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建伟专利>正文

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06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2
一种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补液管连接管前端设有补液管接头,补液管连接管的另一端岔分出与补液管连接管连通的前置换补液管和后置换补液管,前置换补液管端口设置有前置管动脉壶接头,后置换补液管端口设置有后置管静脉壶接头;前置换补液管上装有前置管调节阀和前置管流量计,后置换补液管上装置有后置管调节阀和后置管流量计,在后置换补液管的上端部设置有与管内腔连通的药物注入管,另设有将前置换补液管和后置换补液管固定在输液杆上的固定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双泵透析机上实现混合稀释置换的模式,无需特殊透析机设备,并可精确配比和调整前置、后置换液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可以避免由于人员误操作引起的血液倒流而进入透析机内部的情况。倒流而进入透析机内部的情况。倒流而进入透析机内部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是一种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滤过的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血液滤过和血液透析滤过是慢性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非常重要的两种治疗手段。其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高通量透析器或血滤器和置换液,清除中、大分子尿毒毒素,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0003]临床常用的3种补充置换液方法:一是置换液在血液滤过器上游注入体外循环动脉管路,血液经置换液稀释后共同进入血液滤过器,即前稀释模式;二是置换液在血液滤过器下游注入血液,经体外循环静脉管路回输至患者体内,此为后稀释模式;三是混合稀释,即前后稀释模式同时进行。
[0004]前稀释模式的优点是血液与置换液混合后进入血液滤过器,血流阻力小,超滤率不受血流限制,抗凝剂需求量较低,残余血量少,不易形成蛋白覆盖层。长时间治疗时能够更好保持滤器效能,但是经置换液稀释后的血液,溶质浓度降低,小分子和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下降,其对溶质清除能力显著低于后稀释模式。
[0005]后稀释模式由于血液未经过置换液稀释,进入血液滤过器的血液溶质浓度较高,清除溶质效率较前稀释治疗模式更高。但是,后稀释模式超滤率受滤过分数的限制,血液在滤器内将会过度浓缩,抗凝剂需要量较大,跨膜压过高,血液中蛋白在透析膜表面易沉积形成蛋白膜,阻塞滤过膜孔,凝血、破膜风险大大增加,其溶质清除率势必会受到限制。此外,后稀释模式中蛋白丢失会大于前稀释。总之,前稀释模式和后稀释模式治疗模式各有利弊。
[0006]混合稀释置换模式是一种前、后稀释置换模式的结合模式,能很好地利用两者的优点并规避其缺点,但血液进过血滤器时,由于透析器中空纤维丝的阻力,以及血液脱水后的浓缩,造成透析器动脉端的血液压力明显高于静脉端血液压力,不易控制前后补液量的比例。故该方法需要应用特殊的透析机,且机器价格昂贵,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液滤过混合补液管,为了克服前后混合稀释置换模式需要应用特殊透析机的不足,可以在双泵透析机上完成混合稀释置换模式,能调整和配比前置、后置换液量,适应不同治疗需求的病人。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包括补液管连接管,补液管连接管前端设有补液管接头,补液管连接管的另一端岔分出与补液管连接管连通的前置换补液管和后置换补液管,前置换补液管端口设置有前置管动脉壶接头,后置换补液管端口设置有后置管静脉壶接头;前置换补液管上装有前置管调节阀和前置管流量计,后置换补液管上装置有后置管调节阀和后置管流量计。
[0009]前置管流量计有一个下端为缩径进口、上端为缩径出口的筒体,在该筒体内放置
有前置管流量计浮球,前置管流量计浮球的直径大于缩径进口、小于筒体的内径,筒体与前置管流量计浮球构成前置管流量计;后置管流量计有一个下端有缩径进口、上端有缩径出口的筒体,在该筒体内放置有后置管流量计浮球,后置管流量计浮球的直径大于缩径进口、小于筒体的内径,筒体与后置管流量计浮球构成后置管流量计。
[0010]在后置换补液管的上端部设置有与管内腔连通的药物注入管,药物注入管的管口封堵有橡胶塞,通过该药物注入管可以用注射器注入其它治疗药物。
[0011]另有固定夹,固定夹的一端有两个相间的补液管卡口,补液管卡口为直径与前置换补液管、后置换补液管直径相适配的超过半圆的圆弧形的豁口,补液管卡口的圆弧中心线为垂直状态;固定夹的另一端有一个输液杆卡口,输液杆卡口为直径与输液杆直径相适配的超过半圆的圆弧形的豁口,输液杆卡口的圆弧中心线为垂直状态。通过该固定夹可以将前置换补液管和后置换补液管固定在输液杆上,并使前置换补液管和后置换补液管处于直立状态。
[0012]在原置换液补液管后连接补液管连接管,前置换补液管和后置换补液管各配备流量计,用固定夹固定在透析机的输液架上,以保证流量计垂直状态,用于观察置换液流量,前置管流量计和后置管流量计的前部对应配备有前置管调节阀和后置管调节阀,用于调节置换液流量以保证置换液量的准确性。前置管动脉壶接头和后置管静脉壶接头对应连接在血滤器的动脉管路和静脉管路上,完成前后混合置换治疗的目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在双泵透析机上实现混合稀释置换的模式,无需特殊透析机设备,并可调整配比前置、后置换液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由于流量计的液体流向的单向限制作用,可以避免由于人员误操作引起的血液倒流而进入透析机内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固定夹的主视图。
[0016]图3 是固定夹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18]图中:1

补液管接头;2

补液管连接管;3

前置管调节阀;4

前置管流量计浮球;5

前置管流量计;6

前置换补液管;7

前置管动脉壶接头;8

后置管静脉壶接头;9

后置换补液管;10

后置管流量计;11

后置管流量计浮球;12

后置管调节阀;13

药物注入管;14

固定夹;15

补液管卡口;16

输液杆卡口;17

动脉管路;18

血滤器上侧端口;19

血滤器;20

血滤器下侧端口;21

静脉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

图3,一种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包括补液管连接管2,补液管连接管2前端设有补液管接头1,补液管接头1用于与置换液补液管相连,补液管连接管2的另一端岔分出与补液管连接管2连通的前置换补液管6和后置换补液管9,前置换补液管6端口设置有前置管动脉壶接头7,后置换补液管9端口设置有后置管静脉壶接头8;前置换补液管6上装有前置管调节阀3和前置管流量计5,后置换补液管9上装置有后置管调节阀12和后置管
流量计10;在后置换补液管9的上端部设置有与管内腔连通的药物注入管13,药物注入管13的管口封堵有橡胶塞,通过药物注入管13可以用注射器注入其它治疗药物。
[0020]前置管流量计5有一个下端为缩径进口、上端为缩径出口的筒体,在该筒体内放置有前置管流量计浮球4,前置管流量计浮球4的直径大于缩径进口、小于筒体的内径,筒体与前置管流量计浮球4构成前置管流量计5;后置管流量计10有一个下端有缩径进口、上端有缩径出口的筒体,在该筒体内放置有后置管流量计浮球11,后置管流量计浮球11的直径大于缩径进口、小于筒体的内径,筒体与后置管流量计浮球11构成后置管流量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包括补液管连接管,补液管连接管前端设有补液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补液管连接管(2)的另一端岔分出与补液管连接管(2)连通的前置换补液管(6)和后置换补液管(9),前置换补液管(6)端口设置有前置管动脉壶接头(7),后置换补液管(9)端口设置有后置管静脉壶接头(8);前置换补液管(6)上装有前置管调节阀(3)和前置管流量计(5),后置换补液管(9)上装置有后置管调节阀(12)和后置管流量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滤过混合稀释补液管,其特征在于:前置管流量计(5)有一个下端为缩径进口、上端为缩径出口的筒体,在该筒体内放置有前置管流量计浮球(4),前置管流量计浮球(4)的直径大于缩径进口、小于筒体的内径,筒体与前置管流量计浮球(4)构成前置管流量计(5);后置管流量计(10)有一个下端有缩径进口、上端有缩径出口的筒体,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伟褚艳斐
申请(专利权)人:张建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