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183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扣合套、支撑框架、导出管和混合机构,所述扣合套扣合在混合壳体的上端外围,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安装在混合壳体的下端,所述导出管贯通连接在混合壳体的下端中心处,所述混合机构固定安装在扣合套上,所述混合壳体和扣合套之间连接有快拆机构;快拆机构包括衔接块、卡接槽、限位插孔、滑动槽、条形槽、套接块、搭接块和限位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快拆机构,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完毕并需要清理或是维修的时候能够通过移动搭接块来让限位插杆从限位插孔中快速脱离,从而达到扣合套的快速脱离,完成对混合机构的快速拆离,方便了后期的清理或维修。期的清理或维修。期的清理或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设备相关
,具体为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墨是一种结晶形碳,而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而石墨的生产过程中少不了混合这一步骤,为了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这个时候多会采用对应的混合装置对其进行原料的混合;目前市场上的混合装置多由混合壳体、混合机构和支撑框架组成,期间虽然可以很好的达到混合效果,但是混合机构与混合壳体的安装多是采用多根螺丝并配合着螺母等,这样的安装较为繁琐,从而在装置使用完毕并需要清理或维修的时候会很麻烦;再者就是支撑框架的高度一定,后期很难根据需求进行装置的高度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扣合套、支撑框架、导出管和混合机构,所述扣合套扣合在混合壳体的上端外围,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安装在混合壳体的下端,所述导出管贯通连接在混合壳体的下端中心处,所述混合机构固定安装在扣合套上,所述混合壳体和扣合套之间连接有快拆机构;快拆机构包括衔接块、卡接槽、限位插孔、滑动槽、条形槽、套接块、搭接块和限位插杆,所述衔接块固定连接在混合壳体的上端外围,所述卡接槽开设在扣合套的外围,所述限位插孔开设在卡接槽的内侧壁,所述滑动槽开设在衔接块的外围,所述条形槽开设在滑动槽的内侧壁,所述套接块滑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内壁,所述搭接块固定连接在两块套接块之间,所述限位插杆固定连接在搭接块的一端表面,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实心杆、空心杆、搭接板和液压缸,所述实心杆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的下端表面,所述空心杆套接在实心杆的外围,所述搭接板搭接在两根空心杆之间,所述液压缸固定安装在搭接板的上端表面,且输出端与支撑框架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快拆机构还包括横固杆和弹簧,所述横固杆固定连接在条形槽的两端壁之间,所述弹簧套设在横固杆的外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杆的外围开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的内壁插接有插销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套壳、搅拌杆、驱动电机、搅拌叶和加固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在扣合套的上端表面,所述安装套壳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中心处,所述搅拌杆通过轴承与安装套壳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套壳的上端,且输出端与搅拌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固定连接在搅拌杆的外围,所述加固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搅拌杆的外围,且端部与混合壳体的内壁抵触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插杆的一端贯穿滑动槽的端壁并插设在限位插孔的内壁,且
限位插孔的开设内直径与限位插杆的设计外直径相互适配。
[0009]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条形槽的端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接块的一端表面。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该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设置快拆机构,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完毕并需要清理或是维修的时候能够通过移动搭接块来让限位插杆从限位插孔中快速脱离,从而达到扣合套的快速脱离,完成对混合机构的快速拆离,方便了后期的清理或维修。
[0012]2、该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让整个混合壳体的高度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立体仰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衔接块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1、混合壳体;2、扣合套;3、支撑框架;4、导出管;5、混合机构;51、安装架;52、安装套壳;53、搅拌杆;54、驱动电机;55、搅拌叶;56、加固架;6、衔接块;7、卡接槽;8、限位插孔;9、滑动槽;10、条形槽;11、横固杆;12、弹簧;13、套接块;14、搭接块;15、限位插杆;16、实心杆;17、空心杆;18、搭接板;19、液压缸;20、插销孔;21、插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1、扣合套2、支撑框架3、导出管4和混合机构5,所述扣合套2扣合在混合壳体1的上端外围,所述支撑框架3固定安装在混合壳体1的下端,所述导出管4贯通连接在混合壳体1的下端中心处,所述混合机构5固定安装在扣合套2上,所述混合壳体1和扣合套2之间连接有快拆机构;快拆机构包括衔接块6、卡接槽7、限位插孔8、滑动槽9、条形槽10、套接块13、搭接块14和限位插杆15,所述衔接块6固定连接在混合壳体1的上端外围,所述卡接槽7开设在扣合套2的外围,所述限位插孔8开设在卡接槽7的内侧壁,所述滑动槽9开设在衔接块6的外围,所述条形槽10开设在滑动槽9的内侧壁,所述套接块13滑动连接在条形槽10的内壁,所述搭接块14固定连接在两块套接块13之间,所述限位插杆15固定连接在搭接块14的一端表面,所述支撑框架3的下端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实心杆16、空心杆17、搭接板18和液压缸19,所述实心杆16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3的下端表面,所述空心杆17套接在实心杆16的外围,所述搭接板18搭接在两根空心杆17之间,所述液压缸19固定安装在搭接板
18的上端表面,且输出端与支撑框架3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其中,通过设置加固架56,且让加固架56通过轴承与搅拌杆53转动连接,让搅拌杆53可以得到更好的稳定性,而且避免受力过度而造成上端与驱动电机54的连接处产生断裂脱离。
[0022]具体的,所述快拆机构还包括横固杆11和弹簧12,所述横固杆11固定连接在条形槽10的两端壁之间,所述弹簧12套设在横固杆11的外围,所述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条形槽10的端壁,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套接块13的一端表面。
[0023]本实施例中,其中,通过设置横固杆11、弹簧12和套接块13,使得搭接块14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配合着横固杆11和套接块13并在弹簧12的反弹作用力下进行复位,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混合壳体(1)、扣合套(2)、支撑框架(3)、导出管(4)和混合机构(5),所述扣合套(2)扣合在混合壳体(1)的上端外围,所述支撑框架(3)固定安装在混合壳体(1)的下端,所述导出管(4)贯通连接在混合壳体(1)的下端中心处,所述混合机构(5)固定安装在扣合套(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壳体(1)和扣合套(2)之间连接有快拆机构;快拆机构包括衔接块(6)、卡接槽(7)、限位插孔(8)、滑动槽(9)、条形槽(10)、套接块(13)、搭接块(14)和限位插杆(15),所述衔接块(6)固定连接在混合壳体(1)的上端外围,所述卡接槽(7)开设在扣合套(2)的外围,所述限位插孔(8)开设在卡接槽(7)的内侧壁,所述滑动槽(9)开设在衔接块(6)的外围,所述条形槽(10)开设在滑动槽(9)的内侧壁,所述套接块(13)滑动连接在条形槽(10)的内壁,所述搭接块(14)固定连接在两块套接块(13)之间,所述限位插杆(15)固定连接在搭接块(14)的一端表面,所述支撑框架(3)的下端连接有高度调节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实心杆(16)、空心杆(17)、搭接板(18)和液压缸(19),所述实心杆(16)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3)的下端表面,所述空心杆(17)套接在实心杆(16)的外围,所述搭接板(18)搭接在两根空心杆(17)之间,所述液压缸(19)固定安装在搭接板(18)的上端表面,且输出端与支撑框架(3)的下端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生产用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汉刘玉董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伟杰石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