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井运输系统,属于矿井运输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运输机与带式转载机同时运转,无法将煤正好输送至运输机内,可能会发生输送外溢,从而落在运输机内部的缝隙内,影响运输机的正常使用,采用的方案为:一种矿井运输系统包括中转斗,所述中转斗的顶端设有带式转载机,所述中转斗的底端设有运输机,所述运输机与中转斗配合安装,所述中转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挤压板,所述中转斗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等距开设有进料槽,通过运输机自身的动力使得中转斗内的煤,稳定的输送至运输斗,避免了煤落入输送机内部。避免了煤落入输送机内部。避免了煤落入输送机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井运输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矿井运输
,具体为一种矿井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矿井运输是指矿井的地下运输工作,主要任务是运出煤,其次是将废矸石运出地面,将材料设备运到井下使用地点;
[0003]然而现有的运输系统在进行运输时,常见都是采用带式转载机,当需要巷口坡度较大时,带式转载机在运输煤时,煤会发生滚落,从而无法达到运输的效果,常见的解决方式就是在带式转载机的末端搭配类似挡板的运输机,但是这种运输机与带式转载机同时运转,无法将煤正好输送运输机内,可能会发生输送外溢,从而落在运输机内部的缝隙内,影响运输机的正常使用。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矿井运输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运输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运输系统,包括中转斗,所述中转斗的顶端设有带式转载机,所述中转斗的底端设有运输机,所述运输机与中转斗配合安装,所述中转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挤压板,所述中转斗的底端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等距开设有进料槽,所述运输机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传送条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条和第二传送带之间设有运输斗。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条的一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拨动齿,所述运输机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齿轮,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转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齿条,另一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柔性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中转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盘,所述中转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摩擦盘,所述第一摩擦盘的底端远离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拨柱,所述活动挤压板的一端开设有拨槽,所述拨柱与拨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中转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挤压板,所述固定挤压板和活动挤压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挤压板和活动挤压板的一端均开设有漏料槽,所述拨槽的长度
大于第一摩擦盘的直径。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的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进料槽的尺寸小于运输斗的尺寸。
[0012]优选的,所述中转斗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第一传送条上的拨动齿与拨动齿轮配合,从而带动转筒进行转动,再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的齿轮比不同,从而使得转筒加速转动,使得进料槽内的煤沿着转筒做离心运动,从而将煤输送至运输斗内,此装置通过运输机自身的动力使得中转斗内的煤,稳定的输送至运输斗,避免了煤落入输送机内部。
[0015]2、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柔性齿条带动第二齿轮从而使得第一摩擦盘进行转动,这时拨柱的转动配合拨槽使得活动挤压板进行往复运动,配合固定挤压板将煤进行挤压,此装置通过运输机自身的动力使得中转斗内的煤进行挤压粉碎,从而使得降低滚筒转动的阻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运输机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转斗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滚筒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转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拨柱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中转斗;2、带式转载机;3、运输机;4、活动挤压板;5、通孔;6、转筒;61、进料槽;7、第一传送条;8、第二传送带;9、运输斗;10、拨动齿;11、连接板;12、第一连接轴;13、拨动齿轮;14、传动齿轮;15、连接杆;16、第一齿轮;17、柔性齿条;18、第二连接轴;19、第二齿轮;20、第一皮带轮;21、支柱;22、第二皮带轮;23、第二摩擦盘;24、延伸块;25、第一摩擦盘;26、拨柱;27、拨槽;28、固定挤压板;29、漏料槽;30、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
6所示,一种矿井运输系统,包括中转斗1,所述中转斗1的顶端设有带式转载机2,所述中转斗1的底端设有运输机3,所述运输机3与中转斗1配合安装,所述中转斗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挤压板4,所述中转斗1的底端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6,所述转筒6等距开设有进料槽61,所述运输机3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传送条7和第二传送带8,所述第一传送条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设有运输斗9,所述进料槽61的尺寸小于运输斗9的尺寸,所述中转斗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0。
[0025]请参阅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传送条7的一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拨动齿10,所述运
输机3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11,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板1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2,所述第一连接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齿轮13,所述第一连接轴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4,所述转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和传动齿轮14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4的直径大于第一齿轮16的直径。
[0026]请参阅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二传送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齿条17,另一组所述连接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8,所述第二连接轴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与柔性齿条17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20,所述中转斗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柱21,所述支柱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22,所述第一皮带轮20和第二皮带轮22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摩擦盘23,所述中转斗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延伸块24,所述延伸块24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摩擦盘25,所述第一摩擦盘25的底端远离圆心处固定连接有拨柱26,所述活动挤压板4的一端开设有拨槽27,所述拨柱26与拨槽27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中转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井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斗(1),所述中转斗(1)的顶端设有带式转载机(2),所述中转斗(1)的底端设有运输机(3),所述运输机(3)与中转斗(1)配合安装,所述中转斗(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挤压板(4),所述中转斗(1)的底端开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筒(6),所述转筒(6)等距开设有进料槽(61),所述运输机(3)的两侧对称安装有第一传送条(7)和第二传送带(8),所述第一传送条(7)和第二传送带(8)之间设有运输斗(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条(7)的一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拨动齿(10),所述运输机(3)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板(11),其中一组所述连接板(1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12),所述第一连接轴(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拨动齿轮(13),所述第一连接轴(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4),所述转筒(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16)和传动齿轮(14)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带(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柔性齿条(17),另一组所述连接板(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轴(18),所述第二连接轴(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9),所述第二齿轮(19)与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任壮,李志超,赵福兴,高炎光,冀杰,王冬,郭利国,光立鑫,吕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