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60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包括溜槽、液压缸、旋转轴以及位于溜槽内部的旋转槽;所述溜槽设置在竖井井口处,其接料端与提升容器卸载口间隙配合,其出料端与地坑对接配合;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溜槽外侧壁靠近其进料端的位置,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沿溜槽外壁延伸设置,并在延伸至靠近旋转槽对应位置处连接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穿过溜槽外壁与溜槽内的旋转槽相连;在所述液压缸的驱动下,所述旋转轴带动旋转槽向前翻转至与所述提升容器无缝对接,或者,向后翻转以收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影响施工效率的同时,高效接收提升容器卸载的全部岩渣,防止岩渣撒落至井筒中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造成危害。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竖井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竖井又称立井,是地下矿藏开采、大长隧道通风及其他地下工程的主要通道,在地下工程中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0003]在目前的竖井施工中,通常需要通过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等构成的排渣系统将岩渣上排到地面,从而外运。其中,为了确保提升容器的有效运行,提升容器与相应接料装置之间往往留有一定安全间隙,以确保提升容器能安全通过。同时,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在卸料时,一般不采用额外的移动装置与提升容器贴合,提升容器将岩渣等物料直接卸入接料装置。上述方法在提高施工效率上具有积极影响,但却伴随着一些问题:竖井掘进施工过程中,井筒中的吊盘上会有工作人员;在提升容器将等物料卸入接料装置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物料通过提升容器与接料装置之间的间隙撒落进井筒,进而对井筒中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影响。
[0004]据此,目前急需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在不影响施工效率的同时,杜绝物料散落井筒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其可在不影响施工效率的同时,高效接收提升容器卸载的全部岩渣,防止岩渣撒落至井筒中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0006]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包括溜槽、液压缸、旋转轴以及位于溜槽内部的旋转槽;所述溜槽设置在竖井井口处,其接料端与提升容器卸载口间隙配合,其出料端与地坑对接配合;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溜槽外侧壁靠近其进料端的位置,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沿溜槽外壁延伸设置,并在延伸至靠近旋转槽对应位置处连接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穿过溜槽外壁与溜槽内的旋转槽相连;在所述液压缸的驱动下,所述旋转轴带动旋转槽向前翻转至与所述提升容器无缝对接,或者,向后翻转以收回。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溜槽固定设置在竖井井口相应位置,且溜槽的接料端具有向上开口以及朝向提升容器卸载口方向的侧向开口。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溜槽接料端的侧向开口与提升容器卸载口之间留有100mm间隙。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液压缸通过安装座安装于溜槽外侧壁的相应位置,液压缸的输出端对准所述提升容器所在方向。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旋转轴为伸缩式轴杆;所述伸缩式轴杆的一端与液压缸输出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在延伸至靠近旋转槽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延
伸轴,延伸轴末端与旋转槽底部固定相连。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溜槽的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延伸轴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旋转槽底部相连。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旋转槽包括四块侧板,四块侧板之间构成倾斜向下的物料通道;当所述旋转槽向前翻转到位时,所述物料通道的接料口与提升容器卸载口无缝对接;当所述旋转槽向后翻转到位时,所述物料通道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完全位于溜槽内。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溜槽中还分别设置有前限位块、后限位块,分别用于旋转槽向前翻转、向后翻转时限位。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物料通道的接料口还设置有一圈硬质橡胶。
[0016]工作原理:
[0017]溜槽口边缘距提升容器边缘100mm,保证提升容器安全通过;在接料装置中设置一段可以旋转的旋转槽,当提升容器到位时,液压缸推动该装置与提升容器无缝对接;提升容器卸载完毕后,液压缸再将旋转槽拉回;旋转槽端头设置硬质橡胶,减小与提升容器接触时的撞击。
[0018]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技术设置有旋转槽;当提升容器到位时,液压缸推动旋转槽与提升容器无缝对接;提升容器卸载完毕后,液压缸再将旋转槽拉回;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接料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提升容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高效接收提升容器卸载的全部岩渣,防止岩渣撒落至井筒中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0020](2)本技术接料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会影响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1中接料装置与提升容器、地坑等相配合时的整体结构状态图;
[0022]图2是实施例1中接料装置在旋转槽向前翻转到位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3]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实施例1中接料装置在旋转槽向后翻转到位时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5]图中:1为溜槽,11为定位孔,12为前限位块,13为后限位块,2为液压缸,21为安装座,3为旋转轴,31为延伸轴,4为旋转槽,5为提升容器,51为卸载口,6为地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包括溜槽1、液压缸2、旋转轴3以及位于溜槽1内部的旋转槽4。溜槽1设置在竖井井口处,其接料端与提升容器5卸载口间隙配合,其出料端与地坑6对接配合。液压缸2安装于溜槽1外侧壁靠近其进料端的位
置,且液压缸2的输出端与旋转轴3转动连接。旋转轴3沿溜槽1外壁延伸设置,并在延伸至靠近旋转槽4对应位置处连接有延伸轴31,延伸轴31穿过溜槽1外壁与溜槽1内的旋转槽4相连。本实施例中,在液压缸2的驱动下,旋转轴3带动旋转槽4向前翻转至与提升容器5无缝对接,或者,向后翻转以收回。
[0029]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溜槽1固定设置在竖井井口相应位置,且溜槽1的接料端具有向上开口以及朝向提升容器5卸载口51方向的侧向开口;侧向开口与提升容器5卸载口51之间留有100mm间隙,给提升容器5上下通行提供避让的安全空间。
[003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液压缸2通过安装座21安装于溜槽1外侧壁的相应位置,液压缸2的输出端对准提升容器5所在方向。
[003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旋转轴3为伸缩式轴杆;伸缩式轴杆的一端与液压缸2输出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在延伸至靠近旋转槽4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延伸轴31,延伸轴31末端与旋转槽4底部固定相连。同时,溜槽1的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孔11,延伸轴31穿过定位孔11与旋转槽4底部相连。
[0032]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旋转槽4包括四块侧板,四块侧板之间构成倾斜向下的物料通道;当旋转槽4向前翻转到位时,物料通道的接料口与提升容器5卸载口51无缝对接;当旋转槽4向后翻转到位时,物料通道的进料口与出料口完全位于溜槽1内。同时,溜槽1中还分别设置有前限位块12、后限位块13,分别用于旋转槽4向前翻转、向后翻转时限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液压缸、旋转轴以及位于溜槽内部的旋转槽;所述溜槽设置在竖井井口处,其接料端与提升容器卸载口间隙配合,其出料端与地坑对接配合;所述液压缸安装于所述溜槽外侧壁靠近其进料端的位置,且液压缸的输出端与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沿溜槽外壁延伸设置,并在延伸至靠近旋转槽对应位置处连接有延伸轴,所述延伸轴穿过溜槽外壁与溜槽内的旋转槽相连;在所述液压缸的驱动下,所述旋转轴带动旋转槽向前翻转至与所述提升容器无缝对接,或者,向后翻转以收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固定设置在竖井井口相应位置,且溜槽的接料端具有向上开口以及朝向提升容器卸载口方向的侧向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接料端的侧向开口与提升容器卸载口之间留有100mm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提升容器接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通过安装座安装于溜槽外侧壁的相应位置,液压缸的输出端对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波许斌吕琳张冠平张海波石昌盛刘迎灿李正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