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取代4H-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97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取代4H-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由乙酰基乙酰胺类化合物与Vilsmeier盐作用下“一锅法”合成多取代4H-吡喃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式Ⅱ如右,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所采用原料易得,合成步骤少:“一锅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温度在室温、常压;产率高可达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取代4/f-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尤其是一种 乙酰基乙酰胺类化合物与Vilsmeier盐作用合成多取代4//-吡喃类化合 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多取代4//-吡喃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六元含氧杂环化合物,广泛 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物、药物活性;同时作为一类多功能 有机合成中间体,多取代4//-吡喃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尤其是杂环化 合物的合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从目前已有文献来看,该类化合物的 已有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采用已有4//-吡喃类化合物经传统有 机化学反应进行官能化以获得新型4//-吡喃类化合物;另一类是由链状 化合物经成环反应合成,如由1,5-二羰基化合物的縮合成环反应 等等。然而已有方法多局限于某些特定的 前体原料,或反应条件苛刻、步骤复杂、产率低,限制了它们的进一步 应用。因此,4/f-吡喃类化合物的重要性使得4//-吡喃类化合物的新型合 成方法的开发以及新型4//-吡喃类化合物的获得一直是有机化学及药物 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和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已有多取代4/7-吡喃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适用范围窄、反应条件苛刻、步骤复杂、产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多取代 4//-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一种多取代4//-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的步骤和条件如下所述 的多取代4//-吡喃类化合物的结构式II为式中,Ar为C6H5-、 4-CH3C6H4-、 4-(CH3CH2)C6H4-、 4-C6H4-、 4-C6H4-、 4-C6H4-、 4-ClC6H4-、 4國BrQH4國、 4-FC6H4-、 4-N02C6H4-、 4-CNC6H4-、 3-CH3C6H4-、 3-(CH3CH2)C6H4-、 3-C6H4- 、 3-C6H4- 、 3-CH3OC6H4-、 3-(CH3CH20)C6H4- 、 3-C6H4- 、 3-C6H4-、 3-ClC6H4-、 3-BrC6H4-、 3-FQH4-、 3-N02C6H4-、 3-CNC6H4-、 2-CH3C6H4-、 2-(CH3CH2)C6H4- 、2-C6H4-、 2-CH3OC6H4- 、 2-(CH3CH20)C6H4- 、 2-C6H4-、 2-C6H4-、 2-ClC6H4-、 2-BrC6H4-、 2-FC6H4-、 2-N02C6H4-、 2-CNC6H4-、 2,4-(CH3)2C6H3-、 2,4-(CH30)2C6Hr、 2-(CH30)-5-ClC6H3-、 2,5-(CH30)2C6Hr、 3,4,5-(CH3)3C6H2-或3,4,5-(CH30)3C6H2-;多取代4//-吡喃类化合物,由乙酰基乙酰胺类化合物I与Vilsmeier 盐作用下"一锅法"合成,反应方程式如下5O O 1)Vilsmeier盐/溶剂/胺rt 、NHAr 2),rt I i II其中,所述的Vilsmeier盐为TMC、 TMH或DMC,结构式如下:ClClClCl—II —CI ——1 + 1 —PF6\亍#TMCTMHDMC所用溶剂为7V,,二甲基甲酰胺(DMF)、 7V,W-二甲基乙酰胺(DMAC) 或7V-甲基吡咯烷酮(NMP);所用胺为三乙胺(Et3N)或吡啶(pyridine); 所用碱为NaOH或KOH;所用醇为乙醇(C2HsOH)、甲醇(CH30H)或 叔丁醇OBuOH);向装有搅拌器的反应器中按10 50丄0丄0 1.2:1.2 2.5摩尔比例依次 加入溶剂、乙酰基乙酰胺类化合物1、Vilsmeier盐和胺,室温下搅拌15~60 分钟,之后在搅拌下加入碱和醇,所加的碱和醇分别为反应原料I的1 5 和10 50摩尔倍数,加料毕,继续在室温下搅拌4.0 6.0小时,停止反应, 向反应器中加入稀盐酸中和至中性,采用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进行萃取, 萃取液经水洗后采用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经过滤除去干 燥剂、蒸除有机溶剂,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多取代吡喃类化合 物。产率视不同反应在75 90%之间,详见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由乙酰基乙酰胺类化合物I与Vilsmeier盐作用下"一锅法"合成多取代4//-吡喃类化合物II的方法。该方法适用范围广,所采用原料易得,合成步骤少"一锅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 和反应温度在室温、常压;产率高可达90%。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装有搅拌器的5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W, 7V-二甲基甲酰胺 (IO毫升)、乙酰乙酰苯胺(5.0毫摩尔)、TMC(6.0毫摩尔)和三乙胺(7.5 毫摩尔),室温下搅拌15分钟后,向体系中加入NaOH(15毫摩尔)和无 水乙醇(10毫升),室温下搅拌4.0小时后,停止反应,向反应瓶中加入 稀盐酸中和至中性,采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水洗后采用无水 硫酸镁干燥,然后经过滤除去干燥剂、蒸除有机溶剂,经硅胶柱层析分 离(石油醚乙醚=2:3)得白色固体,产率90%。反应方程式表示 如下实施例2在装有搅拌器的5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丛甲基吡咯烷酮(10 毫升)、4-甲基乙酰乙酰苯胺(5.0毫摩尔)、TMH (6.0毫摩尔)和三乙胺 (7.5毫摩尔),室温下搅拌20分钟后,向体系中加入NaOH (15毫摩尔) 和无水乙醇(10毫升),室温下搅拌5.0小时后,停止反应,向反应瓶中加入稀盐酸中和至中性,采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水洗后采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经过滤除去干燥剂、蒸除有机溶剂,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醚=2:3)得白色固体,产率80%。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Me实施例3在装有搅拌器的5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7V, 7V-二甲基乙酰胺 (IO毫升)、4-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5.0毫摩尔)、DMC(6.0毫摩尔)禾口三 乙胺(7.5毫摩尔),室温下搅拌20分钟后,向体系中加入NaOH (15毫 摩尔)禾卩无水乙醇(10毫升),室温下搅拌4.5小时后,停止反应,向反应 瓶中加入稀盐酸中和至中性,采用二氯甲垸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水洗后 采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然后经过滤除去干燥剂、蒸除有机溶剂,经硅胶 柱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醚=2:3)得白色固体,产率77%。反应方 程式表示如下实施例4在装有搅拌器的5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7V, 7V-二甲基甲酰胺 (IO毫升)、2-甲基乙酰乙酰苯胺(5.0毫摩尔)、TMC (6.0毫摩尔)和吡啶 (7.5毫摩尔),室温下搅拌25分钟后,向体系中加入NaOH (15毫摩尔) 和无水乙醇(10毫升),室温下搅拌5.0小时后,停止反应,向反应瓶 中加入稀盐酸中和至中性,采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萃取液经水洗后采 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经过滤除去干燥剂、蒸除有机溶剂,经硅胶柱 层析分离(石油醚乙醚=2:3)得白色固体,产率83%。反应方程式表示如下实施例5在装有搅拌器的50毫升圆底烧瓶中,加入千燥W-甲基吡咯烷酮(10 毫升)、2-甲氧基乙酰乙酰苯胺(5.0毫摩尔)、TMH (6.0毫摩尔)和吡啶 (6.0毫摩尔),室温下搅拌15分钟后,向体系中加入NaOH (15毫摩尔)和无水乙醇(5毫升),室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取代4H-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步骤和条件如下:所述的多取代4H-吡喃类化合物的结构式Ⅱ为: *** Ⅱ 式中,Ar为C↓[6]H↓[5]-、4-CH↓[3]C↓[6]H↓[4]-、4-(CH↓[3]CH↓[2])C ↓[6]H↓[4]-、4-[CH↓[3](CH↓[2])↓[2]]C↓[6]H↓[4]-、4-[(CH↓[3])↓[2]CH]C↓[6]H↓[4]-、4-CH↓[3]OC↓[6]H↓[4]-、4-(CH↓[3]CH↓[2]O)C↓[6]H↓[4]-、4-[CH↓[3](CH↓[2])↓[2]O]C↓[6]H↓[4]-、4-[(CH↓[3])↓[2]CHO]C↓[6]H↓[4]-、4-ClC↓[6]H↓[4]-、4-BrC↓[6]H↓[4]-、4-FC↓[6]H↓[4]-、4-NO↓[2]C↓[6]H↓[4]-、4-CNC↓[6]H↓[4]-、3-CH↓[3]C↓[6]H↓[4]-、3-(CH↓[3]CH↓[2])C↓[6]H↓[4]-、3-[CH↓[3](CH↓[2])↓[2]]C↓[6]H↓[4]-、3-[(CH↓[3])↓[2]CH]C↓[6]H↓[4]-、3-CH↓[3]OC↓[6]H↓[4]-、3-(CH↓[3]CH↓[2]O)C↓[6]H↓[4]-、3-[CH↓[3](CH↓[2])↓[2]O]C↓[6]H↓[4]-、3-[(CH↓[3])↓[2]CHO]C↓[6]H↓[4]-、3-ClC↓[6]H↓[4]-、3-BrC↓[6]H↓[4]-、3-FC↓[6]H↓[4]-、3-NO↓[2]C↓[6]H↓[4]-、3-CNC↓[6]H↓[4]-、2-CH↓[3]C↓[6]H↓[4]-、2-(CH↓[3]CH↓[2])C↓[6]H↓[4]-、2-[CH↓[3](CH↓[2])↓[2]]C↓[6]H↓[4]-、2-[(CH↓[3])↓[2]CH]C↓[6]H↓[4]-、2-CH↓[3]OC↓[6]H↓[4]-、2-(CH↓[3]CH↓[2]O)C↓[6]H↓[4]-、2-[CH↓[3](CH↓[2])↓[2]O]C↓[6]H↓[4]-、2-[(CH↓[3])↓[2]CHO]C↓[6]H↓[4]-、2-ClC↓[6]H↓[4]-、2-BrC↓[6]H↓[4]-、2-FC↓[6]H↓[4]-、2-NO↓[2]C↓[6]H↓[4]-、2-CNC↓[6]H↓[4]-、2,4-(CH...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德文王岩信欣梁永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