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包括涂胶台,涂胶台顶端的一侧设有立板,立板远离涂胶台一端的内壁上设有承载板,承载板顶端的一侧设有蓄液箱,蓄液箱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承载板的下方设有承载座,承载座靠近涂胶台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两组横杆,横杆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滑槽,滑槽位置处的横杆外壁上皆滑动连接有滑框,滑框内侧的横杆上方安装有纵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根据涂胶需求按需调节通液框的位置,以满足绝大多数模组涂覆面积需求,还能够对纵杆进行锁闭处理,进而降低了纵杆因外力因素产生位移的现象,而且提升了胶液内部分子的活跃性,进而降低了蓄液箱内部胶液产生凝结的现象。降低了蓄液箱内部胶液产生凝结的现象。降低了蓄液箱内部胶液产生凝结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组振动测试预处理
,具体为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模组振动试验预处理过程中,常需对模组进行涂胶处理,以便加强模组样品与夹具之间的粘合、或对模组样品进行一定程度垫高以达到模组底部与夹具垫块平齐使得模组在振动过程中保护模组底部、或对模组进行散热的要求,为了进行涂胶作业,因而需使用到相应的涂胶装置。
[0003]通常使用的胶多为半固体,传统的涂胶方式为人工手动操作,此种方式虽能达到涂胶的目的,但增强了人员的劳动强度,且人工成本较高,而常规工具很难将胶规整的涂覆在规定区域并达到垂直涂覆厚度的要求,费时费力,增加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因而还需对该类涂胶装置进行相应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常规工具很难将胶规整的涂覆在规定区域并达到垂直涂覆厚度的要求,费时费力,增加工作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包括涂胶台,所述涂胶台顶端的一侧设有立板,所述立板远离涂胶台一端的内壁上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顶端的一侧设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承载板的下方设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靠近涂胶台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两组横杆,所述横杆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置处的横杆外壁上皆滑动连接有滑框,所述滑框内侧的横杆上方安装有纵杆,所述纵杆的两端皆贯穿至滑框的外部,所述纵杆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液框,所述通液框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涂胶嘴,所述滑框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底端与纵杆的顶端相触碰,所述横杆的顶部皆设有刻度线。
[0006]优选的,所述承载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的顶端与承载板的底端相连接,以便带动承载座进行升降处理。
[0007]优选的,所述蓄液箱一侧的承载板顶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蓄液箱的内部,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通液框的外壁相连通,以便将蓄液箱内部的胶液输送至通液框中。
[0008]优选的,所述蓄液箱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的底端延伸至蓄液箱的内部,以便将胶液存储于蓄液箱中。
[0009]优选的,所述蓄液箱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两侧的外
壁上皆设有两组搅拌叶片,以便对蓄液箱内部的胶液进行搅拌处理。
[0010]优选的,所述蓄液箱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旋转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的一端延伸至蓄液箱的内部并与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以便带动搅拌轴进行旋转。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不仅能够根据涂胶需求按需调节通液框的位置,以满足绝大多数模组涂覆面积需求,还能够对纵杆进行锁闭处理,进而降低了纵杆因外力因素产生位移的现象,而且提升了胶液内部分子的活跃性,进而降低了蓄液箱内部胶液产生凝结的现象;
[0012]通过位于两组横杆的内外壁上皆设置滑槽,且将滑框滑动连接于滑槽位置处的横杆外壁上,采用推动纵杆的方式,即可带动纵杆横向水平移动,并可由刻度线观测纵杆的横移距离,即可根据涂胶需求按需调节通液框的位置,以满足绝大多数模组涂覆面积需求;
[0013]通过旋转锁紧螺栓,使其位于滑框的顶部旋转并滑移,以使得锁紧螺栓的底部接触于纵杆的顶部,即可对纵杆进行锁闭处理,从而降低了纵杆因外力因素产生位移的现象;
[0014]通过旋转驱动件带动搅拌轴进行旋转,使得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位于蓄液箱的内部进行转动,即可对蓄液箱内部的胶液进行搅拌处理,以提升胶液内部分子的活跃性,从而降低了蓄液箱内部胶液产生凝结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横杆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纵杆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蓄液箱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涂胶台;2、立板;3、承载板;4、升降驱动件;5、承载座;6、蓄液箱;7、旋转驱动件;8、注液口;9、控制面板;10、水泵;11、横杆;12、纵杆;13、通液框;14、涂胶嘴;15、刻度线;16、滑槽;17、滑框;18、锁紧螺栓;19、搅拌轴;20、搅拌叶片。
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包括涂胶台1,涂胶台1顶端的一侧设有立板2,立板2远离涂胶台1一端的内壁上设有承载板3,承载板3顶端的一侧设有蓄液箱6,蓄液箱6一侧的承载板3顶端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一端通过导管延伸至蓄液箱6的内部,水泵10的另一端通过软管与通液框13的外壁相连通;
[0022]使用时,通过打开水泵10,以便将蓄液箱6内部的胶液输送至通液框13中;
[0023]蓄液箱6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注液口8,注液口8的底端延伸至蓄液箱6的内部;
[0024]使用时,通过注液口8将胶液注入至蓄液箱6的内部,以便将胶液存储于蓄液箱6中;
[0025]蓄液箱6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转动连接有搅拌轴19,搅拌轴19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
两组搅拌叶片20;
[0026]使用时,通过搅拌轴19旋转时带动搅拌叶片20进行转动,以便对蓄液箱6内部的胶液进行搅拌处理;
[0027]蓄液箱6一侧的外壁上安装有旋转驱动件7,旋转驱动件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9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旋转驱动件7的一端延伸至蓄液箱6的内部并与搅拌轴19的一端固定连接;
[0028]使用时,通过打开旋转驱动件7,以便带动搅拌轴19进行旋转;
[0029]蓄液箱6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9,承载板3的下方设有承载座5,承载座5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升降驱动件4,升降驱动件4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9内部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升降驱动件4的顶端与承载板3的底端相连接;
[0030]使用时,通过打开升降驱动件4,以便带动承载座5进行升降处理;
[0031]承载座5靠近涂胶台1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两组横杆11,横杆11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滑槽16,滑槽16位置处的横杆11外壁上皆滑动连接有滑框17,滑框17内侧的横杆11上方安装有纵杆12,纵杆12的两端皆贯穿至滑框17的外部;
[0032]纵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涂胶台(1),所述涂胶台(1)顶端的一侧设有立板(2),所述立板(2)远离涂胶台(1)一端的内壁上设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顶端的一侧设有蓄液箱(6),所述蓄液箱(6)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控制面板(9),所述承载板(3)的下方设有承载座(5),所述承载座(5)靠近涂胶台(1)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两组横杆(11),所述横杆(11)两侧的外壁上皆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位置处的横杆(11)外壁上皆滑动连接有滑框(17),所述滑框(17)内侧的横杆(11)上方安装有纵杆(12),所述纵杆(12)的两端皆贯穿至滑框(17)的外部,所述纵杆(12)底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通液框(13),所述通液框(13)的底端设有等间距的涂胶嘴(14),所述滑框(17)顶端的中心位置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18),所述锁紧螺栓(18)的底端与纵杆(12)的顶端相触碰,所述横杆(11)的顶部皆设有刻度线(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距离可调节模组涂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5)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升降驱动件(4),所述升降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秦川,王晶,黄钰瓶,王铭,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先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