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防控制剂领域,公开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溶藻弧菌病原菌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定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的抑制率,具体公开了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的抑制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溶藻弧菌治疗提供了新的候选抑制剂;在临床溶藻弧菌耐药性日趋普遍、耐药程度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使抗溶藻弧菌抑制剂恢复对耐药溶藻弧菌的作用,从而为海水养殖业节省经济费用,减少其他抑制剂的毒副作用。剂的毒副作用。剂的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溶藻弧菌病原菌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防控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溶藻弧菌病原菌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溶藻弧菌是常见的水产养殖病原菌,可感染多种海洋生物,具有高传播性、高致病性及高度耐药性等特点。近年来,海水养殖业遭受了由溶藻弧菌引起的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对溶藻弧菌的防控尤为重要。现如今,抗生素是防治溶藻弧菌的主要手段,但抗生素滥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及耐药菌株的出现,因此急需要一种新型无毒无害的天然抑制剂。
[0003]脂肪酸是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脂肪族碳氢链。根据饱和度,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根据碳链的长短,脂肪酸可分为短链脂肪酸(碳链长度<8)、中链脂肪酸(碳链长度8~12)和长链脂肪酸(碳链长度>12)。以脂肪酸为主体可以衍生出种类繁多的脂肪酸衍生物,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甲酯、脂肪酸乙酯等。近年来,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具有安全、高效、绿色的抑菌特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溶藻弧菌病原菌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公开了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的抑制作用。
[0006]优选地,所述的溶藻弧菌为溶藻弧菌EPGS,菌种保藏号为 CCTCC No. AB209306。
[0007]优选地,所述抑制作用是指抑制溶藻弧菌的生长,以达到抑菌的目的。
[0008]优选的,所述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包括了8种饱和脂肪酸,3种不饱和脂肪酸,8种脂肪酸衍生物。
[0009]优选地,所述的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包括乙酸、丁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棕榈酸、花生酸、5
‑
己烯酸、反式
‑2‑
癸烯酸、油酸、辛酸甲酯、辛酸乙酯、癸酸甲酯、癸酸乙酯、辛癸酸甘油酯、月桂酸甲酯、月桂酸乙酯、单油酸甘油酯。
[0010]优选地,所述的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与二甲基亚砜配置成50 mg/mL的储备液,于常温保存备用。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测定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抑制率,表明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在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饱和脂肪酸中,在同浓度下,中链饱和脂肪酸抑菌效果>短链饱和脂肪酸>长链脂肪酸抑菌效果,在本专利技术选用的不饱和脂肪酸中,反式
‑2‑
癸烯酸>5
‑
癸烯酸>油酸,在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脂肪酸衍生物中,辛酸甲酯和辛酸乙酯在较低浓度下就可以达到显著的抑菌效果。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具有安全、绿色等优点。因此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可作为溶藻弧菌的抑菌剂。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0.15mg/mL下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抑制率柱状图。
[0013]图2为0.3 mg/mL下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抑制率柱状图。
[0014]图3为0.6 mg/mL下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抑制率柱状图。
[0015]图4为1.2 mg/mL下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抑制率柱状图。
[0016]图5为2.4 mg/mL下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溶藻弧菌抑制率柱状图。
[0017]图中,AA:乙酸;BA:丁酸;HA:己酸;OA:辛酸;DA:癸酸;LA:月桂酸;PA:棕榈酸;EA:花生酸;5
‑
HA:5
‑
己烯酸;F
‑2‑
DA:反式
‑2‑
癸烯酸;OLA:油酸;CAM:辛酸甲酯;ETC:辛酸乙酯;MED:癸酸甲酯;ETC:癸酸乙酯;DEC:辛癸酸甘油酯;MEL:月桂酸甲酯;ETL:月桂酸乙酯;GLM:单油酸甘油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19]实施例1、原料: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统一购买于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购买于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各试药按要求进行保存。实验前取出,充分混匀后进行检验。
[0020]2、菌株本研究所用的菌株为溶藻弧菌EPGS(菌种保藏号 CCTCC No: AB209306),由华东理工大学阿华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溶藻弧菌长期储存于
‑
80℃。
[0021]溶藻弧菌EPGS020401 (Vibrio alginolyticus EPGS020401),2009年10月24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 AB 209306。
[0022]3、培养基LBS液体培养基:(3%(w/v)NaCl,1%(w/v)Tryptone,0.5%(w/v)Yeast Extract)混合于水溶液中,高压灭菌(121℃,20min),于4℃保存备用。
[0023]4、仪器设备ZD
‑
85气浴恒温振荡器(常州金坛良友仪器有限公司);SW
‑
CJ
‑
IFD单人单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Varioskan Flash全波长扫描式多功能读数仪(Thermo)。
[0024]5、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储备液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溶解于二甲基亚砜中,配置成浓度为50 mg/mL储备液,于常温下保存备用。
[0025]6、菌液制备实验时取菌种1%的接种量接种于LBS培养基,加入0.1%(v/v)的氨苄青霉素,于200 r/min,30℃条件下活化复苏培养12 h,使菌液最终浓度约为108~109CFU/mL备用(4℃保存),本专利技术中所有检验操作前,溶藻弧菌均作此上活化培养。
[0026]7、抑制率测定
在血清瓶中加入5 mL配置好的LBS培养基,加入一定量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使其在培养基中的浓度为0 mg/mL、0.15 mg/mL、0.3 mg/mL、0.6 mg/mL、1.2mg/mL、2.4 mg/mL,并加入1%(v/v)的一级活化好的菌悬液后摇匀,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每个浓度在0 h时取200 μL于96孔板中,用酶标仪测定OD
600nm
值,然后将血清瓶放于摇床中200 r/min,30℃条件下震荡培养12h,12h后同样取200 μL于96孔板中,用酶标仪测定OD
600nm
值,按照下式计算抑制率:抑制率(%)=
×
100 %式中对照组接种5 %的溶藻弧菌菌悬液;实验组将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调整为在培养基中浓度并接种5 %的溶藻弧菌菌悬液。
[0027]8、19种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抑菌活性从图1可知,在浓度为0.15 mg/mL时,只有辛酸甲酯的抑制率超过了90%,其他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的抑制率都低于30%。
[0028]从图2可知,在浓度为0.3 mg/mL时,辛酸甲酯的抑制率依旧超过90%,其他脂肪酸及衍生物的抑制率相比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溶藻弧菌病原菌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溶藻弧菌病原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藻弧菌病原菌为溶藻弧菌EPGS,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 AB20930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在抑制溶藻弧菌病原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包括乙酸、丁酸、己酸、辛酸、癸酸、月桂酸、棕榈酸、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妮,张森虎,刘欢,余瑞,武若冰,周闯,韩洁,周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