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53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斜拉桥主塔竖转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桥面上搭设临时拼装平台,主塔结构拼装同桥面呈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斜拉桥主塔竖转
,具体为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年来,随着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各种新型结构的桥梁也不断出现。对于斜拉桥主塔的竖转方法,多数采用截断拼装施工法完成。该方法虽节省大量特殊机械设备,但同样有许多弊端,一是对临时支撑要求极高,临时支撑安装高度高、用量大、风险隐患大、施工周期长、焊接质量难控制、线性控制难、不确定因素多等等;二是高空焊接危险度高,焊接质量控制难,焊接任务量大;三是高空安装作业精度控制难且施工周期比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在桥面上搭设临时拼装平台,主塔结构拼装同桥面呈5
°
,在桥面上完成整体拼装;
[0008]S2、拼装副塔,安装两侧吊笼、压杆、柔性拉杆、拉索锚点、背索锚点、钢绞线千斤顶等,将副塔门架安装于主塔上,主塔上设置前拉锚点,桥面上设置后拉锚点;
[0009]S3、钢绞线牵引索和背索穿好钢绞线,钢绞线牵引索和钢绞线拉杆钢绞线同步预紧,钢绞线拉杆每根钢绞线预紧约1t,且每根钢绞线长度相等;
[0010]S4、注意提前及时收听天气情况,做好竖转前的准备工作,选择无风(或风速小于四级)的天气进行竖转;
[0011]S5、预拉锚索,使副塔张紧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拆除压杆拼装支架,接着进行钢绞线千斤顶同步竖转系统设备调试,然后试竖转;
[0012]S6、主塔前端脱离拼装平台约5cm,静止观察约1小时左右,检查临时竖转结构、稳定索系统、竖转系统、基础、吊点、底部铰点等,在确认整个竖转工况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开始正式竖转
[0013]S7、利用连续钢绞线千斤顶逐步张拉锚索使主塔进行竖转,在竖转的同时,做好各个结构的监测、监控,主塔进行竖转至45
°
,转体过程中密切监测牵引索张拉力,若单个钢绞线索力小于4t,应及时停止转体作业,上报指挥人员;
[0014]S8、主塔转体至60
°
状态,暂停转体牵引,接着张拉背索,主塔转体至75
°
状态,调整背索至指定索力;
[0015]S9、主塔竖转至接近设计位置,测量控制,放慢竖转速度,主塔进行竖直方向微调,精准定位,然后焊接主塔对接口,拆除转体结构,完成主塔转体。
[0016]优选的,所述预拉锚索利用连续千斤顶逐级加载,保持同步,各台千斤顶之间预拉力差值不能超过10t,逐步张拉锚索,每根锚索预拉350t,四根锚索合计预拉1400。
[0017]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拉索锚点分为前锚和后锚,且前锚为预张拉锚点,由张拉专用钢绞线、前锚耳板和张拉吊具等相互组成,所述桥塔单侧对应各设置2个张拉锚点,且单个张拉锚点采用2个张拉吊具。
[0018]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副塔门架立柱采用P420x16的圆管,且横、斜腹杆为P180x6,所述中间联系桁架横杆采用P273x10的圆管,且横、斜腹杆为P180x6。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塔在桥面拼装,施工条件较好,焊接质量更易控制,大幅缩短主塔安装时间,节省了临时设备投入,施工机械成本大大降低,结构安全更易保障,同时主塔结构拼装同桥面呈5
°
,这样比直接水平方向更容易拉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塔竖转总体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主塔为试竖转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张拉锚索使主塔进行正式竖转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张拉锚索使主塔进行竖转至45
°
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张拉锚索使主塔进行竖转至60
°
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暂停转体牵引,张拉背索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张拉锚索使主塔进行竖转至75
°
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竖转至90
°
焊接主塔对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拆除转体结构完成主塔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如图1

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在桥面上搭设临时拼装平台,主塔结构拼装同桥面呈5
°
,在桥面上完成整体拼装;
[0034]S2、拼装副塔,安装两侧吊笼、压杆、柔性拉杆、拉索锚点、背索锚点、钢绞线千斤顶等,将副塔门架安装于主塔上,主塔上设置前拉锚点,桥面上设置后拉锚点;
[0035]S3、钢绞线牵引索和背索穿好钢绞线,钢绞线牵引索和钢绞线拉杆钢绞线同步预紧,钢绞线拉杆每根钢绞线预紧约1t,且每根钢绞线长度相等;
[0036]S4、注意提前及时收听天气情况,做好竖转前的准备工作,选择无风(或风速小于四级)的天气进行竖转;
[0037]S5、预拉锚索,使副塔张紧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拆除压杆拼装支架,接着进行钢绞线千斤顶同步竖转系统设备调试,然后试竖转;
[0038]S6、主塔前端脱离拼装平台约5cm,静止观察约1小时左右,检查临时竖转结构、稳定索系统、竖转系统、基础、吊点、底部铰点等,在确认整个竖转工况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开始正式竖转
[0039]S7、利用连续钢绞线千斤顶逐步张拉锚索使主塔进行竖转,在竖转的同时,做好各个结构的监测、监控,主塔进行竖转至45
°
,转体过程中密切监测牵引索张拉力,若单个钢绞线索力小于4t,应及时停止转体作业,上报指挥人员;
[0040]S8、主塔转体至60
°
状态,暂停转体牵引,接着张拉背索,主塔转体至75
°
状态,调整背索至指定索力;
[0041]S9、主塔竖转至接近设计位置,测量控制,放慢竖转速度,主塔进行竖直方向微调,精准定位,然后焊接主塔对接口,拆除转体结构,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独塔双层钢桁梁斜拉桥主塔竖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桥面上搭设临时拼装平台,主塔结构拼装同桥面呈5
°
,在桥面上完成整体拼装;S2、拼装副塔,安装两侧吊笼、压杆、柔性拉杆、拉索锚点、背索锚点、钢绞线千斤顶等,将副塔门架安装于主塔上,主塔上设置前拉锚点,桥面上设置后拉锚点;S3、钢绞线牵引索和背索穿好钢绞线,钢绞线牵引索和钢绞线拉杆钢绞线同步预紧,钢绞线拉杆每根钢绞线预紧约1t,且每根钢绞线长度相等;S4、注意提前及时收听天气情况,做好竖转前的准备工作,选择无风(或风速小于四级)的天气进行竖转;S5、预拉锚索,使副塔张紧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拆除压杆拼装支架,接着进行钢绞线千斤顶同步竖转系统设备调试,然后试竖转;S6、主塔前端脱离拼装平台约5cm,静止观察约1小时左右,检查临时竖转结构、稳定索系统、竖转系统、基础、吊点、底部铰点等,在确认整个竖转工况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开始正式竖转S7、利用连续钢绞线千斤顶逐步张拉锚索使主塔进行竖转,在竖转的同时,做好各个结构的监测、监控,主塔进行竖转至45
°
,转体过程中密切监测牵引索张拉力,若单个钢绞线索力小于4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铭钧陈建伟薛文石雷谢波朱溢敏徐一凡王高科俞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基础设施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