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以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254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以及方法,包括液态丙烷储存槽、液态丙烷泵浦、预冷器、预热器、加热式萃取槽、脱胶槽、脱酸槽、脱色槽、物料收集槽、脱臭槽。将含油量高的固态油脂投入加热式萃取槽中,以加热组件间接方式升温,并依温度传感器来侦测调控萃取槽温度,首先透过丙烷及槽内压力将物料油脂萃取出带入脱胶槽,脱胶槽内布满分散器,利用分散器将油质内之大分子与杂质沉淀或阻隔在脱胶槽内后,丙烷与油质进入脱酸槽内,脱酸槽放入食品等级氢氧化钠,再进到脱色槽内,最后油脂与丙烷气体进入收集槽内,透过加热系统将丙烷气化与油脂分开,气化后的丙烷会进入脱臭槽内,利用活性碳过滤达到除臭效果,油质聚集在收集槽内。集在收集槽内。集在收集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以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机械之
,尤其涉及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油脂制取方式是传统式压榨且不易保存,压榨法取油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原料中挤压出来,即所谓的热榨工艺,不仅消耗大量电力,毛油的色泽深、酸值和非水化磷脂含量高,油脂容易氧化;低温压榨工艺的油脂提取率低,浸出法耗时长不符成本。超临界CO2提取油脂,CO2作为溶剂无毒、无味、不可燃、产品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条件较为温和,优点是可以保留天然有效成分,缺点是对设备要求高、投资大、运行能耗高。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反应,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变化会引起流体密度的大小,而影响其提取率,在提取设备上设有丙烷回收至储存罐系统,使丙烷在使用上更加安全、无浪费,增加丙烷在提取上的效益及无环境污染,因此本次提出利用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技术可作为替代超临界CO2油脂提取技术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以及方法,旨在解决所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包括液态丙烷储存槽、液态丙烷帮浦、加热式萃取槽、脱胶槽、脱酸槽、脱色槽、物料收集槽和脱臭槽,所述液态丙烷储存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液态丙烷帮浦的前端,所述液态丙烷帮浦的后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所述第一预热器连接在所述加热式萃取槽的底部,所述加热式萃取槽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二预冷器;所述第二预冷器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脱胶槽的底部;所述脱胶槽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二预热器,所述第二预热器的另一端连接脱酸槽,所述脱酸槽通过管道连接脱色槽,所述脱色槽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三预热器连接,所述第三预热器与所述物料收集槽连接,所述物料收集槽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脱臭槽,所述脱臭槽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预冷器,所述第一预冷器与所述液态丙烷储存槽连接,所述物料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收料口。
[0005]优选的,所述脱胶槽内设有分散器,所述分散器能够将油脂内之大分子与杂质沉淀或阻隔在所述脱胶槽内。
[0006]优选的,所述脱酸槽内放入食品等级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够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来平衡油脂中的酸碱度。
[0007]优选的,所述脱色槽内设有硅白土,所述硅白土用于吸附油脂中的天然色素。
[0008]优选的,所述脱臭槽内设有活性碳。
[0009]优选的,所述加热式萃取槽、脱胶槽和脱色槽的顶部连接的管道上均设有背压阀,
所述第一预热器的前端设有开关阀,所述活性碳后端的管道上还架设有一条连接在所述液态丙烷帮浦后侧的管道,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式萃取槽通过热媒管道连接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由控制面板控制,所述加热式萃取槽内还设有用于监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11]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将含油量高的固态油脂投入加热式萃取槽中,透过控制面板驱动加热组件,以间接方式升温,并依温度传感器来侦测调控加热式萃取槽温度;
[0013]S3:固体物料经过干燥及细碎后放入加热式萃取槽内,待物料在加热式萃取槽内与流体混合后进行提取;
[0014]S3:利用大循环使固体物料与丙烷流体进行混合后将压力蓄到设定值,持续蓄压后在不同槽体装置下进行精炼;
[0015]1)脱胶槽:利用冷媒盘管快速使槽体降温始丙烷密度变小,带不走的杂质或分子较大的油脂就会被留在脱胶槽内,达到分离效果;
[0016]2)脱酸槽:在脱酸槽体内置入食品级氢氧化钠,利用酸碱中和原理对油脂进行脱酸动作;
[0017]3)脱色槽:脱色槽内放入硅白土用来吸附天然色素,减少油脂后续氧化的问题;
[0018]4)物料收集槽:经过加热步骤分离了油脂与丙烷,使得丙烷气化,而油脂被收料口排出;
[0019]5)脱臭槽:气化的丙烷进入脱臭槽内,利用活性炭来达到脱臭效果,丙烷气体再回流至液态丙烷储存槽内,达到循环利用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提取槽设定为:温度25℃~90℃、压力15~45bar;
[0021]脱胶槽设定为:温度10℃~60℃、压力15~45bar;
[0022]脱酸槽设定为:温度25℃~90℃、压力15~45bar;
[0023]脱色槽设定为:温度25℃~90℃、压力15~45bar;
[0024]脱臭槽设定为:温度25℃~90℃、压力15~45bar。
[0025]所述丙烷的流速为14

20L/h。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该装置由液态丙烷储存槽、液态丙烷帮浦、油脂帮浦、预冷器、预热器、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储油槽、脱胶槽、脱酸槽、脱色槽、物料收集槽、脱臭槽等部件组成,提高油脂质量及缩短精炼时间。该方法可提取多种含油性高的动物性固态油脂及植物性固态油脂,制作出来的油质量量,保存容易、提取率高、提取方式操作简易。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整体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脂提取流程工艺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1、第一预冷器;2、液态丙烷储存槽;3、液态丙烷帮浦;4、第一预热器;5、萃取槽;6、第二预冷器;7、脱胶槽;8、第二预热器;9、脱酸槽;10、脱色槽;11、第三预热器;12、物料收集槽;13、脱臭槽;14、收料口;15、背压阀;16、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3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端”、“下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以及类似的表达是参考附图的位置关系。
[00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态丙烷储存槽、液态丙烷帮浦、加热式萃取槽、脱胶槽、脱酸槽、脱色槽、物料收集槽和脱臭槽,所述液态丙烷储存槽的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液态丙烷帮浦的前端,所述液态丙烷帮浦的后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预热器,所述第一预热器连接在所述加热式萃取槽的底部,所述加热式萃取槽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二预冷器;所述第二预冷器的另一侧连接在所述脱胶槽的底部;所述脱胶槽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第二预热器,所述第二预热器的另一端连接脱酸槽,所述脱酸槽通过管道连接脱色槽,所述脱色槽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三预热器连接,所述第三预热器与所述物料收集槽连接,所述物料收集槽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脱臭槽,所述脱臭槽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一预冷器,所述第一预冷器与所述液态丙烷储存槽连接,所述物料收集槽的底部开设有收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胶槽内设有分散器,所述分散器能够将油脂内之大分子与杂质沉淀或阻隔在所述脱胶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酸槽内放入食品等级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够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来平衡油脂中的酸碱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色槽内设有硅白土,所述硅白土用于吸附油脂中的天然色素。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臭槽内设有活性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临界丙烷萃取固态油脂精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式萃取槽、脱胶槽和脱色槽的顶部连接的管道上均设有背压阀,所述第一预热器的前端设有开关阀,所述活性碳后端的管道上还架设有一条连接在所述液态丙烷帮浦后侧的管道,该管道上设有开关阀。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冰言蔡庆瑞方奕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九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