的两个第四气缸,两个所述滑座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一夹持手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第四气缸上,另一所述第四气缸上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一夹持手,其中,所有的所述第一夹持手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以及,安装有所述支架的所述第四气缸位于靠近所述上料模组的一端。
[0014]进一步的,最靠近所述上料模组的所述第一夹持手上方设置有吹气嘴。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模组还包括与每一所述定位孔配合设置的回转气缸和设置于所述回转气缸的驱动端的压杆,所述定位孔下方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工件的柱身的尾部的定位座。
[0016]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二相机相匹配的所述定位座的下方设置有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一安装板底面,所述安装板形成对所述定位板的支撑,所述定位座底部固定连接一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穿过位于所述安装板上的轴承后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定位件之间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0018]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下料通道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运输有料箱。
[0019]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层叠的所述料箱,多个层叠的所述料箱的下方设置有一用于将位于最底层的所述料箱推向所述传送带的第五气缸。
[0020]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通过上料模组中的振动盘和送料组件,工人只需要将工件批量放入到振动盘,送料组件便可以逐一将工件摆正,使得执行模组能逐一将工件夹持带走并放入定位模组中,视觉检测模组能拍摄出工件的顶面轮毂和侧面轮廓,进而可以检测出该工件的加工过程中是否偏差,精度是否有误,在此过程无需工人干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省却上料模组和下料模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送料组件和接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接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执行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定位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料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下料模组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0031]1、上料模组;11、振动盘;12、送料组件;121、送料杆;122、震动器;13、接料组件;131、第二夹持手;132、第二气缸;133、L形杆;134、第三气缸;2、执行模组;21、第一夹持手;
22、执行组件;221、X轴导轨;222、滑座;223、驱动装置;224、第四气缸;225、支架;23、第一气缸;24、气嘴;25、龙门架;26、连接杆;3、定位模组;31、定位板;311、定位孔;32、回转气缸;321、压杆;322、限位板;33、定位座;34、驱动电机;35、安装板;36、定位件;37、压力传感器;4、视觉检测模组;41、第一相机;42、第二相机;5、下料模组;51、下料通道;52、传送带;53、料箱;54、第五气缸;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
[0035]上料模组1,上料模组1包括振动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上料模组,所述上料模组包括振动盘和送料组件,所述振动盘用于逐一将工件传送至其出口,所述工件具有柱身及帽状头部,所述送料组件承接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其用于在入料端承接所述工件后将所述工件的所述头部朝上摆正并传送至出料端;执行模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夹持手和分别驱动多个所述第一夹持手沿着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执行组件,以及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手开合的第一气缸;定位模组,所述定位模组设置于所述执行模组下方,其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手的X轴相平行的定位板和设置于所述定位板上的至少两个定位孔;视觉检测模组,所述视觉检测模组包括一指向所述定位板顶面的第一相机和一指向所述定位板侧面的第二相机;下料模组,所述下料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下料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不接触设置的送料杆,两个所述送料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工件的柱身直径而小于头部直径,两个所述送料杆下方固定有震动器,两个所述送料杆朝下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杆往下倾斜的一端侧设置有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包括用于夹持所述工件的柱身的第二夹持手、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手的第二气缸、用于阻挡所述工件滑行及形成对所述工件的头部的支撑的L形杆、用于驱动所述L形杆及所述第二夹持手沿Z轴方向移动的第三气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工件轮毂的加工偏差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组包括龙门架,所述执行组件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上,所述执行组件包括X轴导轨、滑动连接所述X轴导轨的两个滑座、驱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何洪涛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奥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