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46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装置本体、固定块、活动块和连接槽,所述接线装置本体的顶部与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支撑组件,方便使用者对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适应支撑,解决了现有的接线装置在使用中,虽然采用了夹紧的方式带动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夹紧移动,使得电缆之间接近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接线时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这导致接线端的电缆易出现向下耷拉的情况,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接线时较为不便,需要同时抬起两端的电缆,这无疑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因此接线装置在使用中不便于对电缆进行支撑,降低了接线装置使用效果的问题。装置使用效果的问题。装置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接线装置
,具体为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同时可理解到送变电业扩工程,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
[0003]例如公开号CN216389989U,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的右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移动机构的上端设置有移动柱,所述固定柱和移动柱的内部均设置有升降机构,两组所述升降机构的上端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内部,通过设置的固定机构,能够将待接线的两根电缆进行固定,接着通过设置的移动机构,能够将左侧的电缆接线端移动至右侧的电缆接线端,无需人工拉扯电缆,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接线效率,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能够将接线后的电缆移动至不同的高度,继而便于后续电缆的固定,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0004]基于对专利号的搜索,结合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发现:
[0005]现有的接线装置在使用中,虽然采用了夹紧的方式带动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夹紧移动,使得电缆之间接近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接线时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这导致接线端的电缆易出现向下耷拉的情况,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接线时较为不便,需要同时抬起两端的电缆,这无疑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因此接线装置在使用中不便于对电缆进行支撑,降低了接线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具备了方便支撑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接线装置在使用中,虽然采用了夹紧的方式带动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夹紧移动,使得电缆之间接近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接线时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这导致接线端的电缆易出现向下耷拉的情况,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接线时较为不便,需要同时抬起两端的电缆,这无疑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因此接线装置在使用中不便于对电缆进行支撑,降低了接线装置使用效果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装置本体、固定块、活动块和连接槽,所述接线装置本体的顶部与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开设在接线装置本体顶部的左侧,所述活动块的底部与连接槽内部的底部活动安装,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固定杆呈等距离分布,所述固定杆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开设在活动块的右侧,所述固定杆表面的左侧位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板呈等距离分布。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表面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活动环呈等距离分布,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活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呈弧形设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绝缘板的顶部开设有防滑纹,所述支撑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接线装置本体顶部的右侧开设有啮合槽,所述啮合槽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板。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活动块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位于限位槽的内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支撑组件,方便使用者对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适应支撑,解决了现有的接线装置在使用中,虽然采用了夹紧的方式带动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夹紧移动,使得电缆之间接近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接线时需要预留一定的长度,这导致接线端的电缆易出现向下耷拉的情况,这使得使用者在进行接线时较为不便,需要同时抬起两端的电缆,这无疑增加了接线的难度,因此接线装置在使用中不便于对电缆进行支撑,降低了接线装置使用效果的问题,达到了方便支撑的效果。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支撑组件,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固定槽对固定杆的表面进行活动限位,能够避免在使用中,出现固定杆影响活动块正常移动的情况,同时能够方便使用者在固定杆的顶部放置支撑板,在支撑板放置后能够将需要接线的电缆进行放置,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动环,活动环能够与固定杆的表面进行啮合,在啮合后能够通过固定杆对活动环的内部进行活动限位,活动环活动限位后能够带动支撑板的底部进行固定,支撑板固定后能够方便使用者进行接线,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接线情况,增加或者减少支撑板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西北等轴侧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接线装置本体;2、固定块;3、活动块;4、连接槽;5、连接支撑组件;51、固定杆;52、固定槽;53、支撑板;6、活动环;7、绝缘板;8、防滑纹;9、连接块;10、啮合槽;11、连接杆;12、活动板;13、限位板;14、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装置本体1、固定块2、活动块3和连接槽4,接线装置本体1的顶部与固定块2的底部固定连接,连接槽4开设在接线装置本体1顶部的左侧,活动块3的底部与连接槽4内部的底部活动安装,固定块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组件5。
[0024]参考图2,连接支撑组件5包括固定杆51,固定杆5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固定杆51呈等距离分布,固定杆5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槽52,固定槽52开设在活动块3的右侧,固定杆51表面的左侧位于固定槽52的内部,固定块2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53,支撑板53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板53呈等距离分布。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包括接线装置本体(1)、固定块(2)、活动块(3)和连接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装置本体(1)的顶部与固定块(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4)开设在接线装置本体(1)顶部的左侧,所述活动块(3)的底部与连接槽(4)内部的底部活动安装,所述固定块(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撑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组件(5)包括固定杆(51),所述固定杆(51)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固定杆(51)呈等距离分布,所述固定杆(5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槽(52),所述固定槽(52)开设在活动块(3)的右侧,所述固定杆(51)表面的左侧位于固定槽(52)的内部,所述固定块(2)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板(53),所述支撑板(53)设置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支撑板(53)呈等距离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力工程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51)表面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活动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谦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