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44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别对应A、B、C三相的分合闸A模块、分合闸B模块、分合闸C模块;直流空气开关负电输入端QF1与外部控制负电源连接,直流空气开关正电输入端QF3与外部控制正电源连接,直流空气开关负电输出端QF2与负电源总线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模拟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模拟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模拟断路器具有造价较低、携带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试验和培训教育等领域优广泛需求。而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用模拟断路器大多数属于微机型,而微机型模拟断路器的售价较高,且普遍不具备对断路器防跳、弹簧储能时间控制和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等动作特性的模拟功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对断路器控制的功能和回路验证不完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可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包括直流空气开关QF、正电源总线L+、负电源总线L

、模拟储能模块、三相不一致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别对应A、B、C三相的分合闸A模块、分合闸B模块、分合闸C模块;
[0006]直流空气开关负电输入端QF1与外部控制负电源连接,直流空气开关正电输入端QF3与外部控制正电源连接,直流空气开关负电输出端QF2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直流空气开关正电输出端QF4与正电源总线L+连接;
[0007]分合闸A模块、分合闸B模块、分合闸C模块、模拟储能模块、三相不一致保护模块均通过电源总线供电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合闸A模块包括:合闸控制回路、防跳回路、模拟断路器位置回路、分闸控制回路、分位指示灯回路、合位指示灯回路、防跳继电器动作监视回路、开关位置信号接点输出;
[0009]所述合闸控制回路包括:分闸控制继电器常闭接点TJa3、A相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常闭接点CNJa1、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FTJa1、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1依次串联;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FTJa3另一端与合闸输入端子07A连接;合闸控制继电器HJa正电输入端与所述QFa1另一端连接;所述HJa负电输入端与合闸限流电阻RHa一端连接,所述RHa另一端与所述L

连接;所述FTJa3一端与分位监视输入端子09A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NJa和所述FTJa1之间的连接点连接;
[0010]所述防跳回路包括:防跳继电器常开接点FTJa2和分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TJa2并联后回路,一端与所述07A连接,另一端与防跳继电器FTJa正电输入端连接;所述FTJa负电输入端与所述L

连接;
[0011]所述模拟断路器位置回路包括:合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HJa1一端与L+连接,另一端与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QFa动作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分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TJa1一端与所述L+连接,另一端与所述QFa复归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所述QFa动作线圈和
复归线圈的负电输入端分别与分压电阻Rf1、分压电阻Rf2连接,所述Rf1、所述Rf2另一端均与所述L

连接;所述QFa为双位置继电器;
[0012]所述分闸控制回路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2一端与分闸输入端子37A连接,分闸控制继电器TJa正电输入端与所述QFa2另一端连接,所述TJa负电输入端与分闸限流电阻RTa一端连接,所述RTa另一端与所述L

连接;三相不一致A相跳闸压板TYBa和三相不一致出口继电器常开接点KM2a串联后回路,一端与所述L+连接,另一端与所述37A连接;
[0013]所述开关位置信号接点输出,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5、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6。
[0014]进一步地,所述分位指示灯回路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3、分位指示灯LGa、分压电阻R1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L+和L

连接;
[0015]所述合位指示灯回路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4、合位指示灯LRa、分压电阻R2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L+和L

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防跳继电器动作监视回路包括:防跳继电器常开接点FTJa4、防跳动作指示灯LFa、分压电阻R3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L+和L

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模拟储能模块包括模拟储能A模块、模拟储能B模块、模拟储能C模块及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回路;
[0018]所述模拟储能B模块、模拟储能C模块的电路结构与所述模拟储能A模块完全相同;
[0019]所述模拟储能A模块,包括模拟储能继电器回路、模拟储能时间控制回路、弹簧未储能指示灯回路;
[0020]所述模拟储能继电器回路包括:合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HJa2一端与L+连接,另一端与模拟储能A继电器CNJa动作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模拟储能时间继电器常闭接点KTa1一端与所述L+连接,另一端与所述CNJa复归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所述CNJa动作线圈和复归线圈的负电输入端均与所述L

连接;所述CNJa为双位置继电器;
[0021]所述模拟储能时间控制回路包括:模拟储能时间继电器KTa、模拟储能A继电器常闭接点CNJa2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L+和L

连接;所述KTa为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
[0022]所述弹簧未储能指示灯回路包括: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常开接点CNJa3、未储能指示灯LCa、分压电阻Rc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L+和L

连接。
[0023]进一步地,所述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回路包括:端子D1与所述正电源总线L+连接;模拟储能A继电器常开接点CNJa4、模拟储能B继电器常开接点CNJb4、模拟储能C继电器常开接点CNJc4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一端与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CNJ正电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D2端子连接;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CNJ负电输入端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
[0024]所述模拟储能B继电器、模拟储能C继电器分别属于模拟储能B模块、模拟储能C模块。
[0025]进一步地,所述三相不一致保护模块包括: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三相不一致动作时间控制回路、三相不一致出口继电器回路、三相不一致动作指示灯回路;
[0026]所述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包括:三相不一致功能压板GNYB、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7、模拟断路器位置B继电器常开接点QFb7、模拟断路器位置C继电器常开接点QFc7依次串联,三相不一致功能压板GNYB另一端连接正电源总线L+,QFc7另一端连接启
动继电器QDJ正电输入端;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8、模拟断路器位置B继电器常闭接点QFb8、模拟断路器位置C继电器常闭接点QFc8依次串联,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8一端与三相不一致功能压板GNYB和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7公共端连接,模拟断路器位置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包括直流空气开关QF、正电源总线L+、负电源总线L

、模拟储能模块、三相不一致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相同且分别对应A、B、C三相的分合闸A模块、分合闸B模块、分合闸C模块;直流空气开关负电输入端QF1与外部控制负电源连接,直流空气开关正电输入端QF3与外部控制正电源连接,直流空气开关负电输出端QF2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直流空气开关正电输出端QF4与正电源总线L+连接;分合闸A模块、分合闸B模块、分合闸C模块、模拟储能模块、三相不一致保护模块均通过电源总线供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闸A模块包括:合闸控制回路、防跳回路、模拟断路器位置回路、分闸控制回路、分位指示灯回路、合位指示灯回路、防跳继电器动作监视回路、开关位置信号接点输出;所述合闸控制回路包括分闸控制继电器常闭接点TJa3、A相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常闭接点CNJa1、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FTJa1、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1依次串联;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FTJa3另一端与合闸输入端子07A连接;合闸控制继电器HJa正电输入端与所述QFa1另一端连接;合闸控制继电器HJa负电输入端与合闸限流电阻RHa一端连接,合闸限流电阻RHa另一端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FTJa3一端与分位监视输入端子09A连接,另一端与模拟储能A继电器常闭接点CNJa1和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FTJa1之间的连接点连接;所述防跳回路包括:防跳继电器常开接点FTJa2和分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TJa2并联后回路,一端与合闸输入端子07A连接,另一端与防跳继电器FTJa正电输入端连接;防跳继电器FTJa负电输入端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所述模拟断路器位置回路包括:合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HJa1一端与正电源总线L+连接,另一端与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QFa动作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分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TJa1一端与正电源总线L+连接,另一端与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QFa复归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QFa动作线圈和复归线圈的负电输入端分别与分压电阻Rf1、分压电阻Rf2连接,分压电阻Rf1、分压电阻Rf2另一端均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所述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QFa为双位置继电器;所述分闸控制回路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2一端与分闸输入端子37A连接,分闸控制继电器TJa正电输入端与所述QFa2另一端连接,所述TJa负电输入端与分闸限流电阻RTa一端连接,分闸限流电阻RTa另一端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三相不一致A相跳闸压板TYBa和三相不一致出口继电器常开接点KM2a串联后回路,一端与正电源总线L+连接,另一端与分闸输入端子37A连接;所述开关位置信号接点输出,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5、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6;所述防跳继电器动作监视回路包括:防跳继电器常开接点FTJa4、防跳动作指示灯LFa、分压电阻R3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正电源总线L+和负电源总线L

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位指示灯回路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3、分位指示灯LGa、分压电阻R1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正电源总线L+和负电源总线L

连接;
所述合位指示灯回路包括: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4、合位指示灯LRa、分压电阻R2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正电源总线L+和负电源总线L

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储能模块包括模拟储能A模块、模拟储能B模块、模拟储能C模块及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回路;所述模拟储能B模块、模拟储能C模块的电路结构与所述模拟储能A模块完全相同;所述模拟储能A模块,包括模拟储能继电器回路、模拟储能时间控制回路、弹簧未储能指示灯回路;所述模拟储能继电器回路包括:合闸控制继电器常开接点HJa2一端与L+连接,另一端与模拟储能A继电器CNJa动作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模拟储能时间继电器常闭接点KTa1一端与所述正电源总线L+连接,另一端与模拟储能A继电器CNJa复归线圈正电输入端连接;模拟储能A继电器CNJa动作线圈和复归线圈的负电输入端均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所述模拟储能A继电器CNJa为双位置继电器;所述模拟储能时间控制回路包括:模拟储能时间继电器KTa、模拟储能A继电器常闭接点CNJa2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正电源总线L+和负电源总线L

连接;所述模拟储能时间继电器KTa为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所述弹簧未储能指示灯回路包括: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常开接点CNJa3、未储能指示灯LCa、分压电阻Rca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两端分别与正电源总线L+和负电源总线L

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回路包括:端子D1与所述正电源总线L+连接;模拟储能A继电器常开接点CNJa4、模拟储能B继电器常开接点CNJb4、模拟储能C继电器常开接点CNJc4依次串联后的回路,一端与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CNJ正电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D2端子连接;模拟三相储能继电器CNJ负电输入端与负电源总线L

连接;所述模拟储能B继电器、模拟储能C继电器分别属于模拟储能B模块、模拟储能C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模拟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不一致保护模块包括: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三相不一致动作时间控制回路、三相不一致出口继电器回路、三相不一致动作指示灯回路;所述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包括:三相不一致功能压板GNYB、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7、模拟断路器位置B继电器常开接点QFb7、模拟断路器位置C继电器常开接点QFc7依次串联,三相不一致功能压板GNYB另一端连接正电源总线L+,QFc7另一端连接启动继电器QDJ正电输入端;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8、模拟断路器位置B继电器常闭接点QFb8、模拟断路器位置C继电器常闭接点QFc8依次串联,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闭接点QFa8一端与三相不一致功能压板GNYB和模拟断路器位置A继电器常开接点QFa7公共端连接,模拟断路器位置C继电器常闭接点QFc8另一端与启动继电器QDJ正电输入端连接;启动继电器QDJ负电输入端与负电源总线L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旭刘健章晓春王刘拴赵德阳王幸伟彭诚仇学礼徐振崔超奇贾丽娟刘小满马程窦青松王二伟朱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阜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