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十一烯-1-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749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香精香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IPC C08F20,更具体的涉及,一种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香精香料制备
,尤其涉及IPC C08F20,更具体地涉及,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月桂叶(Bay leaf),又名香桂叶、香叶,为亚热带樟科常绿树种月桂树的叶子,其略有苦味,具特殊芳香气味,在西方文化里象征胜利、荣耀与智慧。月桂叶的独特之处并不单因为其寓意美好,它更是人们常用的调味香料,目前专家学者们已通过系统研究证实其主要成分为水芹烯(Phellandrene)、过氧南艾蒿烯内酯(Verlotorin)、槲皮素(Quercetin)、去甲异南天竹种碱(Noriedomesticine)、(D

葡配甘油型)
‑3‑
辛酮糖(D

glucoglycercr
‑3‑
octulose)、芳香厚壳桂碱(Cryptodorine)、芳樟醇(Linalool)、丁香油酚(Eugenol)、牻牛儿醇(Geraniol)、松油醇(Terpineol)、乙酰丁香油酚(Aceiyleugenol)、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和10

十一烯
‑1‑
醇(10

Undecen
‑1‑
ol)等。前述成分中,10

十一烯
‑1‑
醇(10

Undecen
‑1‑
ol)是典型特征成分之一,以爪哇产月桂叶(Litsea odoriferaval)叶中含量为高,其是有柑橘

玫瑰香气的无色液体,CAS号为112

43

6,因其气味令人愉快,已广泛用于日化和美妆领域。
[0003]近些年,10

十一烯
‑1‑
醇又被发现有新的用途,如CN108821426报道10

十一烯
‑1‑
醇可以与丙烯进行催化聚合制得废水处理用生物填料,水处理效率较好;CN106519800报道10

十一烯
‑1‑
醇可以制得在电致发光领域用途广泛的量子点墨水;CN101575393报道10

十一烯
‑1‑
醇可以催化共聚制得共单体插入率与分子量可控的功能性聚烯烃。此外,10

十一烯
‑1‑
醇还可以在催化剂Et[Ind]2ZrCl2作用下与乙烯共聚制得羟基官能化聚乙烯(PE

OH)/OMT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稳定性极佳,经过十几年的市场验证,目前已被业内专业人士认可(Yingjuan,Huang,Kefang,et al.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 and 10

Undecen
‑1‑
ol using aMontmorillonite

Intercalated Metallocene Catalyst:Synthesis of Polyethylene/Montmorillonite Nanocomposites with Enhanced Structural Stability[J].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2006,27(15):1278

1283.)。
[0004]当前,10

十一烯
‑1‑
醇的市场需求量一路走高,而从爪哇产月桂叶中提取产能又十分有限。虽然也有较多文献报道10

十一烯
‑1‑
醇可以采用化学合成的途径制得,主流的合成路线如采用氢化二异丁基铝、四氢铝锂、氢气或特殊催化剂等还原10

十一烯酸乙酯、10

十一烯酸甲酯、10

十一烯
‑1‑
醛或10

十一烯酸制备10

十一烯
‑1‑
醇(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5,vol.70,#3,p.841

846;CN110357923;ACS Catalysis,2016,vol.6,#6,p.3998

4002;Advanced Synthesis and Catalysis,2011,vol.353,#2

3,p.239

244;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96,vol.61,#3,p.826

830;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12,vol.22,#14,p.4678

4680;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96,vol.61,#5,p.1814

1816;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1997,vol.36,#21,p.2344

2346;Organic Letters,2019,vol.21,#
21,p.8842

8846;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17,vol.56,#26,p.7531

7534;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14,vol.79,#14,p.6743

6747),前述还原路线技术上可行,但被还原化合物来源稀缺度并不亚于目标产物10

十一烯
‑1‑
醇。至于CN110054538和WO2005/37228报道的分别以N,N

二甲基十一碳

10

烯酰胺和10

十一烯酸异丁酯为起始原料制备10

十一烯
‑1‑
醇也同样存在原料价格昂贵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以1,11

二氯十一烷为起始原料,采用醇类化合物为溶剂,先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制得1



10

十一烯,随后在碱性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以1,11

二氯十一烷为起始原料,采用醇类化合物为溶剂,先在碱的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制得1



10

十一烯,随后在碱性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调节pH至中性,制得目标产物10

十一烯
‑1‑
醇;其反应方程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为甲醇,无水乙醇或异丙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类化合物的卡尔费休水分低于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为无机碱;所述无机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锂或氢氧化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10

十一烯
‑1‑
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韦康高奇胡一风蔡以恒康乐陶春霖
申请(专利权)人:王叔和生物医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