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70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排液机构、加热机构、制冷液循环机构及制冷机构;排液机构包括气泵、排液管及废液收集箱;加热机构包括导热油箱、第一循环泵、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及加热器;制冷液循环机构包括制冷液箱、第二循环泵、第二进液管及第二出液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加热后的导热油注入电池包的冷却通道,高温软化电芯底部的胶黏剂,从而可快速无损地取出损坏的电芯,然后将新的电芯插入空出的位置,再通过将制冷后的制冷液注入电池包的冷却通道,使电芯底部的胶黏剂快速低温固化,可以实现对电池包内损坏的电芯进行单个更换,降低了动力电池的维修成本。降低了动力电池的维修成本。降低了动力电池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拆解维修
,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新兴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价格高昂,当电池包中个别电芯出现问题时,由于电池包的组装过程中电芯是直接通过大量胶黏剂与电池包底板及框架粘结固定,电池包中出现问题的电芯并不能在不损坏其他电芯的情况下拆解出来,因此,当电池包出现问题时,基本是以换代修,维修成本较高,且内部完好的电芯也只能用于梯次利用(如申请号为CN202111554892.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和方法,用以提供一种柔和的拆解方法与装置,可实现对电池包内损坏的电芯进行单个更换,保留了其他性能完好的电芯,降低维修成本,减小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用车经济风险。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包括排液机构、加热机构、制冷液循环机构及制冷机构;
[0005]所述排液机构包括气泵、排液管及废液收集箱,气泵的出口用于与电池包的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排液管的一端用于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排液管的另一端与废液收集箱连通;
[0006]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导热油箱、第一循环泵、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及加热器,所述导热油箱内用于装入导热油,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口与所述导热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池包的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用于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导热油箱连通,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液管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
[0007]所述制冷液循环机构包括制冷液箱、第二循环泵、第二进液管及第二出液管,所述制冷液箱内用于装入制冷液,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口与所述制冷液箱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池包的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端用于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制冷液箱连通;
[0008]所述制冷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进液管内的制冷液制冷。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液机构还包括排液单向阀,排液单向阀的一端与气泵的出口连通,排液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液机构还包括排液截止阀,所述排液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排液管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排液管的通断。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加热截止阀及第一流量计,所述加热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管上,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出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液冷板管路进口或所述制冷液箱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介质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介质输出口与所述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液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一切换阀及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切换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阀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阀的另一端与制冷液箱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内具有用于监测电芯温度的第一温度计,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第二温度计、第三温度计、第一电磁节流阀及控制器,所述第二温度计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并用于测量所述第一进液管内的导热油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计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接、并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出液管内的导热油的温度,第一电磁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计、所述第二温度计、加热器及所述第一电磁节流阀均电连接。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液循环机构还包括第四温度计、第五温度计及第二电磁节流阀,所述第四温度计与所述第二进液管连接、并用于测量所述第二进液管内的制冷液的温度,所述第五温度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连接、并用于测量所述第二出液管内的制冷液的温度,所述第二电磁节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四温度计、所述第五温度计、所述制冷机构及所述第二电磁节流阀均电连接。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机构包括制冷室、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所述制冷室由保温材料制成,所述制冷室具有一密闭的制冷腔,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进口与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器及所述第二进液管的一部分均位于所述制冷腔内。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方法,适用于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开启气泵,气泵将气体注入冷却通道,使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从排液管排放至废液收集箱,当不再有冷却液流出时关闭气泵;
[0019]S2、将第一出液管的一端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将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导热油箱连通,接着开启第一循环泵,导热油箱内的导热油被第一循环泵抽吸至第一进液管,在第一进液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导热油被加热器加热,加热后的导热油接着进入电池包的液冷板管路进口,然后进入电池包的冷却通道内,对电芯与底板之间的胶黏剂加热;
[0020]S3、当胶黏剂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其粘结强度大幅度降低,此时将损坏的电芯取出,再将新的电芯插入空出的位置;
[0021]S4、将第二出液管的一端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将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制冷液箱连通,接着开启第二循环泵,制冷液箱中的制冷液被第二循环泵抽吸至第二进液管,接着制冷机构对第二进液管内的制冷液进行制冷,接着制冷后的制冷液进入电池包的液冷板
管路进口,然后进入电池包的冷却通道内,对电芯与底板之间的胶黏剂进行快速降温,使胶黏剂快速固化,避免因长时间高温导致其他电芯损坏。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加热后的导热油注入电池包的冷却通道,高温软化电芯底部的胶黏剂,从而可快速无损地取出损坏的电芯,然后将新的电芯插入空出的位置,再通过将制冷后的制冷液注入电池包的冷却通道,使电芯底部的胶黏剂快速低温固化,避免长期高温损坏其它电芯。可以实现对电池包内损坏的电芯进行单个更换,保留了其他性能完好的电芯,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动力电池的维修成本,减小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用车经济风险。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的一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液机构、加热机构、制冷液循环机构及制冷机构;所述排液机构包括气泵、排液管及废液收集箱,气泵的出口用于与电池包的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排液管的一端用于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排液管的另一端与废液收集箱连通;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导热油箱、第一循环泵、第一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及加热器,所述导热油箱内用于装入导热油,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口与所述导热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池包的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用于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导热油箱连通,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所述第一进液管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所述制冷液循环机构包括制冷液箱、第二循环泵、第二进液管及第二出液管,所述制冷液箱内用于装入制冷液,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口与所述制冷液箱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进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进液管的另一端用于与电池包的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端用于与液冷板管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另一端与制冷液箱连通;所述制冷机构用于对所述第二进液管内的制冷液制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机构还包括排液单向阀,排液单向阀的一端与气泵的出口连通,排液单向阀的另一端与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机构还包括排液截止阀,所述排液截止阀设置于所述排液管上、并用于控制所述排液管的通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加热截止阀及第一流量计,所述加热截止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液管上,所述第一流量计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液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进液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出口可选择性地与所述液冷板管路进口或所述制冷液箱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介质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第二介质输出口与所述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液循环机构还包括第一切换阀及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切换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冷板管路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阀的一端与所述换热器的第一介质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阀的另一端与制冷液箱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包无损原位快速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内具有用于监测电芯温度的第一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平谢志鹏周志明宋华伟敖秀奕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