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48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包括浮体,漂浮在水面上;所述自吸泵,固定在所述浮体的顶部;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深入水面,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自吸泵的入水口;药剂储罐,固定在所述浮体的顶部,与所述吸水管连通;以及,药剂及水输出管道,与所述自吸泵的出水口连接,且包括释放孔,用于释放药剂及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用自吸泵将水体表水层的水及药剂储罐内药剂混合稀释后高速输送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再通过释放孔施放到各水层,实现均匀、立体、大纵深的施放药剂,从而杀灭浮游于各水层的蓝藻孢子,提高了治理效果。提高了治理效果。提高了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蓝藻治理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或水体形成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会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0003]但是,目前蓝藻治理通常是通过人工打捞,工作强度较大,治理效果不佳,由此有一些专门用于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出现,操作便捷,但只能清除单层次的蓝藻,药剂施放不均匀,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0004]因此,提供一种治理效果好的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以能够杀灭浮游于各水层的蓝藻孢子,提高治理效果。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包括浮体、自吸泵、吸水管、药剂储罐以及药剂及水输出管道,
[0008]所述浮体,漂浮在水面上;
[0009]所述自吸泵,固定在所述浮体的顶部;
[0010]所述吸水管深入水面,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自吸泵的入水口;
[0011]所述药剂储罐,固定在所述浮体的顶部,与所述吸水管连通;
[0012]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与所述自吸泵的出水口连接,且包括释放孔,用于释放药剂及水。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连接管以及阀门,
[0014]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药剂储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水管连通;
[0015]所述阀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连接管,设置为一端与自吸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连通。
[0017]进一步的,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包括水平管及至少一个竖直管,
[0018]所述水平管,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自吸泵出水口连接;
[0019]所述至少一个竖直管顶端分别与所述水平管连接为一体且连通,其中,至少一个竖直管等间距分布。
[0020]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管的底部具有第一释放孔组,其中,所述释放孔组设置于两个
相邻的所述竖直管之间。
[0021]进一步的,所述竖直管,具有多个从上到下分布的第二释放孔组。
[0022]进一步的,所述竖直管的底部封闭。
[002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释放孔组和所述第二释放孔组直径之和大于等于所述出水口直径。
[00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释放孔组和所述第二释放孔组均包括多个释放孔,所述释放孔的直径不小于2mm。
[0025]进一步的,所述竖直管的直径为25mm

50mm。
[00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用自吸泵将水体表水层的水及药剂储罐内药剂混合稀释后高速输送到水平管内通过多个第一释放孔组施放,再通过竖直管上的多个第二释放孔组将药剂施放到各水层,实现均匀、立体、大纵深的施放药剂,从而杀灭浮游于各水层的蓝藻孢子,提高了治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药剂及水输出管道的仰视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
浮体;2

自吸泵;3

吸水管;4

药剂储罐;5

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1

水平管;511

第一释放孔组;52

竖直管;521

第二释放孔组;6

第一连接管;7

阀门;8

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5]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包括浮体1、自吸泵2、吸水管3、药剂储罐4以及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
[0037]所述浮体1,漂浮在水面上;
[0038]所述自吸泵2,固定在所述浮体1的顶部;
[0039]所述吸水管3深入水面,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自吸泵2的入水口;
[0040]所述药剂储罐4,固定在所述浮体1的顶部,与所述吸水管3连通;
[0041]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与所述自吸泵2的出水口连接,且包括释放孔,用于释放
药剂及水。
[004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浮体1采用船外机作为动力系统。其中,所述浮体1可以为塑料材质、泡沫材质、木材质以及其他可以漂浮在水面的物质。在本技术中,并不对所述浮体1的材质以及形状做任何限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自吸泵2将所述药剂储罐4内的药剂以及水吸入自吸泵2中,再将混合后的吸泵中的药剂及水通过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释放到水体中,从而杀灭浮游于水体的蓝藻孢子。
[004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管6以及阀门7,
[0044]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与所述药剂储罐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水管3连通;
[0045]所述阀门7,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6上。
[004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进行施药的情况下,可关闭阀门7,从而避免在不必要时药剂流出,导致资源的浪费。
[004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管8,设置为一端与自吸泵2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连通。
[0048]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包括水平管51及至少一个竖直管52,
[0049]所述水平管5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8与所述自吸泵2出水口连接;
[0050]所述至少一个竖直管52顶端分别与所述水平管51连接为一体且连通,其中,至少一个竖直管52等间距分布。
[0051]如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的仰视图。
[0052]所述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浅水型湖泊蓝藻治理的药剂施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体(1)、自吸泵(2)、吸水管(3)、药剂储罐(4)以及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所述浮体(1),漂浮在水面上;所述自吸泵(2),固定在所述浮体(1)的顶部;所述吸水管(3)深入水面,另一端安装在所述自吸泵(2)的入水口;所述药剂储罐(4),固定在所述浮体(1)的顶部,与所述吸水管(3)连通;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与所述自吸泵(2)的出水口连接,且包括释放孔,用于释放药剂及水;还包括第一连接管(6)以及阀门(7),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一端与所述药剂储罐(4)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水管(3)连通;所述阀门(7),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管(6)上;还包括第二连接管(8),设置为一端与自吸泵(2)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连通;所述药剂及水输出管道(5),包括水平管(51)及至少一个竖直管(52),所述水平管(5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8)与所述自吸泵(2)出水口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竖直管(52)顶端分别与所述水平管(51)连接为一体且连通,其中,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辉胡岩王雄伟李洪飞于秀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