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63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削精度高、维护费用低、工件尺寸大小不受限制的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砂轮,砂轮置于工件的孔内,驱动砂轮的电主轴轴线在工件的几何中心处与驱动工件转动的主轴轴线相斜交。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加工精度高,使用范围广且维护费用低的显著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加工轴承外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削加工,特别是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
技术介绍
对调心轴承外圈球形滚道的磨削有切入磨削法和范成磨削法,前者的 缺点是磨削精度低、砂轮与工件接触面大,易振动等;后者能磨出交叉网 纹,磨削精度高,应用广泛。但这种磨削要求砂轮轴线与工件轴心线在一 平面且相互垂直。砂轮轴的轴承和传动皮带与磨削液及砂轮的砂轮粉末接 触,损坏特别快,需经常更换,维护费用高且影响生产,且不能在小型号 套圈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削精度高、维护费用低、工件尺寸大小不 受限制的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砂 轮,其特征在于砂轮置于工件的孔内,驱动砂轮的电主轴轴线在工件的 几何中心处与驱动工件转动的主轴轴线相斜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 有加工精度高,使用范围广且维护费用低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以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被加工的调心轴承外圈3 (工件) 通过磁极1固连在主轴上,砂轮2的电主轴的轴线在工件的几何中心处与 主轴轴线相斜角,砂轮的大小以能进到工件的孔内为宜。本专利技术的加工操作方法,砂轮的大小应能进到工件孔内为宜,而不能 过小,否则不能加工出球形滚道表面,砂轮直径可以用公式计算砂轮直径计算公式cJ)D砂----------砂轮直径(mm)4>D-----------工件套圈球面直径(mm)B------------工件套圈的宽度(mm)9-----------砂轮回转轴线与工件回转轴线的角度(°)当砂轮进到工件孔内后,砂轮和工件同时转动,通过砂轮的轴向进给, 用砂轮的前端面对工件的内表面进行磨削,当工件的球形内表面加工到尺 寸后,退出砂轮,取下工件,换另一待加工的工件。这种磨削方法具有范 成法的精度高等优点,但由于不需要皮带传动,因而没有诸如传送皮带等 易损件,不需要经常更换易损件而影响生产和增加维护费用。权利要求1、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包括砂轮,其特征在于砂轮置于工件的孔内,驱动砂轮的电主轴轴线在工件的几何中心处与驱动工件转动的主轴轴线相斜交。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削精度高、维护费用低、工件尺寸大小不受限制的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砂轮,砂轮置于工件的孔内,驱动砂轮的电主轴轴线在工件的几何中心处与驱动工件转动的主轴轴线相斜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加工精度高,使用范围广且维护费用低的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用于加工轴承外圈。文档编号B24B19/02GK101574787SQ200910065189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于法明, 张合军, 李定宇, 杨超男, 怡 林, 顿涌泉 申请人:新乡市天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心轴承外圈球面磨削机构,包括砂轮,其特征在于:砂轮置于工件的孔内,驱动砂轮的电主轴轴线在工件的几何中心处与驱动工件转动的主轴轴线相斜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合军于法明林怡杨超男顿涌泉李定宇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天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