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包括钢主梁、普通混凝土层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普通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上,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位于负弯矩区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普通混凝土层内设置有抗剪钢筋和沿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所述抗剪钢筋和所述纵向钢筋连接,所述抗剪钢筋延伸至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可解决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容易开裂的问题。容易开裂的问题。容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
[0001]本技术涉及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
,特别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
技术介绍
[0002]钢
‑
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梁结构具有自重轻、梁高小、组合刚度大、结构承载能力大、跨越能力强等优点,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桥梁结构设计中。由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抗拉强度低,在钢
‑
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负弯矩区容易开裂,不仅不能发挥抵抗外力的作用,还增加了结构的负担,降低了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0003]目前多采用在钢
‑
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负弯矩区张拉预应力束、在跨中段预加配重及顶升中支点等方法在连续梁负弯矩区施加预应力,使得在负弯矩区普通混凝土(NC)桥面板内预存一定的压应力,以提高钢
‑
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负弯矩区耐久性。然而,这几种方法不仅在负弯矩区桥面板内预存压应力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普通混凝土(NC)耐久性能差的问题,还存在施工步骤多、施工控制难度大和施工不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以解决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负弯矩区容易开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包括钢主梁、普通混凝土层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普通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上,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位于负弯矩区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普通混凝土层内设置有抗剪钢筋和沿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所述抗剪钢筋和所述纵向钢筋连接,所述抗剪钢筋延伸至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
[0006]可选的,所述抗剪钢筋为U型筋,所述抗剪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纵向钢筋连接。
[0007]可选的,还包括传力杆,所述传力杆沿纵向设置,且一端埋设在所述普通混凝土层内,另一端埋设在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
[0008]可选的,所述传力杆设置在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的高度的二分之一处。
[0009]可选的,所述传力杆的外表面自所述传力杆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和所述普通混凝土层接缝处左右两侧包覆有防锈涂层。
[0010]可选的,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与所述普通混凝土层接缝处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内填充有填缝料。
[0011]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所述钢主梁上,且位于所述普通混凝土层内。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将所述普通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上,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位于
负弯矩区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平齐,因此可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层的高抗拉性能改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在负弯矩区的抗拉性能,避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负弯矩上表面开裂,从而提高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的耐久性;通过抗剪钢筋将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与普通混凝土层连为一个整体,可保证受力的连续性,同时也可避免传统在负弯矩区张拉预应力引起的应力集中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沿纵向的剖视图;
[0015]图2是图1中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沿横向的局部剖视图;
[0017]图4是图1中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0
‑
钢主梁;200
‑
普通混凝土层;210
‑
安装槽;220
‑
纵向钢筋;300
‑
超高性能混凝土层;400
‑
抗剪钢筋;500
‑
传力杆;510
‑
防锈涂层;600
‑
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
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沿纵向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沿横向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1中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在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包括钢主梁100、普通混凝土层200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00,所述普通混凝土层200浇筑在所述钢主梁100的上表面上,所述普通混凝土层200位于负弯矩区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210,所述安装槽210内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层300,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层200的上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主梁、普通混凝土层和超高性能混凝土层,所述普通混凝土层浇筑在所述钢主梁的上表面上,所述普通混凝土层位于负弯矩区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浇筑有超高性能混凝土层,且所述普通混凝土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的上表面平齐,所述普通混凝土层内设置有抗剪钢筋和沿纵向设置的纵向钢筋,所述抗剪钢筋和所述纵向钢筋连接,所述抗剪钢筋延伸至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层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钢筋为U型筋,所述抗剪钢筋的两端分别与纵向钢筋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力杆,所述传力杆沿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锋,李俊,朱孟君,余海堂,徐岩,王晓峰,胡振,郑建民,盛康,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