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与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前机舱纵梁位于前机舱内一侧的下传力梁;各侧所述下传力梁连接在前围板朝向车头的一侧,且各侧所述下传力梁的一端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上,各侧所述下传力梁的另一端与同侧的中通道加强纵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能够增加前机舱纵梁和中通道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也能够在前机舱纵梁和中通道之间增加新的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在两者之间的传递,而利于提升整车的安全性。而利于提升整车的安全性。而利于提升整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与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车身
,特别涉及一种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
[0002]本技术还涉及设有上述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对象。在车身中,前机舱作为前部的骨架结构,不仅起到承装车辆前部零部件的作用,同时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也是主要的碰撞传力结构。但是,现有技术中,车身前机舱在结构设计上依然存在碰撞时传力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使得碰撞时的能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传递分散,而不利于整车安全性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以有助于提升整车的安全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前机舱纵梁位于前机舱内一侧的下传力梁;
[0007]各侧所述下传力梁连接在前围板朝向车头的一侧,且各侧所述下传力梁的一端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上,各侧所述下传力梁的另一端与同侧的中通道加强纵梁相连。
[0008]进一步的,各侧所述下传力梁与所述前围板,以及同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之间围构形成有腔体。
[0009]进一步的,各侧所述下传力梁与所述前机舱纵梁相连一端的宽度,大于各侧所述下传力梁与所述中通道加强纵梁相连一端的宽度,且各侧所述下传力梁朝向车头的一侧均形成圆滑过渡的弧形型面;
[0010]其中,所述宽度为所述下传力梁沿整车前后方向的宽度。
[0011]进一步的,各侧所述下传力梁与同侧所述中通道加强纵梁的前端相连,且两侧所述中通道加强纵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
[0012]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上分别连接有前减震塔,各侧所述前减震塔的侧部均设有后加强纵梁;
[0013]各侧所述后加强纵梁的底端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上,且各侧所述下传力梁与所述前机舱纵梁相连的一端和所述后加强纵梁的底端相连。
[0014]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后加强纵梁的顶端通过设于两侧所述前减震塔顶部之间的前机舱上横梁连接在一起。
[0015]进一步的,两侧所述后加强纵梁均扣设在所述前减震塔及所述前机舱纵梁上,并与所述前减震塔及所述前机舱纵梁之间围构形成后纵梁腔体;
[0016]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包括左右两端与两侧所述后加强纵梁顶端连接的横梁主体,以及连接在两侧所述前减震塔顶部之间的横梁封板,且所述横梁主体的横截面呈“U”型,所述横梁主体和所述横梁封板围构形成上横梁腔体,所述上横梁腔体的两端与两侧所述后纵梁腔体之间贯通设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前机舱上横梁和位于所述前围板上方的前风窗下横梁之间连接有连接支架,且各侧所述前减震塔通过同侧的前轮罩边梁与所述前风窗下横梁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架包括位于中间的中部支架,以及分设在所述中部支架左右两侧的侧部支架,且各所述侧部支架靠近同侧的所述前减震塔设置。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0]本技术所述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连接前机舱纵梁和中通道加强纵梁的下传力梁,能够增加前机舱纵梁和中通道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也能够在前机舱纵梁和中通道之间增加新的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在两者之间的传递,而利于提升整车的安全性。
[0021]此外,下传力梁与前围板以及前机舱纵梁之间围构形成腔体,可利用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提升下传力梁位置的结构强度,保证其应用效果。下传力梁与前机舱纵梁相连的一端宽度较大,并在其前侧形成圆滑过渡的型面,可避免下传力梁截面出现剧烈变化,造成碰撞力传力不畅,同时也能够增加下传力梁与前机舱纵梁连接部位的稳定性。
[0022]两侧中通道加强纵梁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可通过连接板的连接作用,增加中通道前端位置的刚度,同时也能够在两侧中通道加强纵梁之间形成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在车身左右两侧间的传递。通过后加强纵梁的设置,能够提升减震塔位置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减少减震塔料厚,实现减重,同时,使得下传力梁也与后加强纵梁相连,不仅能够进一步增加下传力梁与前机舱纵梁位置的连接强度,且也可使得后加强纵梁和下传力梁连接形成贯通的传力通道,有利于碰撞力的传递分散。
[0023]另外,两侧后加强纵梁通过前机舱上横梁连接,可在两侧前减震塔之间形成横向连接,能够提升车身前部Y向刚度。后纵梁腔体的形成,可利用腔体结构强度大的特点,增加后加强纵梁自身的结构强度。前机舱上横梁由横梁主体与横梁封板构成,可利于前机舱上横梁的制备,同时上横梁腔体的形成,并与后纵梁腔体贯通,也可保证前机舱上横梁与两侧后加强纵梁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以及保证前机舱上横梁和后加强纵梁之间形成的传力通道的连贯性,有助于提升碰撞力传递效果。
[0024]在前机舱上横梁与前风窗下横梁之间设置连接支架,以及使得前减震塔通过前轮罩边梁与前风窗下横梁连接,不仅可使得前机舱上横梁、前风窗下横梁以及两侧的前减震塔等连接形成环形结构,增加前围前侧位置的整体刚度,并且连接支架的设置,也可进一步增加前围前侧部位的刚度,并能够在前减震塔与前风窗下横梁之间增加传力通道,有助于碰撞力的传递分散。而侧部支架靠近前减震塔设置,可在X向上提升对前减震塔的加强能力,有助于增加前减震塔的结构强度。
[002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有如上所述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
[0026]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和上述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7]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前机舱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传力梁的设置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传力梁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后加强纵梁的设置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横梁主体的截面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前机舱上横梁的构成示意图;
[00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支架的构成及设置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前机舱纵梁;2、前减震塔;3、前轮罩边梁;4、前机舱上横梁;5、前风窗下横梁;6、连接支架;7、连接件;8、前端框架;9、吸能盒;10、前防撞梁;11、中通道加强纵梁;12、下传力梁;13、连接板;14、前围板;15、中通道;
[0037]201、后加强纵梁;401、横梁主体;402、横梁封板;601、中部支架;602、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前机舱纵梁(1),以及分别设置在各所述前机舱纵梁(1)位于前机舱内一侧的下传力梁(12);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连接在前围板(14)朝向车头的一侧,且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的一端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1)上,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的另一端与同侧的中通道加强纵梁(1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与所述前围板(14),以及同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1)之间围构形成有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与所述前机舱纵梁(1)相连一端的宽度,大于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与所述中通道加强纵梁(11)相连一端的宽度,且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朝向车头的一侧均形成圆滑过渡的弧形型面(12a);其中,所述宽度为所述下传力梁(12)沿整车前后方向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与同侧所述中通道加强纵梁(11)的前端相连,且两侧所述中通道加强纵梁(1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3)。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前机舱末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前机舱纵梁(1)上分别连接有前减震塔(2),各侧所述前减震塔(2)的侧部均设有后加强纵梁(201);各侧所述后加强纵梁(201)的底端连接在同侧的所述前机舱纵梁(1)上,且各侧所述下传力梁(12)与所述前机舱纵梁(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高鹏,贺志杰,李卫钊,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