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托成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77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托成型机构,包括有模压部件,所述模压部件包括有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在下料工位和成型工位之间水平移动,所述下模设有模腔;所述上模上下升降,所述上模包括有与模腔匹配的凸模,所述上模与成型工位的下模上下对应。下模在下料工位接料后,将纸卡送至成型工位,上模下移与下模压合,凸模将纸卡压入模腔并形成纸托,如此实现纸托的自动成型。动成型。动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托成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纸托成型机构的改进专利技术,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牙刷包装盒的纸托成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牙刷包装盒有纸盒包装和纸塑包装;纸盒包装则采用纸卡折叠成容置牙刷的盒体,其中日本专利《牙刷容器》,公开号为JP1984011071Y2,公开了纸制的悬挂式牙刷容器,不仅节省纸张,在使用时,既能保证足够的悬挂强度,又能赋予容易刚性,防止变形,但是这种纸盒包装因其折叠难度大、工序繁琐,只能采用人工包装,而人工包装则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不卫生等问题。
[0003]纸塑包装的托体采用塑料制成,牙刷置于托体内,而后覆上底板,底板则采用具有一定硬度的纸卡,最后通过热封使底板与托体封合,比如申请人2013年申请的《全自动纸塑包装机》,公开号为CN103264793B,托体能够一次成型,实现了全自动包装,相对于人工包装效率高、成本低,但是托体为塑料制品存在不环保的问题,若将塑料托体变为纸托,那么要如何实现纸托的自动成型,并且要保证产品质量以及生产速度则成为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纸托成型机构,实现用于容置牙刷等物品的纸托的自动成型。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该种纸托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压部件,所述模压部件包括有
[0006]下模,其在下料工位和成型工位之间水平移动,所述下模设有模腔;
[0007]和上模,其上下升降,所述上模包括有与模腔匹配的凸模,所述上模与成型工位的下模上下对应。
[0008]下模在下料工位接料后,将纸卡送至成型工位,上模下移与下模压合,凸模将纸卡压入模腔并形成纸托,如此实现纸托的自动成型。
[0009]作为优选,所述模压部件还包括有初步成型组件,所述初步成型组件包括有初步成型件和初步成型模,所述初步成型件设置在下模上,所述初步成型模与初步成型件匹配。纸托成型分两步,初步成型件和初步成型模配合使纸托初步成型,上模和下模使初步成型的纸托完全成型,分步成型提高成型质量。
[0010]作为优选,所述初步成型件包括有折耳块,在初步成型时,所述折耳块与初步成型模之间具有纸耳成型间隙。纸托有两端面和两侧面,两侧面延伸有纸耳,纸耳与端面的内表面粘合,从而保持纸托状态;折耳块使纸耳沿折叠线向上折,这样纸耳就不会妨碍纸托的两端面和两侧面的折叠,并且在两端面折叠后,纸耳与端面贴合实现粘合,这样折叠效果好,纸托质量佳。
[0011]作为优选,所述初步成型模设有第一吸料件,且所述初步成型模在取料工位和下
料工位之间作业,所述第一吸料件在取料工位吸料,在下料工位放料。所述初步成型模既用于纸托的初步成型,又用于纸卡取料,一物双用,不仅减少了加工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缩减了加工步骤,在下料的同时实现了纸托的初步成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了设备长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下模设有纸耳热封组件,所述纸耳热封组件包括有热封件,所述热封件设置在模腔的侧端,且热封件相对模腔水平移动。在纸托成型后,热封件向模腔移动并与凸模压合,使纸耳与端面热封粘接、定型;纸托的成型与热封分步进行,避免热封件的高温影响到纸卡,使纸卡受损,同时纸托成型后热封形状稳定,效果好。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下模的下方设有转送板,所述上模设有第二吸料件,所述转送板在成型工位与上模相对应。上模与下模实现纸托成型后,上模将成型后的纸托送至转送板上,由转送板将其送至下道工位,下模则接收新的纸卡。
[0014]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包括有模板和模座,所述模座上的模腔两端贯通,所述模板上开设有与模腔对应的缺口,所述热封件设置在模板的下方。热封件能够与纸托的端面接触,提高热封效果,同时,热封件对模板上的纸托上表面影响小,定型后的纸托形状好、质量佳。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安装在移动座上,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球头锁紧销,所述下模设有与球头锁紧销匹配的锁紧孔。球头锁紧销与锁紧孔锁紧配合,便于下模的拆装。
[0016]作为优选,所述下模上还设有若干纸卡限位销;所述转送版上设有若干个纸托限位销。所述纸卡限位销和纸托限位销起到限位,精确纸卡和纸托分别在下模和转送板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初步成型模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下模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下模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上模的示意图。
[0022]图6为纸卡加工成纸托的步骤图。
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见附图,纸托包括底面24、两侧面22、两端面23、纸耳21及上表面25,纸托的纸耳21与两端面23的内表面粘合使纸托定型,纸托相当于
技术介绍
中的塑料托体,纸托的上表面25能够与底卡粘合,将纸托内的物料密封。
[0024]该种纸托成型机构包括有模压部件,所述模压部件包括有下模3和上下升降的上模2,所述下模在下料工位18和成型工位19之间水平移动,所述下模3设有模腔7;所述上模包括有与模腔匹配的凸模17,所述上模与成型工位的下模上下对应。本技术的上模2仅进行升降作业,下模3仅进行水平移动,二者的移动轨迹单一,这样结构更精简,移动的稳定性更佳,效率更高。下模水平移动至下料工位18进行接料,接料后水平移动至成型工位19,上模下移与下模压合,凸模17将纸卡压入模腔7并形成纸托,如此实现纸托的自动成型。
[0025]纸托的纸耳21在端面23的内侧,上模和下模直接压合,会出现纸耳与侧端发生碰撞、纸耳在端面外侧等问题,为提高成型质量;所述模压部件还包括有初步成型组件,所述初步成型组件包括有初步成型件和初步成型模1,所述初步成型件设置在下模3上,所述初步成型模1与初步成型件匹配,二者配合能够实现纸托的初步成型;所述初步成型件包括有折耳块8,在初步成型时,所述折耳块8与初步成型模1之间具有纸耳成型间隙,图中折耳块为柱状,且顶部为圆滑,与纸卡接触时避免划伤纸卡,图3中下模设置有四个模腔,能够同时对四张纸卡进行作业,因纸卡的两端分别有两个纸耳,因此每组对应设置四个折耳块8;纸托成型分为初步成型和完全成型两步,初步成型即初步成型件和初步成型模1配合,初步成型模1与下模3的上表面压合,因折耳块8限制使纸耳21沿折叠线向上折叠,此时纸耳在端面的内侧,在完全成型时,上模2和下模3压合,因纸耳21在端面23内侧,就不会与纸托的两端面23发生碰撞,纸托的两端面23和两侧面22沿折叠线向上折叠,上表面则与侧面垂直,纸耳21与端面23贴合,这样折叠效果好,纸托质量佳且稳定。所述纸耳与端面的粘合可以采用胶水粘合,比如在纸耳的外侧或端面的内侧上胶,在成型时二者贴合实现粘合,若纸张表面覆膜还可以采用热封粘合,见附图3,所述下模3设有纸耳热封组件,所述纸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托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模压部件,所述模压部件包括有下模,其在下料工位和成型工位之间水平移动,所述下模设有模腔;和上模,其上下升降,所述上模包括有与模腔匹配的凸模,所述上模与成型工位的下模上下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托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部件还包括有初步成型组件,所述初步成型组件包括有初步成型件和初步成型模,所述初步成型件设置在下模上,所述初步成型模与初步成型件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托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成型件包括有折耳块,在初步成型时,所述折耳块与初步成型模之间具有纸耳成型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纸托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步成型模设有第一吸料件,且所述初步成型模在取料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作业,所述第一吸料件在取料工位吸料,在下料工位放料。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禹谢世晨苏宗荣陈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诚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