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86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其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极、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光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第一阻挡层具备空穴传输特性,且第一阻挡层的HOMO能级大于或者等于5.8eV;第二阻挡层具备电子传输特性,且第二阻挡层的LUMO能级小于或者等于2.5eV。根据本申请的技术,降低了红光发光层以及绿光发光层的复合区域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概率,提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高电压或者低电压下驱动时的颜色显示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半导体)显示面板是一种利用有机材料自发光特性而制成的显示器件。而硅基OLED微显示器以单晶硅为衬底,集成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驱动电路,是一种结合了半导体与OLED的微显示器技术。作为其最明显优势,硅基OLED依托成熟的半导体工艺,能够将像素点直接置于硅晶圆上,从而得到更小像素尺寸以及更高像素密度的显示面板。
[0003]相关技术中,硅基OLED器件的产品路线是“Weak Cavity双叠层OLED+CF+LENs”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Strong Cavity双叠层OLED+CF”的技术方案。但是,由于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层相邻设置,容易导致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光层的载流子复合区域发生偏离,从而导致发光颜色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极、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光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第一阻挡层具备空穴传输特性,且第一阻挡层的HOMO能级大于或者等于5.8eV;第二阻挡层具备电子传输特性,且第二阻挡层的LUMO能级小于或者等于2.5eV。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层的空穴迁移率μ
h
为1*10
‑5至1*10
‑4(cm2/Vs);和/或,第二阻挡层的电子迁移率μ
e
为1*10
‑6至1*10
‑4(cm2/Vs)。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层和/或第二阻挡层的厚度为1.8至2.2nm。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通过共蒸工艺共同形成。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层的材料包括咔唑

芴类化合物和芳胺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第二阻挡层的材料包括芳族杂环化合物。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蓝光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的占比为1%至5%;和/或,红光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的占比为1%至5%;和/或,绿光发光层的主体材料的占比为5%至15%。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按照预设顺序排列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电子阻挡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阻挡层中的至少一种。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本申请上述
任一种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1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阵列基板上依次形成像素界定层和第一电极;利用蒸镀工艺在第一电极的远离阵列基板的一侧依次形成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蓝光发光层、第一空穴阻挡层、第一电子传输层、电荷产生层、第二空穴传输层、红光发光层、第一阻挡层、第二阻挡层、绿光发光层、第二空穴阻挡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在第二电极的远离基板的一侧依次形成封装层和滤光层;其中,第一阻挡层具备空穴传输特性,且第一阻挡层HOMO能级大于或者等于5.8eV,第二阻挡层具备电子传输特性,且第二阻挡层的LUMO能级小于或者等于2.5eV。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采用共蒸工艺共同加工形成。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在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光层之间设置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能够提高进入红光发光层的电子传输速度以及提高进入绿光发光层的空穴传输速度,从而实现对红光发光层以及绿光发光层的复合区域位置的调节,由此,降低了红光发光层以及绿光发光层的复合区域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概率,提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高电压或者低电压下驱动时的颜色显示稳定性。
[0016]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7]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0018]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能级示意图;
[0019]图2示出相关技术中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在不同电压下的光谱强度示意图;
[0020]图3示出相关技术中在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光层之间仅设置一个阻挡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光谱强度变化示意图;
[0021]图4示出相关技术中在红光发光层和绿光发光层之间仅设置一个阻挡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光谱强度变化示意图;
[0022]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能级示意图;
[0023]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电压下的光谱强度变化示意图;
[0024]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图;
[0025]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提出了一种采用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电极、蓝光发光层、红光发光层、绿光发光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红光发光层和所述绿光发光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阻挡层和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一阻挡层具备空穴传输特性,且所述第一阻挡层的HOMO能级大于或者等于5.8eV;所述第二阻挡层具备电子传输特性,且所述第二阻挡层的LUMO能级小于或者等于2.5eV。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层的空穴迁移率μ
h
为1*10
‑5至1*10
‑4(cm2/Vs);和/或,所述第二阻挡层的电子迁移率μ
e
为1*10
‑6至1*10
‑4(cm2/V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层和/或所述第二阻挡层的厚度为1.8至2.2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层和所述第二阻挡层通过共蒸工艺共同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层的材料包括咔唑

芴类化合物和芳胺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第二阻挡层的材料包括芳族杂环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艳军高昊屈财玉杜小波李娜李彦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