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10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3
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具有直流侧端子和散热部件。散热部件是导电性的。散热部件设置于直流侧端子。置于直流侧端子。置于直流侧端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存在收纳电子设备的框体具有散热片的电力控制装置。电力转换装置例如通过在安装有作为发热源的多个开关元件的散热基板具有散热器,从而对多个开关元件进行冷却。
[0003]然而,在电力转换装置,在与多个开关元件连接的金属导体或电线等电力通电用的路径也会产生与热传递或通电量相应的发热,因此有可能产生由温度上升引起的异常状况。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

1678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散热能力的电力转换装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具有直流侧端子和散热部件。散热部件是导电性的。散热部件设置于直流侧端子。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2]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图。
[0013]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14]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电力转换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进行说明。
[0016]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10的结构的图。
[0017]下面,在3维空间中相互正交的X轴、Y轴及Z轴的各轴方向是与各轴平行的方向。例如,如图1所示,Z轴方向与电力转换装置10的厚度方向平行。Y轴方向与电力转换装置10的短边方向平行。X轴方向与电力转换装置10的长边方向平行。
[0018]电力转换装置10例如是电气设备等所具有的盘。盘是构成电源装置及电动机驱动装置等的配电盘、分电盘及控制盘等。
[0019]电力转换装置10例如具有构成逆变器等电力转换器的半导体元件、导体、熔断器、电容器、变压器、开闭器、断路器以及测量设备等各种电路构成要素。
[0020]如图1所示,电力转换装置10例如具有多相的半导体叠层11、多个电容器(电容)13、正极母线15P及负极母线15N、正极侧连接部件17P及负极侧连接部件17N、绝缘部件19、多相的各相的正极散热部件(21P、23P、25P)及多相的各相的负极散热部件(21N、23N、25N)。
[0021]多相的半导体叠层11例如是3相的R相、S相以及T相的半导体叠层11。3相的半导体叠层11例如配置于电力转换装置1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例如是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端部。3相的半导体叠层11例如配置为沿着X轴方向排列成一列。
[0022]如图2所示,各半导体叠层11例如具有由桥接的多个开关元件以及整流元件形成的桥接电路。开关元件是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或MOSFET(Metal Oxide Semi

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晶体管。整流元件是与各晶体管并联连接的二极管。
[0023]桥接电路具有多对高侧臂及低侧臂晶体管H、L。桥接电路具有在各晶体管H、L的集电极

发射极之间从发射极朝向集电极正向连接的续流二极管D。
[0024]各相的高侧臂晶体管H的集电极与各相的正极端子PR、PS、PT连接。各相的低侧臂晶体管L的发射极与各相的负极端子NR、NS、NT连接。各相的高侧臂晶体管H的发射极和低侧臂晶体管L的集电极与各相的交流侧端子R、S、T连接。
[0025]如图1所示,多个电容器13例如配置于电力转换装置1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部中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例如是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多个电容器13例如沿着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分别排列配置有多列。
[0026]如图2所示,多个电容器13与3相的各相的半导体叠层11并联连接。各电容器13例如是使伴随着半导体叠层11的各开关元件的接通及断开的切换动作而产生的电压变动平滑化的电容器。各相的电容器13连接在各相的正极侧端子CP和负极侧端子CN之间。
[0027]正极母线15P是与多相的各相的正极端子PR、PS、PT共同连接的导体。负极母线15N是与多相的各相的负极端子NR、NS、NT共同连接的导体。
[0028]如图1所示,正极母线15P和负极母线15N的外形例如为矩形板状。正极母线15P及负极母线15N例如在电力转换装置10的Y轴方向上的一个端部配置于X轴方向的中央部。正极母线15P和负极母线15N以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方式排列,并且配置为彼此在Z轴方向上平行。
[0029]正极侧连接部件17P和负极侧连接部件17N例如是板状的导体。正极侧连接部件17P以及负极侧连接部件17N例如配置为在多相的半导体叠层11与多个电容器13之间彼此在Z轴方向上层叠。
[0030]如图2所示,正极侧连接部件17P将多相的正极端子PR、PS、PT与多相的电容器13的正极侧端子CP连接。
[0031]负极侧连接部件17N将多相的负极端子NR、NS、NT与多相的电容器13的负极侧端子CN连接。
[0032]正极侧连接部件17P和负极侧连接部件17N将多相的电容器13并联连接。
[0033]如图1所示,绝缘部件19的外形例如为片状。绝缘部件19例如配置在沿Z轴方向层叠的正极侧连接部件17P与负极侧连接部件17N之间。绝缘部件19将正极侧连接部件17P与
负极侧连接部件17N电绝缘。
[0034]多相的正极散热部件以及多相的负极散热部件各自的外形例如为板状。各正极散热部件及各负极散热部件例如配置为从正极侧连接部件17P及负极侧连接部件17N向Z轴方向突出。各正极散热部件及各负极散热部件例如由金属等具有导电性及导热性的材料形成。
[0035]多相的各相的正极散热部件例如是R相的正极散热部件21P、S相的正极散热部件21P、T相的正极散热部件21P。
[0036]多相的各相的负极散热部件例如是R相的负极散热部件21N、S相的负极散热部件23N、T相的负极散热部件25N。
[0037]各相的正极散热部件21P、23P、25P以及各相的负极散热部件21N、23N、25N例如在电力转换装置10的Y轴方向的中央部与各相的正极端子PR、PS、PT以及各相的负极端子NR、NS、NT连接。各相的正极散热部件21P、23P、25P以及各相的负极散热部件21N、23N、25N例如从电力转换装置10的Y轴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一个端部延伸,并与正极母线15P以及负极母线15N连接。
[0038]例如,R相的正极散热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具有:直流侧端子;以及导电性的散热部件,设置在所述直流侧端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中,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还具有相对于多相的所述直流侧端子共用的导体,所述多相的所述散热部件与所述导体电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圭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