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452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包括笔帽、笔头、笔筒、引水芯和转墨芯,笔筒内中间设有横隔板将笔筒内部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转墨芯设于上腔室,转墨芯下平面与横隔板上平面相贴合,横隔板上端设有圆形开口槽,该圆形开口槽深度设为4~5mm,下腔室内设有可更换墨囊,横隔板下端面上设有朝下延伸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内设有引墨管,引墨管与环形凸台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墨囊上端插设于环形凹槽内,内径与引墨管外径为紧配合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更换墨囊,当墨水用完后,只需拆下笔尾套,更换新的墨囊,便可实现马克笔的再利用,更换墨水操作简便,墨水不会溢出造成污染,使用者不会将墨水弄到手上,干净卫生。干净卫生。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


[0001]本技术涉及马克笔
,尤其涉及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马克笔,采用吸水棉芯,棉芯中的墨水用完后则被丢弃,既不环保,又浪费资源。有些马克笔配套出售,每套由不同颜色的马克笔组成,其中一个颜色用完在其他颜色未用完的情况下需再买一套,造成巨大的浪费。为了让马克笔能够重复使用,现有的马克笔包含灌墨装置,虽然在墨水用完后可以进行灌墨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但是在灌墨过程中还需要墨水瓶,操作繁琐,且容易造成污染,使用者不小心就会将墨水弄到手上,不够卫生,清洗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灌墨操作繁琐,容易造成污染,使用者不小心就会将墨水弄到手上,不够卫生,清洗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通过设置可更换墨囊,当墨水用完后,只需旋转拆下笔尾套,拔出墨囊,直接更换新的墨囊,便可实现马克笔的再利用,更换墨水操作简便,墨水不会溢出造成污染,使用者不会将墨水弄到手上,干净卫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包括笔帽、笔头、笔筒、引水芯和转墨芯,所述笔筒与笔头为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引水芯设于笔头内上端,伸出笔头端构成书写头,所述转墨芯为吸水材料组成,上端与引水芯相插接,转墨芯设于笔头与笔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内中间设有横隔板将笔筒内部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转墨芯设于上腔室,转墨芯下平面与横隔板上平面相贴合,所述横隔板上端设有圆形开口槽,该圆形开口槽深度设为4~5mm,所述下腔室内设有可更换墨囊,所述横隔板下端面上设有朝下延伸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内设有引墨管,该引墨管与圆形开口槽连通,引墨管长度长于环形凸台长度,所述引墨管与环形凸台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墨囊上端设有出墨口,所述出墨口插设于环形凹槽内,内径与引墨管外径为紧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笔筒下端开口,并套设有笔尾套,所述笔筒下端内侧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笔尾套上端外圆面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笔尾套与笔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墨囊下端伸出笔筒下端口,距离笔筒下端口H设为15~20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笔筒内部上端设有从上往下孔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层孔、第二层孔和第三层孔,所述第二层孔、第三层孔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弧形凸台和第二圆弧形凸台;所述笔头下端与第一层孔、第二层孔和第三层孔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外圆、第二外圆和第三外圆,所述第二外圆、第三外圆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三圆弧形凸台和第四圆弧形凸台,装配时,所述第三圆弧形凸台、第四圆弧形凸台分别与第一圆弧形凸台、第二圆弧形凸台错开设置,并分别设于第一圆弧形凸台、第二圆弧形凸台的下端,所述笔头下端插设
于笔筒上端,并通过第一圆弧形凸台、第二圆弧形凸台、第三圆弧形凸台、第四圆弧形凸台形成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笔头内部上端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均布的定位筋板,所述定位筋板的内侧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内径与引水芯外径过盈配合,防止书写时引水芯发生移位现象。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笔头内部定位筋板下方设有若干个呈圆周均布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内侧面为圆弧面,且该圆弧面设有台阶,该台阶上端内径小于下端内径,所述台阶上端内径与引水芯外径相配合,所述台阶下端内径与转墨芯外径相配合,用于固定转墨芯,保证转墨芯与笔筒同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笔筒内侧壁与横隔板上平面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布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内侧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内径与转墨芯外径相配合,用于固定转墨芯,保证转墨芯与笔筒同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笔尾套内底面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布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的内侧面为圆弧面,该圆弧面设有台阶,该台阶上端内径大于下端内径,台阶上端内径与墨囊下端外径相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笔头中部外圆面上设有三个呈圆周均布的椭圆形的圆弧凹槽,用于使用者书写时放置手指,便于着力。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可更换墨囊,当墨水用完后,只需旋转拆下笔尾套,拔出墨囊,直接更换新的墨囊,便可实现马克笔的再利用,更换墨水操作简便,墨水不会溢出造成污染,使用者不会将墨水弄到手上,干净卫生;2、通过于横隔板上端设置圆形开口槽,使转墨芯底部与引墨管之间留有间隙,可有效防止更换新墨囊后在引水芯写字头发生喷墨的情况;3、设有定位筋板、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既加强了笔头、笔筒和笔尾套的强度,又可以固定内部的引水芯、转墨芯和墨囊,保证引水芯书写时不会发生位置移动,转墨芯和墨囊与笔筒同轴,使书写时出墨顺畅,字迹颜色均匀。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笔头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Ⅰ处放大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笔头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笔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中Ⅱ处放大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笔尾套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笔帽,2、笔头,201、定位筋板,202、第一加强筋,203、第一外圆,204、第二外圆,205、第三外圆,206、第三圆弧形凸台,207、第四圆弧形凸台,208、椭圆形的圆弧凹槽,3、引水芯,4、转墨芯,5、笔筒,501、横隔板,502、环形凸台,503、引墨管,504、环形凹槽,505、圆形开口槽,506、第二加强筋,507、第一层孔,508、第二层孔,509、第三层孔,510、第一圆弧
形凸台,511、第二圆弧形凸台,512、外螺纹,6、墨囊,601、出墨口,7、笔尾套,701、内螺纹,702、第三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8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笔帽1、笔头2、笔筒5、引水芯3和转墨芯4,笔筒5与笔头2为过盈配合固定连接,引水芯3设于笔头2内上端,伸出笔头2端构成书写头,转墨芯4为吸水材料组成,上端与引水芯3相插接,转墨芯4设于笔头2与笔筒5内,笔筒5内中间设有横隔板501将笔筒5内部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转墨芯4设于上腔室,转墨芯4下平面与横隔板501上平面相贴合,横隔板501上端设有圆形开口槽505,该圆形开口槽深度设为4mm,下腔室内设有可更换的墨囊6,横隔板501下端面上设有朝下延伸的环形凸台502,环形凸台502内设有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包括笔帽、笔头、笔筒、引水芯和转墨芯,所述笔筒与笔头为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引水芯设于笔头内上端,伸出笔头端构成书写头,所述转墨芯为吸水材料组成,上端与引水芯相插接,转墨芯设于笔头与笔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内中间设有横隔板将笔筒内部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转墨芯设于上腔室,转墨芯下平面与横隔板上平面相贴合,所述横隔板上端设有圆形开口槽,该圆形开口槽深度设为4~5mm,所述下腔室内设有可更换墨囊,所述横隔板下端面上设有朝下延伸的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内设有引墨管,该引墨管与圆形开口槽连通,引墨管长度长于环形凸台长度,所述引墨管与环形凸台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凹槽,所述墨囊上端设有出墨口,所述出墨口插设于环形凹槽内,内径与引墨管外径为紧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笔筒下端开口,并套设有笔尾套,所述笔筒下端内侧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笔尾套上端外圆面上设有与该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笔尾套与笔筒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墨囊下端伸出笔筒下端口,距离笔筒下端口H设为15~2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墨囊圆形丙烯马克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内部上端设有从上往下孔径依次变小的第一层孔、第二层孔和第三层孔,所述第二层孔、第三层孔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弧形凸台和第二圆弧形凸台;所述笔头下端与第一层孔、第二层孔和第三层孔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外圆、第二外圆和第三外圆,所述第二外圆、第三外圆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三圆弧形凸台和第四圆弧形凸台,装配时,所述第三圆弧形凸台、第四圆弧形凸台分别与第一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高安市格美文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