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光模块与可折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66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8
一种前光模块与可折式显示装置,前光模块包括可折式导光板、光源、上阻隔层、上光学胶层、下阻隔层与下光学胶层。可折式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与邻接入光面的顶面与底面。光源朝向入光面。上阻隔层位于可折式导光板的顶面上。上光学胶层位于上阻隔层上,且上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上阻隔层的储存模数。下阻隔层位于可折式导光板的底面上。下光学胶层位于下阻隔层的底面上,且下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下阻隔层的储存模数。这样的应力配置,当前光模块设置于可折式显示面板上方时,即使经多次弯折与长期使用下,仍可保持其光学表现。仍可保持其光学表现。仍可保持其光学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光模块与可折式显示装置


[0001]本揭露是有关一种前光模块与一种具有前光模块的可折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今各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已广泛地应用可折式显示面板作为电子产品的显示屏幕,例如电子纸。可折式显示面板的电子墨水层主要是由电泳液以及掺于电泳液中的白色、黑色粒子所构成。透过施加电压于电子墨水层,可以驱动白色、黑色粒子移动,以使各个像素区分别显示黑色、白色或灰阶。由于可折式显示面板是利用入射光线(例如太阳光、室内环境光或前光模块)照射电子墨水层而反射来达到显示的目的,因此可设置前光模块来克服昏暗环境的使用限制。
[0003]然而,一般传统的前光模块因导光板及其上下侧的光学胶未经特殊的应力配置,即使导光板具有可弯折的特性,当前光模块设置于软性支撑板与可折式显示面板上方时,在多次弯折测试下,并无法保持其光学表现,且会形成亮带影响视觉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揭露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前光模块。
[0005]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方式,一种前光模块包括可折式导光板、光源、上阻隔层、上光学胶层、下阻隔层与下光学胶层。可折式导光板具有入光面与邻接入光面的顶面与底面。光源朝向入光面。上阻隔层位于可折式导光板的顶面上。上光学胶层位于上阻隔层上,且上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上阻隔层的储存模数。下阻隔层位于可折式导光板的底面上。下光学胶层位于下阻隔层的底面上,且下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下阻隔层的储存模数。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光学胶层与下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60kPa。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的储存模数大于60kPa。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光学胶层与下光学胶层的材料相同,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的材料相同。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为光学透明胶。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为有机材料。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为硅胶。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为无机材料。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的材料为二氧化硅或氟化镧(LaF3)。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的厚度小于5μm。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的厚度与下阻隔层的厚度分别小于上光学胶层的厚度与下光学胶层的厚度。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上阻隔层与下阻隔层的光学应力常数小于70x10

12
Pa
‑1。
[0017]本揭露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可折式显示装置。
[0018]根据本揭露的一些实施方式,一种可折式显示装置包括可折式显示面板与上述的前光模块。前光模块位于可折式显示面板上。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式显示装置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承载可折式显示面板。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式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位于可折式显示面板与下光学胶层之间。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式显示装置还包括另一下光学胶层,位于触控面板与可折式显示面板之间。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折式显示装置还包括覆盖层。覆盖层位于上光学胶层上。
[0023]在本揭露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前光模块的上阻隔层与上光学胶层依序堆叠于可折式导光板的顶面上,下阻隔层与下光学胶层依序堆叠于可折式导光板的底面上,因此可折式导光板具有对称设置的复合式光学膜。此外,上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上阻隔层的储存模数,且下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下阻隔层的储存模数,这样的应力配置,当前光模块设置于可折式显示面板上方时,即使经多次弯折与长期使用下,仍可保持其光学表现,能避免在弯折区形成亮带,提升视觉感受,有利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24]当与随附附图一起阅读时,可由后文实施方式最佳地理解本揭露内容的态样。注意到根据此行业中的标准实务,各种特征并未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论述的清楚性,可任意增加或减少各种特征的尺寸。
[0025]图1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前光模块的上视图;
[0026]图2绘示图1的前光模块沿线段2

2的剖面图;
[0027]图3绘示具有图1的前光模块的可折式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0028]图4绘示根据本揭露另一实施方式的前光模块的剖面图;
[0029]图5绘示具有图4的前光模块的可折式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0030]【符号说明】
[0031]100,100a:前光模块
[0032]110:可折式导光板
[0033]112:入光面
[0034]114:顶面
[0035]116:底面
[0036]120:光源
[0037]130,130a:上阻隔层
[0038]140:上光学胶层
[0039]150,150a:下阻隔层
[0040]152:底面
[0041]160:下光学胶层
[0042]200,200a:可折式显示装置
[0043]210:可折式显示面板
[0044]220:支撑板
[0045]230:触控面板
[0046]240:覆盖层
[0047]250:下光学胶层
[0048]2‑
2:线段
[0049]B:弯折区
[0050]H1,H2,H3,H4: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揭示的实施方式内容提供了用于实施所提供的标的的不同特征的许多不同实施方式,或实例。下文描述了元件和布置的特定实例以简化本案。当然,这些实例仅为实例且并不意欲作为限制。此外,本案可在各个实例中重复元件符号及/或字母。此重复是用于简便和清晰的目的,且其本身不指定所论述的各个实施方式及/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0052]诸如“在
……
下方”、“在
……
之下”、“下部”、“在
……
之上”、“上部”等等空间相对术语可在本文中为了便于描述的目的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元件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欲涵盖除了附图中所示的定向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装置可经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以其他定向)并且本文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同样相应地解释。
[0053]图1绘示根据本揭露一实施方式的前光模块100的上视图。图2绘示图1的前光模块100沿线段2

2的剖面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2,前光模块100包括可折式导光板110、光源120、上阻隔层130、上光学胶层140、下阻隔层150与下光学胶层160。可折式导光板110具有入光面112与邻接入光面112的顶面114与底面116。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折式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与邻接该入光面的一顶面与一底面;一光源,朝向该入光面;一上阻隔层,位于该可折式导光板的该顶面上;一上光学胶层,位于该上阻隔层上,其中该上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该上阻隔层的储存模数;一下阻隔层,位于该可折式导光板的该底面上;以及一下光学胶层,位于该下阻隔层的底面上,其中该下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该下阻隔层的储存模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上光学胶层与该下光学胶层的储存模数小于60k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上阻隔层与该下阻隔层的储存模数大于60kPa。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上光学胶层与该下光学胶层的材料相同,该上阻隔层与该下阻隔层的材料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上阻隔层与该下阻隔层的材料选自光学透明胶、有机材料、硅胶、无机材料、二氧化硅或氟化镧(LaF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宪戴晟傑蔡宜育黄信道
申请(专利权)人:川奇光电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